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相国寺(二)(1/2)
随着这几声喊叫,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相国寺山门...
旁的院墙。
这里被警察厅的人,暴力拆开了一段,留出一截平坦地空地,方便进出车辆。
一辆接着一辆的车子被拉了出来,上面是一个个筐和箱子。
筐里堆满了黄灿灿的铜钱,用网兜盖着,再贴了两张封条,一张刑部的,一张礼部的。
刑部那张条上,还有负责监督清点的御史的签名。
箱子里全是金银财宝,整整齐齐码在一起,也用网兜网着,再贴了同样的两张封条。
数百个筐,近百个箱子,里面全是堆积得满满的铜钱和金银珠宝,还有玉器、书画、珊瑚等等贵重物品。
琳琅满目,全是从相国寺赫赫有名的质库里抄没出来的,引起众人一阵接着一阵的惊呼声。
接着是一车接着一车的账簿,同样也是网兜网着,贴了封条。
运走了一百多车铜钱金银、珠宝财物以及账簿之后,警察们又从里面推出几车纸来。
这次没有推走,径直推到几位大官人面前。
“真要全部烧了?”
刘正夫不敢相信地问道,“这里起码有上百万贯的质押和借贷条子, 都烧了?”
刘逵看了他一眼,转向曹铎。
“曹六郎, 你给刘侍郎说说。”
曹铎看了看周围, 自己几人被数十位特警隔开, 最近的百姓离着都有二三十丈,只要不扯着嗓子喊, 他们说话没有人听到。
“这些条子里,质押单子,都是死当。
其中强取豪夺、欺男霸女, 然后闹出人命来的。
质押的田产、房屋或物件,正在清理之中,逐一还给家眷,涉案的僧人也都在押, 等候审判。
那些单子,都已经登记在录,除了留作证据。
其余的死当...
没啥用处。”
曹铎的话刚说完, 刘正夫迫不及待地问道:“还有那借贷条子呢?”
“熙宁新法确定的青苗法利息为四成。
官家四月下过诏书,青苗借贷利息不得超过两成,其余借贷利息不得超过三成。
相国寺的借贷,年息都在一倍以上,远远超出故而属于非法。”
曹铎继续说道,“而且这些借贷条子, 早就不仅连本钱也还完了, 利钱也还够了三成。
只是相国寺的利钱太高,又是驴打滚, 所以很多还了数年十几年都没有还清, 不少人家已经是倾家荡产,甚至是家破人亡。”
“这些死要钱的秃驴,也不怕佛祖怪罪!”
这回连一样克己复礼的刘正夫, 都忍不住骂了出来。
“佛祖是他们最大的保护伞, 才不怕呢!”
曹铎笑着答道了一句, 随即又说道,“这些借贷条子已经登记过。
除本钱外, 超过官家新定利率的利钱,逐一退还给本人。
本人已故的, 退还给妻儿家眷。
所以这些质押和借贷单据, 可以说没用了。
当众烧了好。”
这是一边往死里踩和尚们的脸面,一边借机广邀百姓们的人心。
“其余的质押和借贷单据呢?
我说的是合法质押,没有还够本钱的借贷。”
张商英问道。
“这个...”
刘逵看了一眼曹铎,不急不缓地说道:“这些都属于不法之财,一律官没。
等案件审理结束,本部移交给户部。”
“户部如何处置?”
张商英又问了一句。
“应当是拍卖吧。
富国银行、阜丰银行...
拍卖定金都交了。”
拍卖?
张商英和刘正夫大致能听得明白是什么。
再听到富国银行和阜丰银行这两个名字,脸色都不由地微微一变。
富国银行,最大的股东是官家,还有宗正府出资的睢阳社。
其余的股东是户部、开封府...
阜丰银行,最大的股东是大宋军人退抚保障基金会,官家即位后成立的,说是给大宋马步军官兵解决后顾之忧的。
每月从军饷中按比例增拨一部分,充入该基金会。
“充值”
的钱用于各项“投资”
获利,用于马步军官兵退伍、伤残和殉职的优抚。
小书亭 第二大股东是格物院下属的航海学会。
第三大股东是海商第一保险社...
相国寺的借贷单子进了富国银行和阜丰银行的口袋,谁敢不还?
刘正夫迟疑地说道:“何不一起烧掉?”
曹铎看了他一眼,正色道:“律法严禁倚强凌弱,行不法之事。
但是也不会以弱为挟。
它的关键在于持中公正。
无论强弱,都不能越法度一步。
相国寺借贷中,没有还清本钱的,暂且还在律法允许之内。
我们要做的,就是降低利息,把它规范在合法的范围之内。
借的钱,还是要还的...”
真是服了你们这些人,还可以这种玩法。
百姓得利,官府得名又得利,里外里,最亏的就是相国寺。
不仅全寺破产,名声还全臭了。
“曹六郎,这指示是官家还是秘书省下达的?”
刘逵问道。
“是玄明先生禀告官家后做出的部署。”
长孙墨离...
众人顿悟,不再多言。
看到一车又一车的质押和借贷票据被倒在地上,很快就堆积成山, 围观的百姓们全都兴奋了。
这是要干什么?
看架势是要把这些驴打滚、阎王债全都烧了!
那可真是太惊世骇俗了!
立国开朝以来,还没有过这么大魄力、大手笔的事情。
百姓们开始疯狂向里挤, 想看清楚里面的东西。
巡警和特警们拼命地维持着人墙,不让他们冲进来。
曹铎站在像小山一般的票据跟前, 端着一个铁皮大喇叭,高声道:“奉官家旨意,烧了相国寺这些害人的质押和借贷票据!”
听到这个宣布,围观的百姓们一片哗然。
这时,走出十余位老者,都是街面上大家都熟悉的德高望重的乡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