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章 棘手的案件(2/3)

小女年轻轻成为寡妇,真的也不想活了。”

吴明氏哭泣道。

“案发当时,你在哪里?”

“小女去庙里拜佛还愿去了。”

“当真?”

“没错。

禀告老爷,有该寺庙通慧和尚作证。”

“通慧和尚何在?”

“在慈恩寺。”

“来人,去慈恩寺,把通慧和尚请来。”

尹坚吩咐道。

尹坚知道,刚才群众中发出的声音,肯定了对通慧和尚的看法,也就是说,通慧的确名声不佳。

不知道有多少女子和他私通。

这吴明氏看来是情有独钟。

通慧和尚到了公堂,向尹坚合掌道:“阿弥陀佛,县令传唤贫僧有何贵干?”

“通慧师傅,你可以认识这名女子?”

“认识,此乃常去慈恩寺烧香拜佛的。”

“姓甚名谁?”

“贫僧不知。”

“当真不知?

出家人不打诳语。”

“容贫僧想想,哦,对了,像是叫吴明氏。”

通慧言道。

“当真叫吴明氏?”

“当真!”

“你怎么认识吴明氏的?”

“她丈夫意外死于房屋走水。”

“奇怪!

本官都没说死于走水,你怎么就下结论了?”

“禀告县太爷,是吴明氏所说。

贫僧并不知情。

受死者家属邀请,前来做法事,超度亡灵。”

“本官问你,你知道吴二之子有无仇人?”

“据贫僧所知,吴二之子为人仁厚,待人彬彬有礼,不曾得罪任何人,向来并无仇人。”

通慧言道。

“本官再问你,你可知道吴二之子有无情敌?”

尹坚问道,眼睛直视通慧,通慧看尹坚眼睛如火炬,吓得不敢再看,低下头,为了掩饰内心慌张,立马双手合十,言道:“阿弥陀佛,贫僧不知,贫僧不知!”

尹坚一看,这家伙做贼心虚,在受到良心的煎熬了。

“那么,本官问你,你可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句话?”

“贫僧知道。

贫僧一向安分守己,专心向佛,根除杂念,远离红尘,古佛青灯,不问世事,男女授受不亲,并非县令所听闻的那样。

如果有小人陷害,还望县令明查,免得让贫僧冤枉,也不让坏人得逞。

贫僧终日忙碌,不近女色,不贪财,不吃肉,不饮酒,不去烟花柳巷,不去寻花问柳。

还望县令查明真相,还清白给贫僧。”

通慧言道,嘴角有口水,说话带喷唾沫星。

尹坚一看,知道通慧有私情,已经不再淡定,拿言语一激,他就完了。

只是那吴明氏嘴如钢铁,半点真实情况不肯透露,抱着必死的心在顽抗。

“出家人慈悲为怀,不打诳语,所言如果有假,该当何罪?”

尹坚问。

“县令何出此言?

贫僧中规中矩,谨小慎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不敢造次,如若作奸犯科,罪加一等,加以重罚,贫僧心甘情愿。”

通慧言道。

“好一个非礼勿视!

通慧,你先站立一旁,等本官给你看看到底谁是真凶。”

尹坚大声喝道。

众人惊讶,一阵骚动,接着一片寂静,猪笼的猪可能感到有事发生,有大事发生,在笼子里不安乱动,想要挣脱这牢笼,可无济于事,仍然被牢牢地困在当中。

“吴明氏,本官问你,你可知罪?”

尹坚问道。

尹坚知道吴明氏十恶不赦,罪该万死,想让吴明氏得到一个比较体面的结局,就给吴明氏一个机会,看她能不能抓住。

如果能抓住,就有体面的结果,如果不抓,故意放弃,那么,就由不得尹坚继续执行了。

“小女不知。

小女死了丈夫,伤心欲绝,哪里犯罪?”

吴明氏辩解道。

“本官再次问你,吴明氏,你可知罪?”

尹坚问道。

“小女有内疚一事。

不知当讲不当讲。”

吴明氏言道。

“讲!”

“就是小女还年轻,本想照顾白发公婆,无奈正年轻貌美,担心外人说闲话,闲话猛于虎,小女怕承担不起,还望大老爷判小女子改嫁,小女千恩万谢!”

吴明氏言道。

“岂有此理?

你丈夫尸骨未寒,死不瞑目,你还找好下一家了,说,下一家是谁?

如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

尹坚言道。

“大老爷,小女正年轻貌美,有人看上小女,小女还不一定看上他人,只因小女一心都在亡夫身上,并无移情别恋,还望大老爷明查。”

吴明氏言道。

吴明氏担心的就是这个,就是万一说漏嘴了,不仅自己小命不保,还有可能牵扯到通慧和尚,这个家伙好歹没说错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到底有没有下一家?

说!”

尹坚问道。

“着实没有,大老爷,小女子守身如玉,除了亡夫,再无其他男人。

到如今,亡夫在天之灵,也会保佑小女平安,不会遭遇不测。”

吴明氏言道。

“好!

这是你说的,来人,看看,这些话是你所说,可以签字画押,免得反悔!”

尹坚说。

“小女不认字。”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