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百零二章 评价颇高(1/2)

情节继续推进,黄四郎依然占有主场。

这次换县长方面不动声色地试探,两个“不明白”

,顺着黄四郎的话来探他的虚实。

“张麻子是干什么的,明白吗?”

“不明白!”

“我是干什么的,明白吗?”

“不明白!”

在对局势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县长方面再次“装糊涂”

,一顺一捧,进一步把重点从张麻子本人引到了比较安全的生意话题。

本来黄四郎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如果他们真的有胆子去剿匪,那县长就真的留不得,正好让县长和张麻子两败俱伤,或者安排他在剿匪途中出事;如果他们没胆子剿匪,那倒是还可以坐下来谈一谈钱的事。

两张牌嘛。

可是他自作聪明了,张麻子扮做马邦德上任鹅城的子弹飞到这里,让黄四郎撞上了。

张麻子有,截黄四郎货的张麻子却是子虚乌有,所谓“断腿”

只不过是黄四郎监守自盗,贼喊做贼。

他没想到对面的就是张麻子本麻。

因此张麻子把牌一扔,拿起枪来把黄四郎手里的牌打了个稀烂,都是兄弟玩什么心眼儿!

你不是说你的钱让土匪截走了吗?

你出钱我们剿匪,一定把你被劫的货抢回来!

于是就有了下一段对话。

张麻子:准!

大哥,我还在娘胎里的时候,算命先生就指着我娘的肚子说:这孩子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装糊涂!

大哥,我还......

能改吗?

黄四郎:改不了!

天生的,你看看这位师爷就是装糊涂的高手,r,说成刀,r是什么?

马邦德:美元,r。

马、张、黄:哈哈哈......

黄四郎:你看你看,装糊涂的天才啊!

师爷,敬你的。

马邦德:谢黄老爷的颂扬。

容老弟就真的糊涂一回,剿匪成功之后,追回的烟土,我们只要两成就够了。

黄四郎:不成,对半开,为表诚意,预祝剿匪凯旋,一百八十万,马上送来, 张麻子:哎,无功不受禄,现在收钱太早。

黄四郎:黛玉、晴雯!

张麻子:哎,大哥,美女我也不要。

马邦德:哎!

美女不要,钱你也不要,你要什么?

张麻子:腿!

马、黄:什么腿?

张麻子:江湖豪情侠胆柔肠之大腿!

哥!

黄四郎:弟!

张麻子:你的腿就是我的腿,你的腿就是我的命,有道是,江湖本无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黄四郎:明白!

明白!

马邦德:我也明白!

随后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上场,原来黄四郎嘴里的黛玉、晴雯竟特么的是一个人。

但她一进门就很意外的跌倒了。

黄四郎:该死的东西!

张麻子: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姑娘如花似玉,大哥,怒不得!

马邦德:黄老爷,Easy,Easy(放松)。

张、黄:哈哈哈哈哈......

黄四郎:相见恨晚,姑娘钻石一并送上。

张麻子:哎!

我带夫人来了,再收姑娘不方便。

黄四郎:那钻石送夫人。

马邦德:好,我先替夫人收着......

不是黛玉和晴雯吗?

怎么就来了一只女子?

张麻子:莫非,她就叫黛玉晴雯?

黄四郎:说你不会装糊涂吧!

起了个东洋名字。

马、黄、张:黛玉晴雯子!

哈哈哈哈......

黄四郎:师爷,高!

县长,硬!

马、张:黄老爷又高又硬!

一场戏拍到这里也到了天色逐渐黑下来,三个大主演累得不轻,可三位摄像师和那些灯光师更是疲惫不堪。

空间层次在横移的轨道镜头中尤显丰富,为了避免摄影机互相穿帮以及光影的矛盾,三位主角的镜头都是近景和特写,还要兼顾着灯光的不断转换交替。

有了灯光的明暗层次感,才能让说话者最大限度的突显空间关系。

他们是体力活,但三位演员就不同了,三个人要同时兼顾着把目光投向受听之人,目光相对指挥着摄像师的轴线回归,以及灯光师的打光方位,等目光接上之后才是台词部分。

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些缓慢移动的轨道镜头里,利用镜头的转换和灯光的照应来加强画面空间的纵深感。

当然了,这些相当专业的视觉差,在拍摄现场是看不出来的,而是需要后期剪辑之后,才是这种纵深意境的显现时刻。

一旁观看的人大都是拍摄经验十分的丰富,很多人一眼就看出来其中的门道。

像是高仓健就在疑惑的发问:“张桑,刘先生真的是首次执导?

我怎么看他像是具有很多拍摄经验的老导演?”

张一谋哭笑着摇头:“他是真的第一次,但这么步骤精密的拍摄设计,有一些若没有事先规划连我都做不到,所有的镜头居然都是在为后期打了个提前量,说实话,我也在奇怪他为什么这么富有经验!”

陈龙点着头符合:“他这样一来,能让每个分镜头里都有背.

景里摇曳的烛影来增强画面的动态感,与剧情无关,而且是一个个越轴镜头,其主要目的是让这个角色在银幕上活着,提醒观众这个人在这儿坐着。”

“而且这种安排一点也不影响三个角色的情绪节奏,”

高仓健似有深思,“这是一镜到底的另一种方式,比昨天我们看到的那个截杀火车的场面更难准确把控,毕竟这里的空间实在太狭小了,而且有这么密集的对话情节!”

结束了表演的三人,只有葛大爷和发哥走过来参与交流,刘清山还要借着场地拍摄布帘后的几幕画面。

这两人的演技是一点也不比高仓健逊色,何况又不是那种意境深远的静态镜头感的延伸,并不需要体现演员眼神里的一些发人深思的东西。

眼下的拍摄,只需要表达到位的台词功夫,和一部分肢体语言的配合,况且还富蕴一定的喜剧效果,足够的五官表情表现出来,就能达到拍摄要求。

相对而言,对于刘清山的演技就没那么高了,他只需要把角色里的霸气渲染的十足,这个角色就成功了七分。

反观葛大爷演的是一个处在夹缝中的小人物,发哥演的一个奸雄,就需要极深厚的演技来支撑了。

尤其是后者的黄四郎,影片中的大反派,还有点神经质,这样的角色突破了观众对他过往角色的认知,难度是最大的一个。

当然他的替身也在影片里居功至伟,把霸气四郎、替身、落马四郎的多样性性格就给补全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