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 高丽布局(1/2)

在曾保华、薛遇贵、宇文虚中等人拉着夏迟,围着基站工地问个不休时,赵似把长孙墨离叫到了一边。

“玄明,你估计,高丽的事,还需要多久?”

长孙墨离愣了一下,他没有料想到官家突然问起这件事来。

他脑子迅速斟酌了一下,开口答道。

“官家,以臣想来,大概需要三到五年。”

“你这个预判你是怎么评估出来的?”

“官家,浿水之战,我们已经把高丽国军队精锐之师悉数歼灭。

他们除了京畿的两三万鹰扬、龙虎军,没有再多的兵马,这也意味着高丽国中枢对地方上几乎失去了控制。

这一点对于我们大宋来说,是一件好事。”

赵似没有出声,继续静静地听着。

“高丽国两班文武,基本上就是出自地方世家。

他们不仅高居庙堂,还把持着地方。

广占田地,隐匿丁口...

其中很多弊端跟我们此前十分相似,甚至有过而无不及。

这给了我们足够的运作空间。”

“离间高丽国地方与中枢的关系,疲民累国...

继续推行这一系列的举措,一直到高丽国自乱不休,上下涣散,内外不聚,就是我军动手的时刻。

臣预判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三到五年。”

赵似背着手想了想,对长孙墨离说道:“浿水之战后,有将领要求趁胜追击,灭了高丽。

这些请战都被你按了下去,玄明,说说你的想法。”

长孙墨离咯噔了一下。

他脑子第一个念头就是是不是有人在官家耳边说了什么?

自己是官家潜邸重臣,有从龙之功,尤其在争储即位过程,立下了不少功勋。

但是长孙墨离饱读史书,知道君臣之情,是这世上最澹薄最脆弱的情义。

官家即位以来,一直对自己信任有加。

但是这两年自己一直在辽东坐镇,远离开封城。

这期间,官家对自己的信任会不会减弱?

而且自己的位置,很多人嫉恨在心,憋着心思想取而代之。

会不会趁着自己远离中枢,暗进谗言?

这些念头在长孙墨离的脑子飞快地转过。

他稍微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答道。

“官家,高丽国多山,民众又自古游离于中原,不服王化。

浿水之战,削弱的主要是王室和中枢的力量。

地方上世家的实力,削弱得不多。

一旦我们趁胜南下,高丽国面临外敌,必定会放下前嫌,团结一心。

臣相信,大宋必定能灭高丽国,但付出的代价想必很惨重。”

长孙墨离看了看赵似的脸,不喜不怒,沉寂若水。

心里咬了咬牙,继续说道。

“官家,东北乃前辽旧地,十数年前女真、铁骊、室韦诸部就开始反辽,彼此起伏,让前辽顾此失彼,也是前辽衰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朝前军情局与这些东北部落多有联络,知道他们贪婪粗鄙,暴虐无常,畏威而不怀德。

一味怀柔安抚,反倒被他们视为软弱,觉得有机可乘。”

“官家深谙其道,所以在阴山、辽东、辽西、混同江等地派驻了重兵。

大宋陆军近半精锐,以及三分之二的功勋将领,几乎都集中在山北。

所以臣担心,一旦对高丽用兵,这些精锐必定要参战。

东北诸部,失去这些精锐威慑,一旦高丽作战受阻,他们会在我军背后落井下石。

到时候恐有倾覆之危。”

赵似肯定地点了点头,让长孙墨离心头一松。

“朕非常赞同你的顾虑。

东北,两辽和渤海、黑水等地,一直游离于中原,不服王化。

现在归于我大宋,想要完全融合,不是一时半会能办的。

高丽就在边上,跑不掉的,晚几年又如何?

要是着急冒进,东北不稳就冒失地举兵高丽,风险很大。”

“现在高丽地方势力还很强,而此国多山险,打起来会是个硬骨头。

确实如你所言,一旦停滞不前。

东北诸部,前辽旧臣,就会心里长草。

到时候,前后受敌,平辽战果损失殆尽不说,朕十几年编练出来的陆军精锐,都可能折在那里。”

“前隋末帝、前唐太宗,攻高句丽,败师损兵的惨重教训,必须牢记。

嗯,玄明,你能在平辽大捷之余,保持清醒头脑,朕很欣慰。

说说,你对高丽国的布局是怎么样的?”

听到这番话,长孙墨离觉得官家对自己的信任应该没有减弱,他心里不由大石落地,话语间也轻快了起来。

“臣对高丽的布局,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针对高丽王俣和中枢。

浿水大败,高丽王俣和中枢声望大损,这是其一。

但是迫在眉睫是如何恢复元气。

王俣才三十五岁,正值壮年。

从他此前种种举措来看,是位心高气傲、贪功慕名之人。”

“情报侦查总局那边,已经拟定了多个计划。

其中一个就是收买王俣近臣,同时又派遣了道僧之人,接近王俣,鼓励他奋发图强——就是鼓励他卧薪尝胆,一洗前耻。

只要他有这个想法,首先就得去敛财。

因为招兵练兵,都需要钱粮。”

“王俣有了敛财的想法,那事情就好办了。

自然会有臣子献出敛财之计,在充盈其国库的同时,即让高丽百姓民不聊生,又会严重损害地方世家的利益。

届时,高丽国地方与中枢、民与官、臣与君会严重对立。”

赵似突然插了一句,“要是王俣没有这份雄心壮志呢?”

长孙墨离自信地笑了笑,“官家,那我们就让王俣成为第二个天祚帝。

僧人、道士,还有一些进谗言,行敛财的近臣,都已经准备到位。

不管他王俣怎么想,怎么做,我们会尽可能地引导他走上敛财之路。”

“嗯,继续。”

“是官家。

另一部分布局是针对地方。

不管王俣是做天祚帝,还是想做中兴之君,都离不开进行财政改革,以充盈国库。

我们从熙宁变法,再到前辽天祚帝,总结和实践了不少敛财害民之计。

完全可以在高丽国再行一遍。”

“王俣在高丽国大行变法,自然会让地方世家感到威胁。

他们一方面会与中枢离心离德,一方面会暗聚力量,以求自保。

再辅助经济战、文化宣教战等手段,相信高丽中枢和地方势力,会对该国百姓进行新一轮,而且是极其酷虐的敲骨吸髓。”

“到那个时候,我们布在高丽国各地的棋子就可以发挥作用。

振臂一呼,举事造反。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