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93节有喜(1/2)

第393节有喜 司笺受命往江宁送礼去了。

到了十月初二,他就回到了庐州。

来回一个多月。

江宁离庐州比较近。

他把顾珊之在江宁的情况都告诉了顾瑾之。

顾珊之改嫁的,并非什么望族大户。

那户人家姓孙,在江宁根本没什么地位。

顾瑾之二舅母也是江宁人,顾瑾之的表姐也嫁到了江宁秦家。

若是说,秦家算小望族豪门的话,四姐改嫁的孙家,只能算殷实之家。

新四姐夫的叔叔,曾经在京里做个刑部侍郎,当初级别比顾延韬高,却很照顾顾延韬。

而后,他好像是得罪了人,辞官回了江宁。

如今顾延韬发达,他也想得到顾延韬的提携,为以后子孙铺路,好光耀门第。

听说顾家在替顾珊之寻谋改嫁之人,四姐夫的叔叔就派人进京,说孙氏有人愿意求娶顾珊之。

四姐夫今年二十四,比四姐小三岁。

他没有娶过亲。

四姐夫小时候订过娃娃亲。

后来,他长到十六岁,女方病逝。

当时,四姐夫忙着进学,没有再说亲,就一直拖到了今日。

他是个秀才,将来若是中了进士,也需要顾家的提携。

他甘愿娶顾珊之,用意就变得那么不单纯…… 四姐当初听说这种情况,应该也知道可能会是另一个袁裕业吧?

至少从表面上看,情况是很类似的。

男人愿意这么低声下气。

将来发达了,只怕会出这口气。

这样,她都愿意嫁?

是回报大哥为了她烧了祖训、背负不孝之名,还是相信顾瑾之的话,深信自己能生育,想出口气?

也许两者都有吧?

顾瑾之听到这里,心又是一沉。

她有点心酸。

顾珊之这是豁出去了。

“四姑奶奶和你说了什么?”

顾瑾之问司笺,“你瞧着她的模样,看上去如何?”

“……王妃。

小人从前没见过四姑***面儿,不知道她什么模样。

现在瞧着,有点瘦弱,但是气色还好。

笑盈盈的,和气得很,一再说感谢王妃派人去瞧她。

还说江宁离庐州近,等她肚子里的孩子落地,就过来瞧王妃。”

司笺回答道,“小人还见到了四姑爷……”

“四姑爷怎样?”

顾瑾之忙问,“你看人最准的,你瞧着四姑爷。

面相刻薄么,精明么?”

司笺笑。

道:“都没有。

小人瞧着,四姑爷憨厚得很。”

而后,他顿了顿,道,“小人还打听到,当初要娶四姑***,是四姑爷的堂弟。

四姑爷的堂弟不愿意。

才轮到四姑爷娶了四姑奶奶……”

他说罢,看了看顾瑾之的脸色。

司笺感觉。

这话应该告诉王妃。

王妃肯定会担心四姑爷主动求娶四姑奶奶,会别有用心,将来辜负四姑奶奶。

假如王妃知道,并非四姑爷自己去钻营的,会不会稍微放心?

四姑奶奶那情况,那声誉,愿意主动求娶才有鬼呢。

果然,顾瑾之脸色稍缓。

她倒也没有露出喜悦,只是淡淡舒了口气。

而后,顾瑾之又叹了口气,微微沉思,不再开口。

“……四姑爷不怎么说话。”

司笺打破沉默,继续道,“小人说,王爷和王妃都记挂四姑奶奶,四姑爷也没什么多余的话。

小人回来的时候,四姑爷打发了一百两的程仪。

四姑爷那一房,家资颇丰,就是没有人考取过功名……”

顾瑾之点点头。

司笺打听得非常仔细,连顾瑾之没有吩咐的事,他知道打听。

他办事,顾瑾之最满意。

“四姑爷是个秀才,没有考过乡试么?”

顾瑾之又问,“还是没中,几次没中?”

“十六岁中了秀才,考了两次乡试,都没中。”

司笺道。

“能十六岁中秀才,是有学识的。

中举人就要靠时运,才两次落榜,倒也没关系。”

顾瑾之道。

她没有再问多,让司笺下去歇息。

司笺道是。

朱仲钧白天去了军营,到了黄昏才回来。

顾瑾之把司笺打听到的事,告诉了他。

朱仲钧听了,笑着对顾瑾之道:“日子是人过出去的,没有谁和谁不合适。

你看我们,从前没人说我们合适,我们不是过得很好?

你四姐在袁家九年,应该知道怎么过日子,别担心。”

顾瑾之笑了笑。

她道:“我没有担心。

只是觉得世道太可恶,对女人不公平。

假如没有你,我也要担心婆媳关系,担心小妾,担心丈夫,我只怕不如四姐。”

朱仲钧哈哈笑,说顾瑾之杞人忧天。

可顾瑾之的话,让他心里发暖。

夜里的时候,他又极尽丈夫之能事,取悦顾瑾之。

只要顾瑾之给他一个笑脸,他就恨不能把世界捧给她。

顾瑾之却拒绝了他的求欢。

她咳了咳,道:“我上个月月事没来……”

朱仲钧先是一愣,继而抱起顾瑾之,欢呼道:“顾瑾之,你真厉害!

这回给我生个闺女!”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