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新生报到(1/2)

很快,林夏茹对阿里的评级,立刻从b掉到了d。

在她看来,阿里夭折的可能性极大。

一旦这个jeremyxu启动他的项目,阿里必死。

甚至,他可能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就会被直接一击毙命。

这一瞬间,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弃这次投资。

因为,在看到这份计划书之后,她便笃定,现在已经没必要投阿里了。

同时,她对jeremyxu的项目,充满了投资的冲动。

这个jeremyxu,怎么看,怎么是最佳的投资对象。

出身好、团队强、专业性更强,而且实操能力非常恐怖,还没正式启动就已经把竞争对手摸的一清二楚,这样的人,几乎具备了成功的一切条件。

于是,她立刻给自己的手下打了电话,说:“立刻给这个jeremyxu回信,告诉他我要去华夏燕京一趟,最快后天就可以在燕京跟他见面!”

“好的。”对方答应下来,又问:“林总,那个阿里的项目怎么办?”

林夏茹想了想,说:“你把这个计划书,发给负责阿里巴巴项目的其他组员,大家再召开一次投票表决会,投票决定是否继续投资阿里巴巴这个项目,不过我个人投反对票。”

对方说:“我也是投反对票,这样一来,七个人里,已经有两张反对票了,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多数赞成放弃。”

“嗯。”林夏茹说:“那也要走个流程,让大家都表态,不过你要跟组内的人强调一下保密的问题,决不可泄露这份计划书中的任何细节。”

跨国风险投资机构,虽然有些时候下手比较狠,但整体还是极度的遵循职业规范,商业计划书是决不能泄露的。

否则传出去,将极大的影响公司声誉。

如果创业者知道高盛这么大的跨国风投,竟然还会泄露创业者的商业机密,那以后还有谁敢来找他们投资?

此时此刻,林夏茹的团队进行了一次内部表决,参会六人,全部反对继续投资阿里。

林夏茹在拿到结果之后,本想立刻给蔡崇新打个电话直说清楚。

但仔细一想,毕竟对方跟自己沟通了这么长时间,蔡崇新也是自己的老朋友了,眼看自己就要前往华夏,如果不跟马老板见一面就直接拒投,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于是,她便决定,先正常去华夏,优先跟jeremyxu见面,跟jeremyxu见完之后,无论能不能投资jeremyxu,都不能再投阿里了,因为她断定,阿里这个项目铁定要凉。

……

此时的许逸阳,已经开始准备自己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

因为中海御景的家具家电已经添置齐全,又通了网线,他便从酒店退房,搬回了自己的新家。

在这套274平的大房子里,他能从自家的后窗,看到仅有一座公园之隔的中海外。

这所学校不大,略显破败,但却成了他内心深处,所有深情的承载之处。

人活一世、大几十年,在世界上遇到的人何止百万,但遇不到几次对的人。

许逸阳两世为人,看明白一个道理:你遇到的人越多,越知道缘分这种东西,一辈子也不过就那几次。

他上辈子遇见顾思佳,就是其中最珍贵的一次。

所以,他此时已经迫不及待的,等着学校报到的那天。

中海外是9月1号正式开始报道,报到时间是1号到3号。

许逸阳自然是打算1号一早就去,不管当天能不能见到顾思佳,也要先把报到的事情办完。

8月31号的晚上。

许逸阳收拾好了明天去学校报到的行李和日用品,接到了沈乐乐打来的电话。

沈乐乐已经去了清华报道,对全新的环境虽然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与兴奋。

许逸阳很为她高兴。

陪她聊了十多分钟的电话粥,许逸阳便坐在书房的电脑前,登陆qq跟马总聊了几句,又登陆自己的邮箱,查看邮件信息。

前些天,他不只是给林夏茹发了邮件。

他给自己能找到的,所有的知名投资机构投资经理,都发了邮件。

所以,他便想看看,到底有没有人回复自己。

这一打开,便立刻看到好几封邮件,每一封邮件都来自不同的投资机构。

红杉、摩根士丹利、idg,当然,还有高盛!

