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王赡的建议(2/2)

他原本就是西军军将世家出身,回归西北后,身负秘密使命,四下打探,还真让他打听出许多有用的信息来,包括白草原一案的内情。

“大王,白草原一案的首犯是杜充。

他是进士出身,怕不大好处置。”

姚麟迟疑地说道。

“杜充这厮,以考功郎身份来煕河路就是镀金捞功绩的。

此人热衷功利,残忍好杀,犯下这等大案,真是令人发指。”

赵似扫了一眼众人,知道在座的顾忌。

“行军打仗,我不如你们;对付文官,你们尽可相信我。

此案,杜充为主犯,辛兴宗、魏显、王铭等七人为帮凶从犯。”

赵似先给白草原大案定性。

“杀良冒功,原本就是罪不可赦的大罪!

更可恨的,他们杀的还是边州的熟蕃和边民。

这些熟蕃和边民,为了我大宋西陲安宁,浴血奋战,没有死在夏人手里,却死在这些混账的手里。

不严惩,何以平昭冤情,何以安定人心!”

赵似勃然大怒道。

数十万投降归附的熟蕃,原本应该是宋朝西军最好的兵源和帮手,偏偏朝廷官员,尤其以文官为甚,歧视欺压这些熟蕃,逼得他们时而反叛,时而归附。

赵似在开封城翻阅文档时,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西夏凭借那么大一点地盘,而且大部分地盘贫瘠寒苦,偏偏能跟富庶强大的国朝打了上百年,还赢多输少。

直到过了潼关,从京兆府开始,到渭州平凉城一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知道真正的原因在哪里。

河西夏国全民皆兵,兵卒强悍是一部分原因,但国朝自身的拉胯,却是最主要的原因。

wap.

/105/105839/27499922.

html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