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交换物资(1/2)

“静华。

这就叫那个。

那个忽悠是吧。”

张丛托着下巴。

看着油灯的芯子啪的炸了一下。

转头对李静华说道。

李静华从沉思中抬起头。

说道:“咱们是被忽悠。

余将军才是大忽悠。”

说完。

自己不由得笑了起來。

“嗯。

是被悠起來的感觉。”

张丛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

“一会儿腾云驾雾。

未來是多么美好啊;一会又坠了下去。

道路是如此艰难曲折。”

“要不。

咱们按照他的想法试试。”

李静华试探着问道。

“我在想。

最好是聘他和余萍先生做指导。”

张丛翻着眼睛思索着说道:“一个管军事。

一个管政治。

靠咱们年轻人恐怕不行。”

“这个有点难办。”

李静华皱起了眉头。

“人家在这里呆得好好的。

肯到南洋为了咱们拼命吗。

聘他们。

可他们不缺钱哪。”

“事在人为。

咱们争取争取。”

张丛说道:“事情在不断的变化。

咱们先与他搞好关系。

以后要是他真有这个意思。

咱们也好张嘴不是。”

“那。。。

咱们动员些南洋青年來。

一來是支援祖国抗战。

二來也为将來打算。”

李静华说道:“象他所说。

不经历战火考验。

拿起枪也是草包。

凭着热血和激情。

只能让人慨叹。

却不顶用。”

“我同意。”

张丛点头赞同道:“咱们经常去。

就以讨教为名。

搞好关系是主要的。”

………………… “……鬼子一边修复被我破坏的铁路。

一边依靠铁路修公路、修碉堡。

然后都派重兵把守。

在铁路上來來往往的装甲车二十四小时不断。

铁路两侧还不许种庄稼。

一些主要公路修得比地面高五尺。

两旁挖八尺到一丈的深沟。

沟底宽六尺。

沟面一丈六。

以限制我军快速移动能力……”

“……日军以铁路为柱,。

公路为链。

碉堡为锁。

然后以封锁沟。

封锁墙为辅助。

从敌占领区向抗日根据地构成网状的囚笼。

逐渐包围压缩。

造成我根据地的困难。”

“日军除了大力推行‘囚笼政策’以外。

还使用武力将控制区内的居民强行迁入他们认为的‘治安模范区’内。

以隔离我军的发展。

并且让反动势力组成治安巡逻队。

游击队越來越难以渗透进沦陷区。

急需的物资更加难以得到……”

一份份情报摆在了冀中第六分区司令员和政委的面前。

如山般的压力使得两个人都暂时沉默着沒有说话。

“据情报。

二路军在夜间频繁派出部队带上平射迫击炮或者直接推上山炮。

把侵入他们地盘的炮楼掀掉。

并且猛挖地道。

顽强阻挡着日军的步伐。

并且有向沦陷区蚕食的欲望。”

好半晌。

胡文忠才缓缓的说道。

“咱们缺乏攻坚武器啊。”

陶生海叹了口气。

用手指叩击着桌案。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