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节极端(1/2)
李婶的话,让顾瑾之几个人面面相觑。
同行如此遭遇,谁不兔死狐悲?
况且顾辰之和林翊还见过凌大夫。
凌大夫是个乡下赤脚大夫。
当年他也曾拜师学艺的。
只因家里贫穷,他的寡母活不下去了,他学了半年只得辍学回家,种田养活母亲。
他天赋极高,半年学得了半桶子水,而后又自己读了几本书,头疼脑热的小病,几乎难不倒他。
半年前,他慕名到付家庄,向林翊和顾辰之讨教学问。
年过半百的老头子,又瘦又矮,面皮白。
他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 ,言语举止彬彬有礼。
顾辰之和林翊年轻,是凌大夫的后生。
可讨教学问的时候,凌大夫虚心又虔诚,让顾辰之和林翊都对他心生敬佩。
年纪大了,都有端着下不来的时候,能向晚辈这样虚心求教,足见凌大夫平素追求学问之心真诚。
这么一个人,没人不喜欢。
陡然听闻他被人打死,顾辰之和林翊都是皆悲伤。
“怎么……怎么被打死了?”
顾辰之心口的悲伤压抑不住,说话时带着几分结巴,问李婶,“您知道吗?”
李婶知道。
这件事已经有好几天了。
庄户人家,特别是到了冬上,没什么农活,就在一处闲话。
方圆十里八乡的八卦,他们总能很快知晓。
凌大夫在乡里颇有人缘,所以他死了。
传得更快。
“是被凌三麻子家里的下人打了。
大少爷也见过凌大夫的,瘦成那样,身子骨都是松散的。
被下人打得只剩下半条命,哪里经得住,叫了一晚上,第二天早起就闭眼了。
可怜他那个瞎了眼的老娘,以后没人服侍了。”
李婶道。
顾辰之在乡下住了将近两年。
什么凌三麻子,他也是听说过的。
那是凌家庄的地主,凌家庄的人都种他的地。
他在家里排行老三。
外人当面叫他三老爷,背后喊他三麻子。
凌三麻子素来嚣张,横行乡里。
他们家谁生了病,都是去城里请大夫,不会让乡下的赤脚大夫瞧的。
这次怎么偏偏找了凌大夫?
“是看错了什么病?”
顾瑾之也问。
“凌三麻子家的儿子,长了痦子。
发起高烧来。
凌三麻子请了城里的大夫,都说是胎毒,治不好。
乡里人都说凌大夫好医术,凌三麻子家的奶奶因为请不到大夫,哭得不行,就囔着要凌大夫去瞧。
凌大夫开了方子。
用了药,那孩子半夜死了……”
李婶戚然。
众人包括朱仲钧在内。
又面面相觑。
在座的众人,除了林翊,都做过父母。
孩子对于父母的意义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这让大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可怜啊,这都是第三个了。”
李婶又道。
“第三个?”
顾辰之愕然,“凌大夫是他们家打死的第三个大夫?”
“三个孩子。”
李婶道,“前头两个也是哥儿。
白白胖胖养到了一岁,也是长痦子。
就没了。
这是第三个,还是个哥儿,又没了……凌三麻子也可怜,别看他有钱,还不如咱们过得痛快。
要是这三个哥儿都在,该多好?
三个儿子啊,谁不急眼?
凌大夫也是活该短命,碰到了他们家头上……”
林翊和顾瑾之听着这话音,心里各有思量。
朱仲钧则看了眼顾瑾之,再问李婶:“这么奇怪的事,从前是怎么说的?
那些大夫,没有人说原因吗?”
“……是得罪了神仙。”
李婶压低了声音,“凌三麻子的爹,从前在人家做长工,和主人家小老婆有私情,偷了人家家主的钱财,去城里做生意。
他做生意,也是掺假坑人,赚了钱,才回来置办这些家业,缺了大德的。
这都是缺德的报应。”
别说是乡下人,就是城里的,也都信因果报应。
这种信仰,是科技不发达、医学落后的产物。
没有证据证明过因果报应不存在,当然也没有证据证明过它存在。
不存在的东西,可能只是没有被发现。
顾瑾之对因果报应保留意见,却也对凌三麻子家的事情好奇。
李婶口里的痦子,可能是胎瘤。
胎瘤渐渐长大,在婴儿的乳|间或者额头慢慢凸起,乡下人就以为是长痦子。
胎瘤是从胎中带出来的,乃是父母带给婴儿的先天性疾病。
凌三麻子都死了三个儿子,都是同样的症状,足见是凌三麻子和他妻子身子带病,给孩子酿成了胎瘤。
倘若他们不治好,以后他们生下的孩子,仍是会夭折。
顾瑾之没见到凌三麻子及其妻子,也不好断定,只是心里揣测。
话题到了这里,继续不下去了。
李婶没心情再说,林翊和顾辰之也没心思再听。
朱仲钧和顾瑾之各有心思,两人也沉默。
外头仍是暴雪,一寸寸加深,底下积雪能淹到小腿肚子了。
顾辰之和林翊起身,去外院歇息。
李婶也跟着告退。
等人都退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朱仲钧夫妻和丫鬟的时候,海棠带着秋雨、木叶,去打了热水,要服侍顾瑾之和朱仲钧盥沐。
简单洗漱一番,顾瑾之和朱仲钧歇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