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五十弦翻塞外声(一)(2/2)

只是他们的人数要多得多,争论得也比较激烈。

“我觉得在敌军渡河时,应该集中所有的弓弩,发挥我们强弓利箭的优势,覆盖射击,给予敌军足够多的杀伤力。

说不定能挫败敌军渡河行动,固守住土兀剌左河。”

李纲康慨激烈地说道。

众人看着他,眼神有些复杂。

他还真是个耿直的家伙,如此言辞,等于在痛斥总指挥长孙墨离,部署不当,造成严重失误。

李纲说完后,也意识到自己的话过于咄咄逼人,连忙对长孙墨离解释道:“先生,学生只是有感而发。

而且这感觉可能因为目光短浅、见识不足,是错误的,还请先生指正。”

长孙墨离毫不客气地说道:“你这种感觉,非常错误。

半渡而击,一看到敌军渡河,你们就会想到这点。

土兀剌左河是河吗?

都不用乘船,骑着马就过来了。

只不过河水减缓了马儿的脚步。

这样的地方,能半渡而击吗?

需要你们好生思考。”

“其次,要考虑敌我的兵力,相差悬殊。

敌军有五万五千骑兵,都是各部的精锐。

我们呢?

原本有三万五千骑兵,相差不是很远。”

“可现在分出一万骑兵去对付东南方向的拔思母和达里底部,还需要分出五千骑兵,去护送二十多万部众转移。

现在我们手里只有两万骑兵。”

“这两万骑兵怎么用,怎么布阵,需要好生斟酌。

敌人兵力多,可以分路迂回和包抄我们。

而我们把主力布置在交地——敌我都可以顺畅进入的地区,一旦被敌军给黏住了,就很有可能会被敌军从多个方向包围。”

《控卫在此》 长孙墨离正说着,在外围巡哨的王舜臣带回来一个消息。

“从北面过来一支敌军,大约在一万五千左右,现在南岸敌军营寨北面二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估计是在土兀剌河中游悄悄渡河,藏在朵里伯森林里。

天色黑了,就走出森林,与他们的同伴汇合。”

李纲的脸色变得无比惨白。

如果按照他刚才所说的,把所有兵力集中起来,用弓弩进行“半渡而击”

,等于是让主力处在“呆地”

,可能会让这支藏在森林里的敌军从后面包抄了。

长孙墨离反倒露出释然的神色,“一万五千骑兵,那就是说,敌军最后一支军队,终于露面了。

至此,敦必乃联军所有的军队,都出现在战场上了。”

wap.

/105/105839/28079924.

html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