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胜利(1/3)
炮楼倒塌。
一个迫击炮组完全损失。
这对日本鬼子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
中心兵营不是核心工事群。
四个大炮楼再加一个中心瞭望楼是主体。
并沒有修筑星罗棋布的碉堡。
眼看着二路军炮兵用步兵炮逐一轰击着他们倚为重心的炮楼。
鬼子不惊慌才怪。
松下急忙调整布署。
从炮楼这个活棺材里撤出人马。
开始加力构筑以围墙为首的防御线。
并在围墙后挖掘战壕。
最后将兵营内的房屋也全部打通。
形成连通的工事。
准备逐房据守。
与二路军决一死战。
炮楼一失去作用。
炮火立刻减弱。
挖壕的速度快了起來。
余飚又调上來一些部队。
与日本鬼子对射。
进行掩护。
曲曲折折的壕沟象一道道绞索。
从四面八方越勒越紧。
压缩着鬼子的生存空间。
窒息着中心兵营的空气。
当夜幕降临时。
掘壕工作近乎完工。
最近的地方距离鬼子中心兵营的外围壕沟不过五、六十米。
城内的百姓也踊跃献物。
木梯子、箱子、柜子。
全部准备完毕。
就等着夜间的倾力一击了。
鬼子对于麾下的防守是有绝对信心的。
这体现在“皇军”
卓越的训练、良好的军纪、坚固的阵地、充足的弹药等一系列条件上。
当然还有中国军队攻坚武器的缺乏。
进攻战术的单调等原因。
松下终于接到了上峰的回电。
坚守待援。
这实在是一道迟來的命令。
到现在。
想突围却也是不可能的了。
二路军之所以选择夜晚进行攻坚战。
也多少有一些无奈。
这不仅是出于减少伤亡的考虑。
更因为赖以成功的油桶炮的射程实在是不敢恭维。
有了壕沟。
再加上夜幕的掩护。
油桶炮才能抵近射击。
阵地不时地有照明弹冲天而起。
将宽阔的夜幕照得雪亮。
还夹杂着一阵阵零星的枪炮声。
为了防备二路军的突然袭击。
鬼子不断地在进行着火力侦查。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更是一个血火纷飞的战斗之夜。
根据参谋部布置的猛打战术:二路军对于所选定的主攻点上。
应将各种枪炮秘密地、尽量地接近敌人。
作适当地配备并且标定射击诸元。
战斗打响后同时猛然开火。
绝对禁止各种火力零敲碎打、绝对禁止到处分散使用重火力。
主攻点上的火力急袭完毕后。
突击部队应乘此际敌人发呆、发慌、受到打击來不及调兵之际。
以尖刀班组展开队形猛烈冲锋。
用剌刀。
手榴弹向前开路。
辅以小型炮火、炸药包掩护。
不怕牺牲。
迅猛突破敌人防线。
并向纵深发展。
沉寂。
让人窒息的沉寂。
松下红着眼睛。
巡视着阵地。
他一天一夜沒有好好休息。
日军士兵又是战斗。
又是构筑工事。
也很疲惫。
因为他们人少。
不象二路军可以轮换休息。
而现在。
谁都知道敌人的进攻就要开始。
厮杀和血拼就是今晚的主題。
四门步兵炮一字排开。
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鬼子的兵营。
迫击炮组已经做好了准备。
一旦总攻开始。
在步兵炮的掩护下。
立刻通过壕沟前出至轰击距离。
需要更接近鬼子兵营的是油桶炮兵部队。
壕沟内。
盆口大的油桶象一个个大蛤蟆。
张着大嘴。
准备喷出复仇的飞雷。
而为了防止损失。
油桶所有的弹药都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