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十二章 抵达目的地(2/3)

这为以后的长期斗争打下了好的基础。

“秘密营地一共设置了六个。

都在密林和山谷深处。”

张宗光详细介绍道:“我们现在只启用了其中的两个。

都在东海岸的大山里。

那里地广人稀。

不如马來亚西部开发得好。

但因为这样。

我们的回旋余地也比较大。”

“嗯。

我研究过马來亚的地图。

东海岸山脉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

余飚点了点头。

“立稳脚跟。

才能伸手打人。

日本鬼子虽然來势汹汹。

但兵力有限。

我们只要挺过开始这段时间。

形势必然发生有利于我们的变化。”

穿过密林深草。

涉过弯曲的小溪。

或是在光秃的岩石上奔走……山谷间时而有开阔的林间空地。

时而头上不见天日。

沒有向导。

就会象走进了巨大的迷宫。

队伍在一道小溪旁休息。

余飚站在一块巨石上远远眺望。

空中飘浮着白色的云朵。

在远方的丛林之上。

形成棉花似的蓬松轻柔的波涛。

能感到了大森林的呼吸:纯静、清新。

混和着嫩叶的芳甜一片和平宁静。

向西望去。

横断天际的山脉像一面沉郁的高墙。

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尽在望中。

那是多么幽雅神秘的地方。

它诱惑着人们去一试身手。

“马共也拉起了游击队。

但人数不多。”

李静华轻轻拔着火堆。

笑着对李如萍说道:“亏了咱们下手快。

而且针对性强。

在马來亚。

现在咱们的队伍是最强大的抵抗力量。”

李如萍还不太了解情况。

只是静静的听着。

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

“而且咱们提出了适当的口号。

吸引了不少马來人來参加。

但大多数马來人还是观望或和日本人合作。”

李静华的眼中透出一股愤怒。

“日本人同英国人一样。

都采取了歧视、打击华人的政策。

占领新加坡后。

为了报复义勇军协助英国人战斗。

他们杀害了很多华人。”

“仇一定要报。”

李如萍生气的说道:“这次我们带來的人马都非常厉害。

不仅有战士。

还有制造人才。

我相信振生的能力。

他原來也是由小到大。

慢慢发展起來的。”

“余将军自然是厉害。

但余萍先生來了沒有。”

张丛在旁插话道:“当初。

他可是答应过的。

就是绑也要把余先生绑來。”

李如萍突然咳嗽起來。

脸涨得红红的。

想笑又憋住。

好半天才对迷惑不解的两个人说道:“不要绑。

他也会跑來的。

其实你们已经认识他了。

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

这件事等到了营地再说。”

“日军偷袭珍珠港打破了美国的孤立主义。

这是日本战略的严重失策。

严重到自取灭亡的程度……”

另一边。

余飚和另几个干部也正在谈话。

“美国的实力令人生畏。

相信不过一、两年就会重新占据优势。

那时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就会陷入苦战。

甚至是节节败退。

而这正是我们大力发展的机会。

试想。

马來亚的日军不可能增加。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