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章 再聆历史(1/2)

也许是我对历史的熟悉,才使得这个莫名其妙的梦,莫名其妙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沙丘,平台,给了我一个让我自己都不敢轻易相信的提示。

这个提示所指向的意义,实在太让人惊讶。

这……这不符合逻辑啊!

明明是…… 窗外月明如水,像牛乳般洒落窗台。

我静静地望着满天繁星。

夜已过半,万籁俱寂,这时候却是我脑筋最活跃的时候。

难道……那些事情,都要反过来想?

我手心冷汗直冒,不由得握紧。

我记起与那个假死的历史学家李宇波在明莹家第一次见面时,他所说的那些话……还有隐居金山区民居里的俞老先生的那本《俞氏家谱》记载的那些东西…… 如果事情真如我所想的那样,那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一个多大的阴谋?

跨越了整个历史的谜题,难道,真相竟然是……?

一切的一切,到目前为止不过是我的推测。

要知道真相,却需要巨大的勇气。

因为我知道,如果事情真如我想的那样,知道真相的人,恐怕绝不能善了。

只因为,这个阴谋,实在太过庞大惊人。

但是,无论这个阴谋多么大,也大不过我的好奇心。

当我抓住了事情的一丝线索时,实在忍不住要去窥一窥这整个事件的真面目,到底为何。

我决定再睡一会,等天稍微放亮,便去拿我的车。

然后直奔金山,再去探访俞老先生一次,把事情问个仔细。

在反复的自我安慰和催眠下,我终于又在躺椅上睡了过去。

没有任何闹钟响起,我却在天刚刚放亮时醒来,试探着起来站了一下,发现左腿已经好转了许多,便迅速收拾衣服和试管出了门,叫了的士,直奔自己那辆蒙迪欧而去。

把试管包好,放在手套箱里,然后一路轰鸣,一骑绝尘,直奔金山。

但我敲了半天俞老先生的家门,却始终无人回应。

心中着急,连忙转向万寿寺。

凭着手上佛珠为信物,一路畅通无阻,直接到了后院,见到续建大师。

大师此刻正在后院散步。

我走到近前立定,他才回头。

见是我,便笑道:“阿弥陀佛,林施主,有些时日不见了。”

我连忙合十行礼,道:“大师,晚辈此来,是寻访俞老先生,却不见他在家。

心下着急,便来相询。

大师可否知晓老先生行踪?”

续建大师笑道:“老先生就在敝寺,眼下正在用早斋,施主不必心急,待他……哎,这不是来了?”

说着,手指一指。

我顺着大师手指方向望去,鹤发童颜的俞老先生正信步向我们走来,一边走一边道:“小伙子,这么早就来了?”

我一瘸一拐地走上前去,鞠躬行礼道:“此番正是有事,要向两位前辈请教。”

续建大师讶道:“林施主这腿脚似乎有些不便,却是何故?”

我一愣,道:“有些俗事缠身,不小心受了损伤,不妨事。

多谢大师关心。”

俞老先生走上来,道:“小伙子,你不是来找续建大师求跌打药的吧?”

我赧然一笑,道:“不是。

确是有事相询。”

续建大师笑道:“我这老友,是在变着法儿替你求药呢!

罢、罢,我这药,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便与你些,先把伤疗好再说。”

说着,便招招手,示意我跟他进屋。

千年古寺,果然积淀深厚。

续建大师拿出一盒黑乎乎的膏药,用大勺剜了些,放在蜡烛上烤化,略微置凉,便倒在我的膝盖上。

只觉一阵温热舒爽传来,丝丝药力浸润入骨,疼痛早已无影无踪。

两位老人就在我对面的椅子上坐定,续建大师道:“此番前来,有什么事要问俞老先生?”

我稍作沉吟,道:“我想问的是,秦始皇嬴政五次出游,巡视天下时,有没有到过康城?”

俞老先生和续建大师两人都是身体轻轻一震,对望一眼。

俞老先生一字一句地道:“小伙子,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一条腿搁在板凳上,站不起来,只能欠欠身子,向俞老先生道:“老先生请恕晚辈鲁莽。

祈盼您先予解答晚辈疑惑。

如果老先生不嫌麻烦,晚辈想知道关于秦始皇出巡的一切详情。”

俞老先生轻叹了口气,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便从第二年起至始皇三十七年的十年间,巡游天下,共达五次。

第一次出巡西北。

自帝都咸阳,出陇西,经北地,逾鸡头山,直到回中。

回中,也就是现在的宁夏。

第二次东巡,封禅泰山,又到渤海之琅琊郡,东望仙山,寻觅长生药。

发动百姓三万多人,修筑琅琊台,并命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女出海瀛洲,寻觅长生不老之药。

秦始皇在一住就是三个月,希望徐福早日献药。

怎知左盼右盼不得,只得悻悻回到咸阳。”

我点头,心说这倒是没错。

我老家在山东泰安,便是那泰山所在地。

泰山上有秦始皇封神时留下的碑刻,还是出自李斯之手。

还有一棵叫“五大夫松”

的松树,是秦始皇当年避雨之树。

俞老先生继续道:“第三次出巡,秦始皇复游琅琊郡,实则还是心仪那长生之药,要去琅琊台等待徐福消息。

哪知一路行来,到得阳武县境博浪沙地,突然遇刺客袭击,凭空飞来的大椎误中副车。

此举实系张良用重金请力士所为。

秦始皇有三十辆副车,才逃过一劫。

于是早早结束东巡,回到咸阳。

第四次出巡京畿咸阳。

秦始皇自从在博浪沙地突遭一劫,身未中椎,心存余悸,在宫中一住数年。

却又动游兴,但不敢远足,便屏去仪仗,夜率四名卫士,微服出宫,近巡京畿。”

俞老先生精通历史,此番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我听到这里,拱手道:“俞老先生,秦始皇这四次出巡,均未到康城,而且一次西北,一次近郊,其余两次都是到泰山、琅琊。

路线比较固定。

为什么第五次出巡,他却千里迢迢,来到这位处东南的康城?”

要知道,秦朝时,皇城位于咸阳,现在的上海这片地方,在那个时候,对于秦始皇和咸阳来说,单从地理距离上来说,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喀什或者日喀则对于北京的关系。

俞老先生捻须道:“不错。

始皇帝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

却不知为何,与前面四次的路线迥然不同,到了东南吴楚故地,也就是今之江苏、浙江及湖南、湖北、上海地区。

且不说《康城黄庭广纪》,单说《史记?

秦始皇本纪》上记载,第五次出巡的路线是:从咸阳一路行至云梦大泽,从浮江(也就是长江),顺流而下,经过丹阳,到了长水县,在长水湖上泛舟,见风平浪静,非常高兴,斩白马三匹,祭湖神。

本来心情很好,却听闻当地民人传唱“水市出天子”

,既怕又怒,于是驱十万囚徒,掘污其地,以破“水市出天子”

之谣。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