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0章中医正骨,为自己正名,建小院(4/5)

“张医生,忙著呢?”

张衍正看书的时候,办公室裏进来一位中年大妈。





“大妈您哪裏不舒服?”

张衍抬起头习惯性的问道。





来人气质不一般,不是普通的中年大妈。





这个年代,一般人也不会叫医生,都是叫大夫。





“张医生,我是来感谢您的,昨晚您救了我孙子的命,就等於救了我们一家人的命。”

周大妈说著就要给张衍鞠躬道谢。





作为居委会主任,自然不会做出像普通人那样,下跪磕头道谢的事情来。





“大妈,您这是干嘛?

您这可不是道谢,是在折我的寿啊!”

张衍赶紧躲开,伸手扶住周大妈。





“那个张医生,我听说您现在还住在集体宿舍裏?”





“是啊!

这不是打了申请,还在等著厂裏和街道给安排房子。”





“我就在街道工作,张医生的申请我看到了。





现在咱们街道上,房子非常紧张,有好多家庭,两代人挤在一间屋裏。





张医生虽然是部队转业,也立过功,可是没有结婚,按照政策,一时半会恐怕是分不到房子。”

周大妈像拉家常一样,向张衍讲述现在的分房政策。





部队转业,战场上立过功的,有优先权,可是刚刚解放没几年,四九城部队转业、立过功的人太多了,张衍的优先权不够。





“大妈,这个情况我知道,也理解国家的难处,我不著急,反正也没对象,住集体宿舍也挺好。”

张衍笑道。





“张医生,你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我用什麽来报答您都不为过。





可是,我不能拿自己的职权来以权谋私。”

周大妈很歉意的说道。





“大妈,我能理解,您不用往心裏去,我暂时只想著趁年轻多学习一下医术,好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张衍这些话,在后世人听来,好像都是些官场套话,但是在这个年代,是所有组织成员的心声。





一心为人民服务,这种思想灌输在每一个组织成员的心裏,越是基层组织成员,这种信念就越高。





“大妈琢磨了一上午,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这个不违反政策,又能帮张医生解决住房问题。”





“哦?

什麽折中的办法?”

张衍被周大妈的话吸引住了。





“在咱们街道上,有那麽几十处院子,毁在了战爭中,到现在还没有修好。

还有一些,干脆就成了一片废墟。





街道上虽然一直想要修复或者重建,可是资金有限,进展很慢。”





张衍心裏大体上,已经猜到了周大妈话裏的意思。





“也是考虑到张医生你一个人,工资也高。





所以,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街道可以给你在那些废墟裏,找一块地方,你自己建几间房子,再圈个小院,不比去挤四合院强?”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