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崇政殿
曹铎回到张广顺家的隔壁院子里。
这里以前是西检阅所的一处“暗屋”
,专门给张广顺打掩护的。
现在应该属于军情侦查局了。
借着夜色的掩护,曹铎和随从,从隔壁院子的后门陆续离开。
曹铎在街上走了一段路,走进一家不起眼的茶馆。
进到里面一间雅间,岑猛正在那里等着他。
“张广顺离开后找李青鸾的人,底细查出来了吗?”
一见面曹铎就问道。
“是北辽的人,叫做耶律淳。”
岑猛轻声答道。
“耶律淳?
北辽宗室?”
“不止宗室这么简单。
他父亲耶律和鲁斡是辽主的同母弟,受封宋国王,上京留守。
耶律淳自己被授为彰武军节度使。
此子自小爱好文学,出口成章。
不摘下帽子,根本不知道是北辽契丹人。”
“他来开封城干什么?”
“暂时不知道。
他与李青鸾密会在私室,没有第三人。
我的人也没法靠近。
不过不着急,不管他们谈了什么,都要付之行动。
只要一动,俺们就知道他们想做什么了。”
“没错,猛子,是这么个道理。
根据情报综合来看,李青鸾来我大宋,关键两件事,一是摸清楚官家对河西家的军事部署。
第二件,俺猜测是想办法搞粮食。”
“搞粮食?
有这个可能啊。
根据军情侦查局西北分局的情报,河西家不少州县的百姓,都要饿疯了。
我军又在这边熬粥烤肉,那边的饥民蠢蠢欲动。
夏国官吏带着兵丁阻拦,结果发生了流血冲突,还是跑了不少人过来。”
岑猛皱着眉头琢磨着,“李青鸾想搞粮食,跟耶律淳密谈什么?
据情报来看,这些年北辽贵族们挥霍无度,国库里也空得能跑老鼠。
今年官家又好心好意给他们送了一千多位大和尚,还开发生产了那么多好东西等着他们买,应该没有余粮救济河西家吧。”
“没错。
北辽的贵族们跟河西家的差不多,宁可粮食霉在自己的仓库,也不肯施舍给外人。
而且确实也没有余粮救济河西家。
不过北辽有昏庸之辈,也有高远明识之人。
我军去年大败夏军,让他们感到深深的忧患。”
“是的曹六郎,俺在你移交的档案里,看到了北辽某些贵族和将领的上书,极力对我国用兵,打掉我军的得胜气势,平衡与河西家的实力均衡。
只是辽主年老体迈,身体又时好时坏,没有那份雄心壮志。”
“加上去年年底,还在监国的官家,卑辞厚礼,对北辽的态度十分恭顺,让辽主十分满意。
又重金收买了左右近侍,帮忙说好话,这才让辽国的兴兵作罢。
但是北辽的那些有志之士,还是会极力帮助河西家的...”
听到这里,曹铎心头闪过一个念头,“猛子,你说李青鸾会不会在我大宋河东河北筹集粮食,私运去北辽,再从北辽的西京道转运去河西家的河套地区。
虽然路途遥远,几经转运,但是在陕西沿边被严密封锁的情况下,不失为一个良策。”
岑猛一拍大腿,“直娘贼的,李青鸾那个胡婆子不仅长得漂亮,也极为聪慧,这样的法子,想得出来。
接下来俺们该怎么办?”
曹铎双手一摊,“现在这摊事归你军情侦查局管了,俺没有权限,叫俺们警察厅配合没问题,叫俺们查办和行动,就逾越了。”
岑猛一拍脑袋,“俺糊涂了。”
他想了想,眼睛慢慢地透着光,“河北河东,俺们官家也一直惦记着。
那里的边军,根本没法跟西军比。
那里的州县,世家豪强横行。
要不借着这机会,搞它一搞?”
“学宗老夫子和郭夫子在西北的招数?”
“依葫芦画瓢。”
“还是跟官家禀告一声。”
曹铎想了想说道,“如何整饬,先动哪里,后动哪里,官家心里有本帐,不要莽撞,坏了官家的计划。”
“没错,俺也是这个想法。
明天一起去觐见官家。”
“你去就好了,拉俺干什么?”
“曹六郎,谁都知道,京畿警察厅的事差不多后,你就要去刑部,组建全国的警察厅。
俺们军情侦查局人不多,比不得你们警察厅,兵多将广,必须得靠你们帮手。
你也想把河北河东等地的警察系统,初步建立起来吧。”
“行,明天俺们一起去觐见官家。”
第二天,曹铎和岑猛联袂前去觐见时,赵似在崇政殿东偏殿一间房间里接见另外三人。
他们正是叶适、苏行方和范东海。
“适之,你的南海商会,现在进行得如何?”
赵似先问叶适。
“回官家的话,去年小的奉命组建南海商会,以泉州为主港,番禺为副港,购买船只,招募人手,开通航线。
至今为止,已经开通安南国升龙、占城国尸唎皮奈港、真腊国巴扬港、三佛齐国占卑港三条航线。”
叶适恭敬地答道。
“接下来,南海商会将开通罗斛暹罗前身、蒲甘缅甸、谏义里东爪哇等国的航线,进而开通注辇王国的航线。”
“注辇王国...”
赵似看过南海商会的海图和记录,明白这个国家在印度南部,包括着斯里兰卡全岛和马尔代夫,前几十年还突然驱舟泛海,把三佛齐的旧都巨港城付之一炬,然后转身就跑了。
很莫名其妙,就像一位中二少年,不远万里海路,跑到人家家里,放了一把火后就跑回家去。
不过这些恩怨,大宋是管不到。
“好,适之,你们做的很好。
朕再补充几点。
不,你们不用记,有旁边这些秘书郎记录,到时候整理好后会给到你们,作为备忘录。”
赵似挥了挥手,继续说道。
“我大宋对对南海的贸易,分两种,贩卖茶叶、丝绸、瓷器,现在有了新的商品,玻璃、肥皂、香水等,将来还会有棉布。
这些都是好东西,卖得起好价钱。
但是南海诸国,没有太多的金银铜钱来买,而且我大宋也不要那么多金银铜钱死物。”
“所以你们往回贩运,以稻米为主。
我们现在需要大量囤积粮食。
朕在户部下设一个库藏司,很大一部分职责,就是修建更多的国库粮仓。
你们南海商会,就是拼命地把这些粮仓填满。”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粮食,是江山社稷的基石,只有囤积了足够多的粮食,朕的后续计划,才能一一展开。
所以适之,你责任重大。”
叶适站起身来,双手作揖,“小的誓必不负皇命。”
wap.
/105/105839/27499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