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55、营啸(1/2)

路边的草丛里,虫子在鸣叫,像是一连串的小铃振响,催着西边的日头走的再快一些。

不久之后,暮色像水一样淹没了一切,夜色已然来到,此时城头守卒也正好经过一阵换防,更纷纷打起了火把。

县尉樊令坐在望楼的小阁之中,一边饮着小酒,一边眺望着远处扬州军的营寨,暗淡的暮色中,也看不清到底有多少营帐。

两三个营帐中间点着一枝松明,星星点点的,他飞快地数了一下,约莫总有近千个吧。

加上河岸另一边的敌军,也不过万余人马,这显然不是扬州军的全部实力,那么留在南昌的,或者藏在暗处的又有多少呢?

而单是这样,就已经逼的他们固守不敢出城,连后方的文聘也迟迟未曾轻动...

若是扬州军全力以赴,若是王政亲临前线,他们还能抵挡的住吗?

想到这里,樊令的内心只觉一阵的彷徨。

他正想得出神,突然,暮色中发出了一阵人声,樊令一惊,立刻起身喝道:「何事喧哗?

」 没过多久,下方传来士卒的回应:「县尉,那青牛不见了!

」 张羡来观看时正是黄昏,那时青牛曾消失在了城外,可没过多久,却又随着夜色一同回归了临湘,樊令不敢大意,便专门让一人时刻盯着,却在此时突然不见了。

樊令去看,果然那牛不见了,令人高举火把,放眼四望,也依旧寻不到片刻踪迹。

临湘乃是首府,牛的体型虽大,但放在这等大城的野外其实也很是渺小,又值夜晚,若是没人留心,走到什么看不见的偏僻角落,或是向着更远处走去,消失在守军的视野里原也正常。

但问题是樊令是有令人盯着的,当然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每时每刻盯着,但一盏茶左右瞄一眼是肯定的,也就是说这牛的消失恰恰便是发生在这一盏茶的功夫里的!

牛又不是马,一盏茶的功夫能跑多远,再说这种牲畜性格本身比较安静,四月正是夜草肥美,按道理就在原地吃草,都很容易吃上一两个时辰,那怎地消失不见了?

樊令沉吟片刻,当即说道:「事有蹊跷,还得去报给太守知道。

」 张羡正在吃饭,闻讯少不了又再登城观看。

今夜有云,遮蔽星空,远近皆是黑乎乎的,借着火把的光芒,能看到城外两三里。

张羡眯着眼瞧了半晌,那牛还真的是不见了。

「去而复返,又即不见,贼军这是在玩什么把戏?

」 张羡不免暗自嘀咕,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猜测这「青牛」是属于扬州军的女干计,要知扬州军围城多日,城外村中的百姓,大多都早被迁入城内。

没有迁入城内的,也早就逃亡它处,且贼军大营便在十数里外,方圆二三十里内,怕早就少有人烟了,百姓都不见踪影,又怎会莫名其妙的出现一头青牛呢?

只是直到现在他还没明白这女干计到底是何,故而一直没有宣之于口,注意到左右的将士中已经有些人嘀嘀咕咕,沉下脸色,下令说道:「不管青牛黄牛,终究不过是个畜生罢了,有甚大惊小怪?

传令三军,不许议论!

」 转回府邸,一直思忖的张羡心中陡然冒出一个念头:「莫非这青牛就是贼人拿来动摇军心的?

」 这个猜测虽然相岔了,其实不无道理,地方守军一般都是农家出身,汉时鬼神之说本就盛行,乡间的更是传说无数,这些士卒们又不识字,没读过甚么书,难免迷信。

见到怪异的事物,特别在敌军压境时,肯定会疑神疑鬼,说不定便会有谣言四起。

「这事儿不对。

」他在室内转了几圈,心中愈发警觉,当即召来传令官,下令说道,「命戍将寻城,禁止士卒再讨论傍晚的那头青牛 。

若有违反者,斩!

」 「喏!

」那传令官接令而去。

「老爷你方才不也说了,不过是头畜生而已。

」身边的亲卫有人笑道:「何必如此谨慎?

」 「不然,两军对阵之际,任何异样皆非小事!

