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02章 杀母为复仇(2/2)

靳山说。

“仁兄简直太谦虚。

愚弟不才,哪里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也不敢在孔子面前卖弄学问。

还请仁兄说说看,一起来探讨探讨。”

唐律说。

“真是谦虚使人进步,想不到贤弟如此有能力还这么谦虚,令人佩服!

不说废话了,案子的情况,是这样的。

襄大阳和樊小城是世仇。

刚好两家是邻居。

为老宅基地,也为山林田地地界说不清楚,总之,吵架是家常便饭,两家矛盾重重,不知道怎样化解。

打官司也打了好多次,没次都是不了了之,两家的仇恨始终没有化解,甚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靳山说。

“然后呢?”

“然后,就是襄大阳从樊小城家门口走过的时候,因为才下了大雨,大雨骤停,地面泥泞不堪,一走一滑,这个时候出门真的需要勇气,要面对很多考验。

结果,襄大阳竟然滑倒了。

滑倒之后,襄大阳赶紧爬起来到处看看,如果没有人看到,也就自认倒霉算了,没想到果然看到樊小城因下雨没事,在家闲着,在大门口摆了茶桌,一边喝茶,一边看雨,当看到雨停了,就准备回房拿本书来看看,谁知道眼角一扫,看到了襄大阳茶从门前走过,他就没走,等着看看襄大阳怎么样。

果然,襄大阳正如樊小城心中所想的那样,啪,跌倒了,声音还很响亮,衣裳也足够脏,樊小城就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襄大阳本来想没人看见自认倒霉走了算了,这一看,竟然被仇人亲眼看到自己出丑,心里的一股无名怒火蹭蹭蹭往上窜,很快就烧到了嗓门和嘴舌上,于是襄大阳开启了怒骂模式,对樊小城开始拉清单式的谩骂,从初一骂到十五,才从十五骂到三十,总之,能记得的事,都说出来,记不住的,也胡说八道地乱扯,总之,就是三天三夜,也骂不完,内容丰富多彩,而且绝不重样,都是新鲜的材料,而且独一无二,无法复制,无法模仿,无法超越。”

“然后呢?”

“然后,反正下雨没事,那樊小城开始反唇相讥,他读了一些书,骂人水平更高,不带脏字,却骂得最狠,看来,读书的好处,对骂人有帮助。

那襄大阳看骂不过樊小城,就要动手,并且已经挥拳向樊小城打过来,那樊小城正愁他不动手呢,只要先动手,又在自己家门口,那就占理,不打,对不起祖宗,于是一家老少都上阵,那襄大阳就是天大的本事,一人难敌四手,众人一起上,就是再来七八个襄大阳,也打不过,襄大阳眼看不行,就要吃大亏,于是撒腿就跑,挨了几下老拳,身上酸痛酸痛,总之捡了一条命,他仓皇逃到家里。”

“然后呢?

吃亏了,回到家恐怕也难开口吧?”

唐律问。

“可不是。

他回到家,家人连忙问,一身泥,身上也挂了彩,头破血流,模样十分恐怖,别人倒还反应一般,就是他的老父亲老泪纵横,觉得自己拖累了孩子,要是在他手里解决掉仇敌,也就没有了今天的事,所以,他的父亲十分内疚,于是嚎啕大哭起来。

众人连忙劝解,只是劝不住,于是索性让他哭完。

果然,他哭完后,说出了内心纠结的地方,就是应该在上辈子都解决好矛盾,一直延续到自己,又延续到自己的儿子甚至孙子,总都不想让步,如果都让步,也就没什么争执了。

可是现实不是这样,都是要争个头破血流才行。

造成儿子襄大阳受伤的原因还是在自己没解决好问题。

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和历史遗留下来的矛盾,就要想办法。”

“想出了什么办法?”

唐律问。

“就是说,襄大阳的父亲说要和樊家拼个你死我亡,彻底永远解决掉两家矛盾,不要将问题再留给下一代了。”

“他的这个想法肯定不会得到支持。”

“没错,全家都很惊讶,可是没有一个支持这样去做,如果这样去做,等于已经失败了。

因为活着才有希望,如果死了,啥都没了,这个浅显的道理,应该都懂。

所以大家都反对去冒险。”

“那襄大阳的父亲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后,他怎么做的呢?”

“他啥都没错,只是沉默不语,一个人叹息。”

靳山说。

“他是不是有病?”

“是的,是老毛病,胃病,还有其他疾病,很虚弱。

他这样虚弱的身体去和樊小城一家去拼,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后果可想而知。”

靳山说。

“他的想法不错,可是身体条件不行,有时候,耍嘴皮子,没用,樊小城一家喜欢打架,因为他们相信拳头就是真理,谁的拳头硬,谁的力量大,谁就是对的,谁就是真理。

要是有足够的力量,就能左右局势,以樊小城能理解的方式来处理,那就是靠拳头来说,要看实力来评判,说别的,都是没用的,因为喜欢暴力的人没办法与他进行和平谈判,那是徒劳无益的。”

唐律说。

唐律说完,全场静默不语。

后来,唐律被调往京城,此案就没管了。

后来交给襄阳的李力处理。

李力完成任务,向大理寺卜慧书交代清楚,卜慧书通过尹坚向皇上进言,官升三级。

卜慧书一生未娶,告老还乡,继续开设私塾,教育学生,直至死亡。

/93/93075/31433238.

html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