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考核(1/2)
处在荣非与无邪居之间这段直线区域的士子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吹的东倒西歪。
好在人多拥挤,彼此相互搀扶重新站稳了身形,头顶又是一阵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
吹些小风尚能忍受,大雨淋头若是还不跑那就是傻子了。
士子们纷纷呼喊着,将双手挡在头顶朝人群外跑去。
可刚跑出两步就愣住了,抬头看看天上,万里晴空、无风无雨。
再回头看看身后,又是刮风又是下雨的。
仅是咫尺之间,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天气。
见了鬼了!
眼见风吹雨打出来一条康庄大道,荣非立刻收起神通,风雨骤停。
然后各抓住刘映蓉和朱乐瑶的一只手臂,灵力运转至双腿,趁着士子们未及反应过来的时候,如离弦之箭朝无邪居大门冲去。
「什么东西?
」 「没看清啊,嗖的一下就过去了。
」 「莫非真是见鬼了?
」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说什么鬼话。
」 半个时辰前,黄粱夷命两个学生去大门口等候迎接荣非和刘映蓉。
两人未离开多久,就颇为狼狈的退了回来。
「老师,外面全是人,根本出不去啊。
」 「我的鞋都挤丢了一只。
」 「胡闹!
」 一位大儒拍腿而起,吹胡子瞪眼睛的怒声吼道。
「成何体统,读书人的脸面都被这群竖子给丢光了。
出去告诉他们,全都滚回家去读书,谁敢不听,就让他来跟我老夫当面说说。
」 「介埔兄何必动怒,年轻人凑热闹乃是天性。
况且今日也算是近几年京都城中难得的文坛盛世,就容他们放肆一次吧。
」 在草坪上席地而坐的黄粱夷朝大儒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容他们放肆一回倒也无妨,可未时将近,外面又围的水泄不通,那荣非却是要如何进来?
」 另一位大儒有些担忧道。
「呵呵,文怀老弟莫是忘了那荣非还是一名修士,这点小事难不住他的。
」 黄粱夷宽慰道。
「他总不会一路打杀进来吧!
」 「或者干脆带上一群捕快衙役,将拦路者尽数捉去下狱。
毕竟,他可是连三品大员都敢抓的狠人。
乾坤观的圣女不也被他打了一记耳光。
」 「咦!
诸位快看,那是…」 一位大儒突然站起身来,指着围墙外面的天空惊疑道。
众位大儒闻言连忙朝他指的方向望去,便见一道差不多丈余宽的雨帘凭空落下,周遭还能看到狂风卷起的雨丝向四周溢散。
而在雨帘两侧却是无风无雨、艳阳高照。
雨帘之上还出现了一道若隐若现的虹桥。
整幅画面瑰丽之中又透着一丝诡异。.
z.
br 「哈哈,看来是正主到了,你二人速去迎接。
」 黄粱夷抚须大笑,命两个弟子前去迎接荣非。
「荣先生到了。
」 荣非带着刘映蓉和朱乐瑶刚刚冲进无邪居的大门里面落下身形,就听到有人喊了一声。
随即左、前、右三面的院墙之上好似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无数个脑袋瓜。
「荣先生好!
」 近百名士子如同事先排练过一般,拱手齐声问候。
措不及防的荣非有些震惊,可随即就反应过来,微笑拱手回礼。
「哈哈,人心所向,今日这大儒你是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
」 刘映蓉唰的一下展开折扇,边扇边神情振奋的说道。
朱乐瑶得意洋洋一副与有荣焉的神情 。
无邪居正中央的园子里,听到士子们的齐呼声,黄粱夷感叹道。
「京都文坛已经多久未曾出现过这等众望所归的后起之秀了。
」 「四十二年前,御殿之上,先皇钦点三元及第,笔落风雷起。
哈哈哈,黄三元,你莫不是起了争胜之心,想要与后生晚辈论一论高下。
」 黄三元便是黄粱夷的别称,调笑之人乃是当年与黄粱夷同届科考,一笔之差屈居榜眼的雅琴书院山长方大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四十年。
哈哈哈,一把老骨头喽,还争什么强,好什么胜,只是颇为感慨欣慰罢了。
」 黄粱夷派来的两个弟子步履匆匆迎到荣非三人身前,深揖一礼。
「见过荣先生、刘公子、朱公子。
三位这边请。
」 荣非再次拱手辞别墙头、屋脊上的粉丝们,随着两人朝中央的园子走去。
期间经过各座院落,都会有儒生士子整齐的排队站在院门前,对荣非作揖行礼。
「岳山书院刘骥祝先生旗开得胜。
」 「国子监监生庞童祝先生文运昌隆。
」 「白鹿书院凌旭杰祝先生…」 「白鹿书院郑子秋祝先生…」 每一个儒生士子的眼中都闪烁着憧憬仰慕之意,让荣非都有点飘飘欲仙、忘乎所以了。
难怪前世那么多人挤破了头都想当明星,这种众星捧月被所有人簇拥的感觉的确是蛮爽的。
荣非放慢脚步,一一点头回应。
从凌旭杰和郑子秋的面前经过时,还朝二人笑了笑。
「子秋子秋,荣先生朝我笑了,他朝我笑了!
」 凌旭杰抓着郑子秋的肩膀,激动的狂喊道。
很快,荣非三人便来到无邪居中央的园子。
假山、溪水、廊亭、竹林、草坪… 雅意十足好似画卷一般的园子中,十五位大儒或席地而坐、或背倚廊柱、或将假山山脚的怪石当做凳子、或是身姿挺拔仪态威严、或是操琴弄棋闭目凝思,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千奇百怪。
眼前的场景到时让荣非想起前世历史中大名鼎鼎、狂放不羁的竹林七贤。
「哈哈哈,有失远迎,望汾城伯莫要见怪。
」 黄粱夷盘腿坐在草坪朝荣非拱手笑道,却是没有起身相迎的意思。
其余大儒也是及其随意的朝荣非拱了拱手或是点了点头,就算是打过了招呼。
只有两位神情严肃的大儒,上下打量着荣非,一副审视的姿态。
「黄院长言重,是小子受宠若惊才是。
」 「汾城伯莫要拘束,随意落座。
」 黄粱夷手指在草坪上囫囵一指道。
荣非闻言便去到黄粱夷对面席地坐下,刘映蓉和朱乐瑶则是在荣非身后不远处找了个地方站着。
「今日宴请事出匆忙,实乃是我们一帮子老家伙闲极无聊,听闻最近京都城中出了一位了不得的少年英才,心痒难耐便想着把你请过来亲眼见识一番,没准备山珍海味,只有老朽自家中带了一些鲜果浊酒,汾城伯可莫要嫌弃啊。
」 黄粱夷说罢,扬手拍了两下,立即便有一队他的学生弟子端着食盘过来,将早已准备好的各色瓜果、酒水摆在草坪之上。
原本散在四周的大儒们也纷纷聚拢过来,自动围坐成一圈。
「瞧我这老糊涂,汾城伯才来京都不久,与在座的诸位都不相识,却是喝的哪门子酒来。
我既为主位,就先来打个样。
」 说罢,黄粱夷将身前的大海碗里倒满漂浮着碧绿米粒的浑浊米酒,好似江湖豪客一般的双手端起朝荣非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