」 张羡摇了摇头,神情肃然地道:「昔年条侯平吴时,便有因异物出现而导致三军夜惊,几乎全军奔溃之事,如今贼军兵临城下,我戍卒本来便士气不定,稍有大意,就有可能弹压不住,此事不可不防。

」 条侯,便是平定七国之乱的西汉将周亚夫,素来以治军严明著称,可即便是这样的名将,在征讨吴王刘濞的过程中也发生过「夜惊」之事,让后世为将者纷纷深以为戒,极为警惕军中言论的控制。

夜渐转深。

城中巡夜敲响了更鼓,因为是守城,故此张羡施行了夜禁。

街道上已无人行。

唯有更鼓之声,响彻全城。

外有强敌,虽然后方援军将至,张羡却也是夜不能寐。

听过一更鼓响,好像没多久,便又是二更鼓响。

就在三更时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郡府的沉静。

张羡本来正在俯首地图,听见了这阵脚步声,急忙抬起头来。

室外亲兵来报:「老爷,县尉樊令前来,说有紧急军事禀告。

」 「知道了。

」张羡心中一惊,面上却是不露,只是淡淡地道:「让他进来罢。

」说着收起地图,走回堂上,落座等候。

不多时,便见樊令满头大汗地快步走入室内,张羡看了他眼,见其神色兴奋,不由一怔,讶然问道:「何事?

」 「禀太守。

」樊令忙道:「便在二更二刻前后,城南贼军大营突然喧哗不止,似乎是发生了营啸...

」 「什么?

」 话音方落,便见张羡霍然起身,「你说贼军那里发生了营啸?

」 「正是。

」 「可确定吗?

」 「相隔甚远,亦能听到喧哗大作,其中更有隐约的斗殴之声,虽然瞧不清具体情况,但应是「营啸」无疑。

」 「怎么...

」 张羡本想要说怎么可能,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方才还担心敌人想要扰乱临湘这边的守军军心,结果眼下却是成了对方乱了阵脚,他低头寻思稍顷,喃喃自语地道:「难道那青牛不是贼人有意放出的?

只是事有凑巧?

」 不过此时无暇多想,张羡当即一叠声叫来护卫,穿上披风,三度登临城头,与樊令等将一同上了望楼,遥遥望去,只见东南方的敌人营寨,眼下不仅有人声鼎沸,随风入耳,更有火光冲天,隐带血色,在场者皆是沙场宿将,几乎立刻便有了和樊令相同的判断。

敌人的确是发生了营啸!

「妙哉!

」一个都尉越看越是兴奋,忍不住拍掌喝道:「太守,敌营发生营啸,若是此时出击,必可一战而定!

」 「是极是极。

」一旁的众人深以为然,纷纷附和,张希张羡是置若罔闻,只是死死地盯着远方,脑中心念急转。

「诸君说的不错,」樊令亦上前道:「太守,此时若是...

」 话未说完,却见张羡摆断他的续言:「樊令,你且说说,无缘无故,贼军怎会发生营啸?

」 「以末将看来,八成是因为傍晚的那头古怪的青牛。

」樊令道:「引得贼军兵卒议论纷纷,军心惶惶,因而梦魇夜惊,故生营啸。

」 「不对!

」张羡摇了摇头:「贼军如今连胜之下,士气正旺,怎会因为一头畜生就产生夜惊?

」 「贼军虽然侥幸胜我一阵,又连破三城,但皆不过小邑尔,面对我临湘时,却是十数日来未有寸进!

」樊令笑道:「且贼将周泰黄忠,皆粗鄙之辈,徒具匹夫之勇,此等之辈 ,冲锋陷阵或许尚可,治军之上如何能与太守相比?

」 樊令笑道:「末将听说王政的军中派系众多,诸将皆有不和,如这一处的两位头领,那周泰本是江东孙策的下属,而孙策正是死在这黄忠的眼里,想来两人也是互有嫌隙,之前连胜倒也罢了,如今攻城不能,难免焦躁,双方的不合这便压制不住了,又刚好有青牛出现,因此引起军心惶惶,最终导致‘夜惊,。

」 「还是不对。

」张羡思忖片刻,摇了摇头:「若是将帅不合,王御寇怎会让他们合兵一处?

此子虽出身贼寇,却是当世名将,当不会犯此错误。

」 「当世名将?

」一个都尉不以为然地笑道:「不过是青徐之地,皆无英雄,方令竖子侥幸成名罢了,再者说了,当世名将又如何,还能名过孙坚不成?

这头江东猛虎当年不也折戬我荆州之地,身死兵败?

」 这等话却是没人附和了,你说王政是侥幸成名,那怎地人家都没出现在前线,只是坐镇南昌,就让张羡和文聘不敢轻举妄动了?

樊令连忙扯开话题:「太守,王政却非无能之辈,然则毕竟年纪尚轻,总有思虑不周之时,且他如今毕竟不在前线,主帅却是徐方,此人名声不大,年纪也轻,贼军大营一旦产生夜惊,恐怕他即使想去压制,也没谁会听他的。

」 「嗯。

」张羡远望城池东南,喃喃地道:「这话倒有几分道理。

」 「太守,如今文将军已至汉寿,尽管说已经调动了荆州军马,且援军将至,却不知想过一事没有?

」 眼见张羡似有意动,樊令连忙继续进言:「自与贼军接战,我军连战连败,失湘南,醴陵,又中了埋伏,若是据城自守,只等援军破贼,那么破贼之后,我等何以自处?

」 「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