高盛的那封邮件,发件人的名字jak·hanks。

他点开邮件内容,jak·hanks的邮件内容是,高盛对自己的商业计划书非常感兴趣,正好他们的领导林女士马上就要启程前往华夏燕京,所以希望能够与他约定一个时间,在燕京见面谈一谈投资的具体事宜。

许逸阳暗想,见面是不可能见面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跟你们见面的。

于是,他给对方回了一封邮件,邮件也是用的是全英文:

“jak你好,非常感谢你以及林女士对我的方案的认可,我也很希望能够与林女士见面并洽谈合作事宜。”

“不过我现在人在美国,而且行程安排非常满,一时半会还回不了国内。”

“我这周要去硅谷拜访几个斯坦福的师兄弟,他们在ciso(思科)、yahoo(雅虎)以及orale(甲骨文)这几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工作,我也希望能够在从他们身上学习和了解到更多互联网模式,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希望能够劝说他们回国与我一起创业;”

“紧接着还要去西雅图见几个微软的师兄弟,所以可能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能回国,不如等我回国之后,再跟林女士面谈,我听说高盛大中华区的总部在香港,到时候我可以先飞去香港,跟林女士见面。”

他想用拖字诀先把林夏茹拖住。

只要林夏茹对自己的项目有了兴趣,同时认为有机会投资自己,那马老板的项目对她就会失去吸引力。

他又点开了其他几家投资机构投资人发来的邮件,发现无一例外都是很希望能跟自己见面聊一聊具体的投资事宜。

从他们的言辞之中,可以感受得到,他们对投资自己这个项目,都非常感兴趣。

于是,他便用差不多的回答,回复了这些投资人,先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愿意跟他们聊,但只是时间上还不允许,把他们统统拖住。

这样一来,马老板迟迟得不到关键的一笔资金注入,很快就会无以为继,到那时候,自己就能去找马老板抄底了。

虽说他知道,马老板想要海外资本的钱,但是他也相信,如果海外资本不愿意投马老板了,或者降低评估、只愿意给马老板极少的估值,马老板不可能拒绝自己。

许逸阳不相信,如果同样是拿马老板50%的股份,美国人只愿意投一百万美元,自己愿意投一千五百万人民币,他还能一门心思只要美元吗?

……

9月1日,许逸阳起了个大早。

他带着自己准备好的行李箱,早早从中海御景的家中出来,步行去了中海外国语学院。

行李箱里除了一些日用品以及夏天的几件换洗衣服之外,什么都没有。

他没带笔记本电脑,是因为他可以确定寝室肯定不会有网络,带着也没什么用处。

穿过公园的时候,英语学院的元老胡秉文给他打了个电话,问他哪天报到。

许逸阳告诉他自己马上就到学校,胡秉文终于松了口气。

大学这种事儿,临到报到的时候放鸽子也很正常,庆幸的是,许逸阳还是来了。

胡秉文抱歉地说,他此时正带着一些年轻教授在国外搞学术交流,可能要等正式开学的时候才能回到中海,所以没法给许逸阳接风洗尘。

老先生这么客气,倒是让许逸阳有些受宠若惊,感谢了一番,这才挂了电话。

走到中海外门口的时候,大门上悬挂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1999届新生报到。”

不少学生和家长进进出出,门口还有不少带着志愿者红袖章的学生,估摸着应该是帮助迎新的师兄师姐。

许逸阳四下看了看,想看看能不能找到顾思佳,不过来来往往的人太多,根本看不过来,于是便也放弃了。

此时校门内的小广场上已经人满为患,两边都是各种报名引导的牌子,写着各专业的名字。

许逸阳是英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新生,所以便去了写着“英语学院新生报名签到处”的牌子前。

这里已经有几个新生正在办理签到,许逸阳也没说话,就排在了几人后面。

这是,一个戴着志愿者袖箍的男生来到他跟前,询问道:“同学,你是英语学院的新生吗?”

许逸阳点了点头:“是的。”

那袖箍男急忙自我介绍道:“你好,我是英语学院大三的学生,我叫陆明,是学生会的干事,负责你们的签到工作。”

许逸阳礼貌的说:“陆师兄好。”

陆明笑着说:“客气了客气了。”

说完,他凑到许逸阳身边,低声道:“师弟,待会去报到缴费的时候,学校会向你兜售被褥、床单被罩枕套五件套,他们卖的贵,一套要两百块钱,千万别从他们那买,我这有跟他们一模一样的,只要一百五,考虑一下?”

许逸阳好奇的打量着陆明,这人身材不高,约莫一米七不到,很瘦,还带着近视镜,不过看着倒是给人一种精明的感觉。

上辈子,许逸阳也遇到不少在大学里做生意的同学,但是,像这种截胡学校买卖的,还真是头一回遇见。

其实他上辈子挺佩服这号在学校里就懂得做生意的人,最起码人家很有商业头脑,最难得的就是有想法而且还敢干的。

但是,这种挖学校墙角的,在商业道德上,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