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儿子的婚配(1/2)
赵似回到后宫,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
夜朗星繁,清风习习,两名内侍提着灯笼在前面引路,赵似背着手,走在长长又寂静的巷道里。
抬起头,可以看到远处宫殿巍峨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
不是它们在动,而是月亮在云间穿行,投下的亮光忽明忽暗,引起的一种视觉错觉。
拐了一个弯,走进一道门,赵似耳朵尖,隐隐约约听到有丝竹之声。
「嗯,哪里在唱戏?
」 「官家,这应该是御园戏台子在唱戏。
恭妃、淑妃和丽妃三位娘子都喜欢听戏,尤其是这两年江东苏州无锡流传过来的昆曲,淮西蕲州、舒州等地流行的黄梅调。
去年皇后娘子做主,叫人选了四家女戏班,轮流入宫演戏。
」 于化田在身边说道。
「嗯,给大家解解闷也好。
」赵似点了点头。
几位后妃深居宫中,受礼法规矩约束,难得出去散心。
尤其自己出征在外,为了避嫌,她们更加不轻易出宫门半步。
听听曲子,解解闷,也是好事,省得想其它的歪主意——嗯,自己说得是勾心斗角的宫斗戏。
「李公和师成安置好四个小子,不必再来伺候了,早些歇息,这话你替朕说了吗?
」 「说的,都说给李公和梁大监听了。
」于化田老实答道。
只是今天他的脸,似乎更苍白,在清冷的月色下显得毫无生气。
「嗯,陪着朕奔波一天了,都累坏了。
尤其是李公,算一算年岁,都六十了。
不能累着他。
」 「官家仁德,小的们感恩不尽。
」 「我们君臣之间,用不着说这些虚头巴脑的话。
化田,你今年多大了?
」 「回官家的话,小的四十三岁了。
」 「那我没记错。
你大我六岁。
我今年三十七岁,你自然是四十三岁。
你啊,就是心思太多了,对身体不好。
多思者,耗费气血,年寿不高。
你啊。
不要老是想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 「官家,小的没有多想,只是老老实实地给官家办差。
」 「呵呵,你以为我不知道。
今儿内阁里,梁师成抢先了一步,于是你就闷闷不乐。
我是你和李公扶着学会走路的,三十多年的交情,还不知道你!
」 赵似冷哼一声,像是在责备,其实十分关切。
「当初在资善堂读书,你是朕的伴读...
朕当时去资善堂,完全是混日子去的。
凭借二愣子脾性,翊善、赞读、直讲等先生硬是不敢管我...
」 于化田在旁边笑着附和道:「官家自小身形比同龄人要魁梧,脾性又莽撞直鲁,一言不合就敢挥拳相向。
小的记得官家三四年间打跑过好几位赞读、直讲等先生...
是真敢打啊!
」 「哈哈,没错。
我当时靠着官家的庇护,嚣张跋扈,尤其是大妈妈去世后,更是成了皇城一霸。
去资善堂混日子,先生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唯独你这个伴读,头悬梁,锥刺股,埋头苦读,硬是要比皇兄们的伴读要超出一头。
」 ….
说到这里,赵似回过头来,看着于化田。
「你还说你不气高好胜?
」 「主要是当时那几位殿下,还有那些先生们...
说的话太难听,小的咽不下这口气。
别人不知道,小的清楚。
当时官家就说了,读这些书干什么,又不要去考进士状元,要学就学匡政安国、辅助先帝的有用的学问。
」 赵似笑了笑,像是记起了什么,不做声地继续走着。
于化田紧紧地跟在后面,两人的脚步声,与前后内侍们的脚步声,合在一起,轻盈又有节奏,像是田头屋后静夜里的虫叫声。
「化田,」赵似突然又开口了。
「小的在。
」 「揣摩人心,你和师成不相上下。
但是他的揣摩多在上在内,你的揣摩多在下在外。
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你忧心什么?
就算师成抢先一步,又如何?
几十年后的事情,朕都还没看明白,你就忧虑起来了!
」 于化田连忙说道:「是小的胡思乱想,让官家费心了。
小的不该,以后一定不再乱想了。
」 「这就对了。
」 进了延福宫大门,两位女官拦住了。
「官家,皇后娘子在后苑摆下果点,想请官家一同赏月。
」 「哦,想不到娘子今晚这么有雅兴。
前面带路。
」 后苑临水轩一处亭子里,皇后曾淑华等在那里。
亭子里焚了一炉香,摆了四盘时鲜瓜果,四碟精致糕点。
「嗯,她们听戏,朕和娘子赏月。
」赵似扶起行礼的曾淑华,笑呵呵地说道。
内侍宫女都退下,在远处站着候命。
亭子里只剩下赵似和曾淑华两人。
月亮当空,圆如银盘,投下来的光如同雾霭轻烟,闪闪点点,把世间万物都笼罩其中。
晚风卷来,清凉沁人,让人的六识为之一新。
赵似坐在椅子上,微闭着眼睛,沐浴着月光浴,倾听着戏台飘过来的悠悠丝竹和唱曲声,好不自在。
突然有清凉湿润的东西触到嘴唇,赵似睁开眼睛,原来是曾淑华送过来一瓣柚子。
他张开嘴,一口吃下,嚼了满嘴清香。
两人聊了些闲话,曾淑华突然说道:「八哥昨天听说官家要他出去走走,兴奋地一晚上没睡好。
今天没有打瞌睡出丑吧。
」 「没有,精神着呢。
」 「官家,八哥已经八岁了,也封爵了,臣妾想着是不是要好好选一选,给他定个良配。
」 赵似忍不住细看着曾淑华,岁月在她娟美的脸上留下了痕迹。
想不到时间真快,娘子也年近四十岁了,要为孩子操心起终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