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无限挑战(三)(1/2)
说到调查,自然不能忽略语言壁垒了。
大家人手一本旅游英语手册,开始互相测试起对方的英语来。
刘在石率先问朴明秀,“我们什么时候回宿舍?”
说到英语,众所周知,韩国人和日本人的音都因为韩语和日语中某些音的缺失,导致韩国人和日本人的英语音普遍会比较不那么准确。
比如韩国人的英语音,是没有“f”
和“v”
的音,而且“i”
的音和“m”
的音都会变成两个不同且完整的音节。
李准奕在韩国生活了五年,自然是知道这点的,所以听到刘在石朴素的韩式英语音,也没有惊奇也没有觉得搞笑,很淡定地听了下去。
对于刘在石的提问,朴明秀“呃”
了一会,才回答到,“我们六天以后回去。”
想必朴明秀是理解成“什么时候回韩国了”
,可是这答非所问让所有人都爆笑起来。
刘在石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明秀哥,我问你什么时候回宿舍,你说六天以后。
那我们现在出去了,然后六天以后再回宿舍拿下行李就直接回韩国啊。”
朴明秀也是有些脸红,觉得很是丢脸,也大笑了起来。
第二个提问,“牛排你要几分熟呢?”
刘在石照着旅游英语手册上念到。
haha却是不管不顾地回答到,“女朋友。”
这下完全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了,爆笑之余。
大家都开始担心一会和纽约当地人的交流了。
突然,朴明秀想到了什么,立刻嚷嚷起来,“你们队有李准奕,太不公平了。”
朴明秀转过头看着李准奕说到,“准奕,你英语没有任何问题吧,日常交流。”
“恩,我英语没有问题的。”
李准奕笑呵呵地说到。
“如果你们队什么事都交给准奕的话,就相当于带了一个翻译嘛,”
朴明秀继续抱怨着不满,“那这样节目不就没有意思了嘛。
要不这样,李准奕一开始不准帮忙的,要在石和俊河两个人说,实在不行的时候,李准奕才准说话。”
“哪有这样的,”
刘在石岂会就此束手就擒,有李准奕这个助力不用的才是傻子,“准奕是我们的嘉宾,你不让他说话,那请他来干什么。”
“就有这样的,我就要求这样的!”
朴明秀咆哮着说到,让刘在石等人都是无语地笑了起来。
其实这个要求虽然有朴明秀的意愿在里面,但节目组却是很赞同的。
如果李准奕很顺利地就和当地人进行交流,那么节目的确就没有意思了。
为了增加节目的乐趣,朴明秀的提案还是很明智的。
虽然刘在石和郑俊河一再抗议,但最后还是达成了协议。
至于李准奕,他倒是无所谓,参与到节目里,就是要让节目有趣,他自然是愿意配合的。
很快车子就到达了华尔街,此时雨已经停地差不多了,只是天空的乌云依旧没有散去。
刘在石和郑俊河,带着李准奕就在这里下车了,准备在这里展开调查。
朴明秀和haha则会前往时代广场进行调查,然后再一起汇合。
才不过走了几步,就看到了华尔街的象征,黄牛铜像。
郑俊河和刘在石都觉得好不容易来一次纽约,还是要照张相留念一下的,于是就走了过去。
李准奕对这个没有太多兴趣,就成为了摄影师,帮他们拍了张纪念照。
照完相继续往前走,看着周围的高楼大厦,三个人都有些感叹,这就是平时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的那条世界金融街了。
一时间,三个人倒忘记了是在拍摄节目,忘记了要做事前调查的,反而像是来观光旅游的一般,享受其间。
逛了一会,三个人才想起来要开始做调查了。
按照约定,李准奕一开始是不能说话的,所以就由英语稍微好一些的刘在石出马。
刘在石才对路过的人说了一句,“打扰了……”
对方就微笑着摆了摆手,“no。”
拒绝了之后,头也不回地就走了,完全干脆利落。
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人来人往,虽然不知道大家的目的地是哪儿,但是每个人行走在砖石路上行色匆匆,脚步间脸色间就让人感觉十分繁忙。
纽约就是一个快节奏的国际大都市,而显然,华尔街又是繁忙中的繁忙。
刘在石、李准奕和郑俊河三个人站在街角,只是对着行人微笑打着招呼“hi”
,却什么话也接不下去。
刘在石却是忍不住了,“准奕啊,你出马吧,你随便问问不是很轻松就可以问出来了嘛。”
“在石哥,我们要问的问题其实很简单的,就问人家午饭吃什么,有吃过韩国料理没,就一两个句子,”
李准奕笑呵呵地说到,“你只要敢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你在那里说,有实在不行的,我在一边给你打气,会帮你补充的。”
听李准奕说的也有道理,毕竟这里还有李准奕随时提供帮忙,刘在石底气也足了一些,决定找个人开始今天的调查。
行走在华尔街的街头,刘在石开始找寻看起来和善一些的目标,嘴上却是感叹道,“哇,如果自己过来这里,没有节目组的话,估计会在这个街头迷路吧。”
“然后在街头就哭起来。”
郑俊河没心没肺地笑呵呵补了一句。
李准奕也笑了起来,“外国人对游客其实都是很友善的,我自己有在欧洲背包旅游过,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忙,只要敢问就没有问题的。”
“哇,准奕曾经自己在欧洲背包旅游过,单独?”
刘在石感叹地问到,李准奕点了点头表示确认,“几岁的时候?”
“十三岁的时候。”
李准奕的答案,让刘在石和郑俊河惊讶地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说话间,三个人就路过了一间公开式的网络广播电台,巨大的玻璃窗可以看到直播室里面的所有情况,摄像机正对着繁华的街道,接通着里面的大电视,电视屏幕上就可以看到李准奕三个人此时站在路边的身影。
里面的主持人也注意到了外面的三个人,微笑着说到,“中国的游客们。”
然后就回过头了。
刘在石和郑俊河却是急了,大声喊道,“韩国人,韩国人。”
看到两个人着急的模样,李准奕却是稍微站到了旁边一些:他的确是中国游客,没有嚷嚷的必要。
大喊了好几声之后,里面的主持人才回头示意了一个“ok”
的手势,表示收到了。
刘在石和郑俊河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看到两个人的活跃,里面节目组的制作人走了出来,邀请大家进去录制节目。
经过李准奕的解释,刘在石和郑俊河才理解了,其实这就是街头的临时采访,把街上的路人、游客拉进节目,做一个实况的采访,缩短和观众的距离。
刘在石和郑俊河都觉得,这应该是对节目宣传的一个好时机,而且还可以宣传明天的料理对决,所以希望参与看看。
这时担当制作人再次走了出来,和刘在石等人商谈起来。
当然,刘在石等人的英语是完全不行的,这时就让李准奕帮忙翻译了。
制作人和李准奕流利地进行了交谈,由于现在他们还要去做事前采访调查,所以没有办法参加节目,约好一会再来参加节目的录制之后,李准奕等人和节目制作人微笑地告别了。
没有想到,这样的巧遇也可以找到宣传节目的机会。
才刚刚离开那个网络广播电台,刘在石就看到了旁边聚集的三位女士,看起来正在商量着什么。
李准奕小声地说,“她们在商量要去哪吃午饭,正好。”
刘在石和郑俊河扭捏地kao了上去,立刻就引起了三位女士的注意,但两个人却是僵硬在原地,不知所措。
李准奕站在刘在石的身后,倒也不着急。
刘在石率先大胆地言了,“你可以参与我们的节目录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