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41章 东王遣使(1/2)

太平军发动西征后,一开始势如破竹,就连武昌、岳州这样的重镇,都落入了太平军之手。

一时间,千里长江上都是太平军的战船。

好景不长,西征军进入湖南后,兵分两路,一路西进常德,另一路南下长沙。

此时的太平军,兵力过于分散,已是强弩之末。

杨烜并未出兵响应太平军。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只得募集新兵,交由林绍璋指挥,前往湖南前线。

这位林绍璋原本是杨秀清的亲兵,为人沉默寡言,坚韧刚强。

他曾随大部队北上支援扫北军,徒经六安时,部队宿营失火。

诸营皆溃,唯独林绍璋所部保全下来,被林绍璋带回天京。

杨秀清以此认为林绍璋有大才,超擢他为大将,令他独当一面,率领五万新兵前往长沙前线。

按照杨秀清的指示,林绍璋率领新兵来到长沙以南的湘潭,轻松夺下湘潭。

下一步,他将配合老将曾天养,南北夹击长沙。

一切都在杨秀清的算计之中,长沙城似乎也将指日可下。

然而,在长沙城外,太平军遭遇了一个强大的敌人-曾国藩的湘军。

湘军大将塔齐布在湘潭大败林绍璋,五万太平军新兵逃散一空。

林如璋只带了几骑亲兵,前往岳州投奔老将曾天养。

曾天养是天地会前辈,在江湖中威望很高,麾下很多天地会武装。

曾国藩亲率大军进攻曾天养,大败。

这就是湘军初期有名的靖港之败,曾国藩羞得跳水自杀,被部下救起。

不久后,塔齐布率军从湘潭赶来支援。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曾天养看到塔齐布,不顾自己乃是一军主将,愤而出战单挑塔齐布。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将,还没冲到塔齐布跟前,就被湘军射杀落马。

曾天养一死,麾下的天地会武装纷纷不辞而别。

湖南战场上的太平军一败再败,只得退往湖北武昌。

湘军只是地方团练,初出茅庐,却把如日中天的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

朝野一片欢腾,咸丰皇帝也得意忘形,下令湘军“出省作战,规复湖北”



曾国藩苦修理学,倒也沉得住气,并不急着进攻湖北,而是抓紧在湖南修整船只,增募新兵,为出省作战做准备。

太平天国那边,东王杨秀清也忙着调兵遣将,准备反攻湖南。

与此同时,他派李寿春出使越国,要求越国出兵对抗湘军。

李寿春“职同丞相”

,正式职位是东殿吏部一尚书。

因东殿总揽太平天国军政大权,李寿春担任吏部一尚书,实际上掌管天国人事大权。

以他的地位,就连燕王秦日纲、??

王胡以晄也要对他礼让三分。

李寿春出使越国,本打算走江西进入广东。

因清军防范甚严,李寿春随从又多,一时竟无法通过江西。

此时,西征前线由国宗韦俊主持大局。

韦俊又名韦志俊,是北王韦昌辉的弟弟。

韦昌辉原名韦志正,又称韦正,加入拜上帝会后,改名为韦昌辉。

韦俊也正想到越国采购军火,便派兄弟韦志先率领两千精兵,带上四十多万两白银,护送李寿春前往广州。

他们从武昌乘船沿江东下,在江西湖口转入鄱阳湖,又在鄱阳湖西岸吴城镇转入赣江,然后溯流而上,直至江西西南角的南安府。

这一路行程上千里,遭遇数股清军,备尝艰辛。

所幸太平军尚算精利,清军颓弱已极,李寿春、韦志先等人有惊无险地到达了南安府。

再往南走,就是五岭中的大瘐岭。

大瘐岭是粤北门户,也是一处天险,革命军在此驻有守军,属于广东守备师。

太平军的战船进入赣江支流章水,水浅难以行船,只得弃船上岸。

韦志先要购买军火,仅白银就携带了四十多万两白银,搬运起来十分不便。

所幸大瘐岭是江西通往广东的主要通道。

在上海开埠之前,大瘐岭是华夏南北货运的水陆转运通道,商旅极为频繁。

革命军入主广州后,江西的商人亦频繁前往广东采购货物。

所以,大瘐岭内外,常年都有许多搬运货物的脚夫。

太平军雇佣了不少脚夫帮忙搬运白银、行李。

李寿春在太平天国傲慢惯了,把自己看作是天国钦差,把越国看成是天国的藩属。

他坐着八抬大轿,以钦差驾临地方的排场,来到大瘐关前扣关。

大瘐关守将是个姓冯的营长,哪容得下李寿春在此撒野,便向李寿春索要国书。

不出意外,太平天国的国书语气傲慢,视越国为藩属,要求越国各地方遇到李寿春时“妥为接洽”



冯营长很不客气,以越国禁绝轿子为由,要求李寿春下轿;又以没有接到军令为由,拒绝太平军入关。

李寿春气得吹胡子瞪眼,却也无可奈何。

韦志先与韦昌辉一样,擅长忍辱负重,只得低声下气向冯营长求情。

冯营长才缓和颜色,向上级通报。

次日,韶州市军政委员会主任何震川得信,来到大瘐关,迎接李寿春入关。

李寿春与何震川都是广西贵县客家人,只不过李寿春投奔了杨秀清,何震川投奔了杨烜。

太平天国等级特严,东王府的官员尤为尊贵,地方上的官员若无军权,就只是个抚民官,权力小、地位低。

李寿春自以为官职比何震川高,在何震川面前仍然傲慢。

一见面便吐槽冯营长的不是,说他如何如何无礼。

何震川心中暗自冷笑,觉得李寿春枉为东王府高官,掌人事任免大权,出使在外却不知收敛,实在不是吏部尚书的材料。

再联想自己出使天京期间,亲眼见到杨秀清的跋扈,顿有“上梁不正下梁歪”

之感。

于是,何震川假装嗔怒,对冯营长说道:“李尚书是东王倚重的人,你怎能如此无礼?

罚你准备一桌酒菜,招待李尚书一行。

去吧。”

李寿春见何震川不向自己行礼,又不称自己为“尚书大人”

,心里已知不妙,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阁下,本尚书奉东王之令,有国书递与越王,另有要事与越王相商。

请阁下安排我军过境,本尚书早日晋见越王,就能早日返回天京。”

何震川笑着说道:“我们大越国规矩,向来不许他国兵马入境。

李尚书所带的兵马,就留在大瘐关外驻扎,决无进入越国的道理。

“还有阁下的八抬大轿,实在太过招摇。

我国禁轿十分严格,入乡随俗,阁下就改为骑马吧。”

李寿春碰了个钉子,威风扫地,顿时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好没面子。

面对韦志先,何震川说话就客气多了: “国宗兄携带巨款,不远千里前来购买军火。

这番诚意,我们颇为感动。

敝人已经通知辖境做好准备,又已向怡和公司去了信,保管让国宗兄满载而归。”

李寿春代表着杨秀清,韦志先代表着韦昌辉。

韦昌辉表面对杨秀清非常恭顺,背地里恨不得将杨秀清碎尸万段。

情报局已在天京潜伏了特工,发回的秘密报告中指出:韦昌辉与杨秀清势同水火,“不久必有并吞之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