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雨季来临(1/3)

“这样啊。”

李如萍轻轻点了点头。

不无疑虑的提醒道:“那你可要把握好时间。

不要让别有用心的人认为你与八路军有勾连。”

“这是自然。”

余飚宽慰道:“这次大行动。

已经足足准备了半年还多。

除非他们说我是未卜先知。

否则是沒有理由攻击我的。

另外。

通过这次军事行动。

我也想树立起林参谋长和吴副司令的权威。

我们早晚是要走的。

要把后面的事情尽量处理好。”

“说起这事。

我就要打你。”

李如萍嗔怪道:“趁着我身子重。

懒得理你。

竟偷偷的搞出这么多事情。

国内的抗战还沒完呢。

就想着到海外去野。

可真有你的哈。”

“现在你是这样的想法。

等到以后你就会知道我有多英明。

我的预见有多正确了。”

余飚笑道:“那里才是我们无忧无虑。

随意发挥的大舞台。”

“好。

我等着看以后。”

李如萍轻轻在余飚手上咬了一口。

调皮的一笑。

余飚心里一荡。

伸手将爱妻搂在怀里。

手开始不老实起來。

“哇。”

小孩子又哭了起來。

蹬开小被。

露出了藕段般的小胖腿。

………………… 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远不及日军强悍。

当时。

无论是中国方面还是日本方面。

在作战中进行兵力计算时。

一般是按一个日军师团抵三至五个中国师來制订军事方案。

甚至有时1个日军师团。

居然追得十几个中国师到处跑。

除了武器装备的因素外。

日本官兵各方面的素质确实要比中国军队高出一筹。

但是。

相对而言不能打的军队能跑、能躲、能机动。

“七七”

芦沟桥抗战全面爆发后。

日军无论是在攻占平津的华北作战中。

还是在攻占太原、上海乃至南京的一系列大规模作战中。

都沒能重创中国军队主力。

每次都让蒋介石及属下的高级将领们。

成功地将主力部队撤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客观的讲。

这种所谓“以空间换时间”

的战略使沦陷区的老百姓遭了殃、受到侵略者的蹂躏。

但也确保了中国军队沒有被气势汹汹的日军一口吞掉。

中国军力的元气未伤。

才使得八年抗战能够坚持下來。

但余飚和他的参谋部对于敌我双方作战的兵力比较却有着不同的计算。

而且更加的细致。

这主要是基于正规战、半规战和游击战的区别。

正规战中。

中国士兵的伤亡主要來自于日军猛烈的炮火和空中轰炸。

这是无法抵消的优势。

对于游击战。

一方面日军小部队的炮火要小很多。

另一方面二路军也很少与日军正面交战。

可这次不同。

当余飚秘密赶到训练营地。

将县城的街道示意图亮出來的时候。

着实让正接受封闭训练的一团军官们吓了一跳。

“这。

原來我们跑的圈圈是县城的街道啊。”

团长曹国士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沒想到参谋部会有这么大的手笔。”

副团长高鹏搓着手。

跃跃欲试的表情。

“选我们团打县城。

那是太正确了。

绝不让司令失望。”

“因为你们都是外地人。

沒到过县城。

这是保密的需要。”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