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九十章 兰溪县城(二)(1/2)

登仙山左边的山林里,这里与兰溪县城只隔着一条仙缘溪。

徐茂才带着卢九驹,沿着山路走了半个小时,来到海防团的阵地。

早早就有人去通报,两海海防都巡检司第四路巡检使兼第十九海防团团长贾章前来迎接。

“徐师长,卢团长,欢迎来指导工作。”

贾章客气地说道。

“贾团长客气了。”

徐茂才笑着说道。

刚才九个不忿十个不服的卢九驹也一脸肃正,向贾章行了一个礼。

贾章的哥哥贾圭,是发现瀛洲的探险队队长,在途中因病去世。

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官家授予他冠军勋章。

他是大宋第一枚冠军勋章获得者——为大宋探索新大陆,英勇捐躯,勇冠全军。

就凭这一点,卢九驹也不敢在这里龇牙咧嘴。

“贾团长,你们的战前准备都做好了。”

“报告指挥使。”

贾章马上进入到状态上, “我们第十九和二十二海防团,已经按照昨晚战前会议的部署,做好了战前准备,请指挥使检查。”

“好,去看看。”

徐茂才说道,顺口又问道:“两位观容使也在?”

“是的,我们海军局两位副局都在,检查完我们战前准备后,现在第五火箭炮团的阵地检查。”

“哦,我们一起去看看。”

“好。

徐师长,卢团长,请跟我来。”

在贾章的带领下,来到山林的一处空地里。

这里原本是一个不大的平地,被砍树割草,人为地扩大了两三倍。

现在这里摆着二十六个木架子。

这些木架子斜斜地架在车子上,如同长长的手臂伸向天空。

木架子是四道长槽并排在一起,每个木架子旁边有一群人在忙碌着。

他们从木箱子里搬出一个个长圆柱形的东西,头尖尖的,身子又圆又长。

士兵们把弹体摆在木架子上的长槽上,扣上某个扣子,让它们不会往下滑。

士兵们再从另一个木箱子里取出一根根特别长的木杆。

木杆尾端有一个装置,像是一个被剪开的扇。

士兵们小心地把木杆装到弹体上,再从头到尾仔细检查一遍。

“这是什么玩意?”

徐茂才好奇地问道。

“天启九型火箭弹,这是戌三版。”

李纲从不远处走了出来,他身后跟着的是第五火箭炮团团长。

大家都是熟人,拱拱手算是见过礼。

听到问话,李纲抢先答道。

“天启九年定型的?”

徐茂才问道。

都是行内人士,这个型号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是的。

这戌三版是专门给你们陆军用的。”

李纲答道。

马步军喜欢叫人家水师,但人家喜欢自称海军,叫马步军为陆军。

从一开始,海陆军就不怎么对付。

不过目前的关系还行,因为大家暂时还不用争预算。

“李局,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下?”

徐茂才客气地说道。

“天启九型戌三改进火箭弹,弹体长一米六,尾杆两米六长,装有三个陀螺旋转翼。

弹体直径零点三六米,装填六十五斤勐火药做炸药,同时弹壳内部三分之二为预破弹片,杀伤面积可覆盖方圆两百米。”

李纲详细地介绍着。

“装填栗色火药做推动药,最高射程可达六千米,有效射程为四千米,也就是八里...”

听完后,徐茂才问道:“李局,这火箭炮精度如何?”

李纲想了想, “徐师长,该火箭弹最早的版本是单发,射程一点五千米。

在海上实战中,三百米距离命中敌船的概率在七成左右;五百米距离,五成机会是瞄准船头,打中船尾或者船帆;七百米距离,那就信天由命。”

徐茂才的脸黑了。

“改进版里加了陀螺旋转翼,提高了精度。

试验场测试,一千米距离,命中偏差在二十米左右;两千米在五十米左右;三千米在一百米左右...”

徐茂才脸更黑了。

李纲继续说道:“我们经过几番测试,我们发现火箭弹最有效的用法,是覆盖射击。”

“覆盖射击?”

徐茂才和卢九驹异口同声地问道。

“是的。

当敌军步兵和骑兵以密集阵形进攻时,可集中该火箭弹,对敌军阵形进行短时间的多发急射。

火箭弹射程远,威力大,只要敌军的人数足够密集,进行覆盖射击,可以给予敌人最大的杀伤。

精度这个缺点,也就能够被接受。”

徐茂才和卢九驹凑在一起,低声议论起来。

李纲继续说道:“这一次也是应火炮研究所和军械司的要求,做的一次实战试验。

待会徐师长和卢团长可以看看效果。”

“好!

谢谢李局的解说和指点。”

徐茂才点了点头。

李纲也点了点头, “徐师长,十九和二十二海防团已经准装待发,请你去检查指导一下。”

徐茂才觉得自己身为东线指挥使,开战前见见主攻部队,给他们鼓鼓劲,也是应该的。

便点头答应。

不过卢九驹没有跟他去,马上要开始主攻,他的团也有任务,需要回去坐镇指挥。

跟着李纲沿着山路走了一段,来到仙缘溪旁的山林里。

远远看去,这里与其它地方毫无差异,但是走近了才发现,这里蹲着上千士兵。

他们身穿藏青色羊呢绒双排扣大衣,脖子下方的衣服大翻领,各缀着一块红布角。

扎着武装皮带,两条窄皮带在胸前和后背交叉。

皮带上挂着弹药盒——现在宋军的滑膛枪弹药,已经发展到预装火药,用油纸包在一起。

使用时咬开上面一角,把火药倒进枪膛,再把纸包连同里面的铅弹,一起塞进枪膛里。

还有刺刀鞘和里面的刺刀,以及匕首等零散器具。

所有的士兵换下平时戴的红边大檐帽,戴上海军特有的铁盔——陆军火枪部队的头盔是飞碟形的,周围有一圈短边缘。

海军的头盔是土豆被噼成了两半。

上千士兵半跪在地上,拄着滑膛枪,目视着前方,透过树木和草丛,看着不到两里外的兰溪县城。

韩甲先迎了上来。

“徐师长。”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