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43章 身陷囹圄(1/2)

第二天,太平天国东殿吏部一尚书李寿春,正在院子里百无聊赖地读书。

此人出身于儒生,颇有智谋,故被杨秀清委以重任,一度担任过东殿簿书。

簿书顾名思义,类似于秘书,负责管理东王府的来往文书,是一个相当机要的职位。

太平天国历史上,共有三个人担任过东王府簿书。

一个是李寿春,一个是杨秀清手下第一谋士卢贤拔,第三个就是太平天国女状元、杨秀清的情妇傅善祥。

李寿春在天京城内威风凛凛,在广州却被杨烜软禁,这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

突然,几声“砰砰砰”

的枪声打破了军营的宁静。

李寿春顿生警惕,和随从来到院门口,却依然被门口卫兵拦住了。

那卫兵笑嘻嘻地说道:“大人别着急,你们这次来广州不是要买枪炮吗?

怡和公司带来了样品,正在校场上当场做给你们演示呢?”

什么?

越国正在接待韦志先,还在给他演示枪炮?

李寿春来时路过一处校场,就在院外。

听枪声这样近,想必怡和公司就在校场上为韦志先演示枪炮了。

联想到自己形同囚犯,李寿春怒不可遏,说道:“我是天国钦使,既要演示枪炮,为何不让我参加?”

那卫兵也不惧他,回了一句:“这我哪知道?

我们越国最重商业信誉,谁出钱,就卖谁东西。

你要是带钱了,也可以去怡和公司买枪炮去。”

李寿春自认为身份尊贵,不便和门口的小兵争吵。

倒是他的手下忍不住了,说道: “你们上锋好不知礼,李大人是天国正使,却受到冷落。

国宗韦兄只是李大人的护卫,却被你们奉若上宾。

这是哪门子的待客之道?”

正在争吵时,一个军官走了过来,对卫兵喝道:“瞎嚷嚷什么。

今日外面有事,关防要严一些。

出了问题,我唯你是问。”

说罢,他转向李寿春,不冷不热地说道:“李大人,今日团里有事,要演放枪炮。

您可别到处乱走,小心误伤。”

这话说得极其无礼,把李寿春气得浑身发抖。

他在天京时,掌管天国人事大权。

别说是韦志先,就是韦昌辉见了他,也不敢在他面前摆阔。

哪知道几个小小的革命军士兵、军官,就敢在自己面前撒野,就敢把自己软禁。

反道是这个韦志先,却被革命军奉成上宾。

他们难道也不掂量掂量,我李寿春可是东王的心腹亲信呢!

李寿春拂袖而去,回到了屋内。

历史上,李寿春死得非常憋屈。

因东殿官员狐假虎威,便有女官在东王府前抱怨“东王若升天,你们为官得都难了”



李寿春与曾水源听说后,没向杨秀清报告。

杨秀清侦知此事,便将李寿春、曾水源连同女官一同处死。

曾水源是元老宿将,当时已是天官正丞相,在丞相中排名第一,负责佐理东王府。

杨秀清说杀就杀曾水源,可见他权势之大。

院外又传来一阵枪声,声音更为清脆。

李寿春听得出来,这是来复枪的声音,却与洋人的来复枪枪声又有区别。

洋人的来复枪枪声更为沉闷,而枪声清脆则意味着来复枪的射程更远、射速更快。

太平军最不缺的就是钱,也很重视洋枪洋炮。

但在清军封锁下,太平军采购军火非常困难。

正常情况下,一支洋人产的来复枪,在上海洋行的价格在二十银元至三十银元不等。

折合成法币,就是二十元至三十元。

折合成白银,就是十四两白银至二十一两白银。

但清军封锁得严,各国也“严守中立”

,太平军只能花高价,从洋人走私商里采买军火。

一支二十多元的来复枪,有时竟要卖到一百银元。

尽管这样,依然是有价无市。

洋人的来复枪,也都已经开始使用铜帽底火,有纸壳子弹,也有金属壳子弹,也即金属定装弹。

太平军不能生产铜帽,更不能生产金属定装弹,采买子弹又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所以当时的清军,不管是绿营还是湘军,根本就装备不起来复枪。

直到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淮军,帮朝廷守住上海,才有了上海海关的收入,才开始大规模购买来复枪。

太平军实行圣库制度,不给士兵发军饷,经费更为充足,却一直缺少采购军火的渠道。

历史上,直至李秀成二破江南江北两大营,夺占苏浙后,才跟洋人接上了头,太平军才开始大规模采购洋枪洋炮。

现在,太平天国在天京东侧只有扬州、镇江两座孤城。

这两处繁华的大城,自然由杨秀清的东殿大将负责镇守。

近水楼台先得月,太平军要采购军火,自然要通过扬州、镇江的东殿守将。

买到军火后,自然先装备给东殿部队。

这正是杨秀清的算计,也为李寿春所深知。

然而,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扬州、镇江地处大运河咽喉,威胁苏南上海,清军必然要拼命反攻。

清朝在长江南北设置江南、江北两大营,集中了十余万精锐,东殿部队在此难有作为。

反倒是西征战场上,清军力量薄弱,韦俊等北殿部队如鱼得水,接连攻城略地。

尤其是韦俊,虽只是个国宗,却才能杰出,功劳盖过了燕王秦日纲、??

王胡以晄。

他做事果断明决,让弟弟携带四十余万两白银,穿越敌占区去越国购买军械,确有过人的胆量。

若让他买到了先进的枪炮,韦俊岂不要更加嚣张?

北殿岂不更加得势?

此消彼长之下,岂不是北殿升东殿降?

李寿春越想越不是滋味,恨不得立马写封密信,撺掇杨秀清贬抑韦俊。

突然,“咚咚咚”

几声闷响,显得是某种小炮在射击。

李寿春心烦气躁,来到屋外。

却见门口的卫兵正探着头,透过门缝往外望。

李寿春趁他们不注意,闪到门口的耳房内,偷听他们说话。

果然从中听到了些情报,一个卫兵说:“快看,炮兵营推来了开山炮!”

开山炮正是1852式75mm榴弹炮的简称。

李寿春并不知道这种炮,却听那卫兵继续说道:“听说打交趾时,海军使用这种开山炮,一炮就轰沉了越南海军的旗舰!”

另一个卫兵接着说道:“可不是呢,开山炮可是咱们革命军的看家宝贝,就是洋人的洋炮,也比不上咱们的开山炮!”

李寿春嘴角浮起一丝冷笑,觉得近卫师官兵没有见识。

论洋炮,天京东王府门口就摆有两门英国造阿姆斯特朗重炮,是太平军在镇江缴获的。

那口径,那炮弹,决非这种鄙陋无识的士兵所能想象。

却听另外一个卫兵说道: “你听说了吗?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