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96.两种内幕(1/2)

“你该洗洗头了。”

忠告式的撂下这句话,李安转身离开办公室。

- 他心里想着老天把吃我一正送到昱东八楼,不会是为了磨炼他的心性吧,他严重怀疑有这种可能。

八楼的琴房门连窗户都没有设计,方正是怎么做到被发现的。

李安也是服了。

寻着钢声轻轻走到803琴房门口,李安本可以大大方方敲门,结果被方正弄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直接伸手。

考虑到孩子过于脆弱的心里承受能力,李安停下尝试着拉开嘴角,放松面部肌肉,做出几个想象中比较亲和的表情。

刚准备上前敲门,忽然听到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回头只见方正跟在他五米远的地方也停了下来。

李安眉头一瞬紧锁,双手抬起像是在问你又要干嘛?

方正跟来出于两个想法,第一,他想和李安学习一下怎么与高睿锦这种性格的人群沟通,第二,作为秦勇亲自任命的班主任,他认为自己应该跟来作策应协调。

不过在李安“凶狠”

的目光下,他觉得自己还是先撤为妙。

接着转身逃离。

李安重新回过身,轻吐一口两步上前,抬起的手都快落到门上,接着一顿,转身走掉。

如果真像方正所说,对方害怕和自己上课,他敲开门又能说点什么。

“她还说什么了?”

回到办公室他问方正。

方正回答:“别的我没听到,你没进去?”

李安点点头:“让陶老师和她父母先沟通一下吧。”

方正:“好主意。”

李安:“这事你别给别人说。”

方正:“明白。”

李安:“另外以后像查宿舍巡琴房这种事,大大方方就行,别整得偷偷摸摸。”

方正:“有什么好方式推荐?”

李安:“你是班主任。”

方正:“我上高中最讨厌的人就是班主任。”

李安目光落到方正的长发上,给出建议,“那就去理个发。”

短短十分钟内被李安提到两次头发问题,方正略有不快,要是换成别人如此唠叨他的艺术根源,他早就要开启血盆大口反击了,而且他必须要和李安说明实际情况,他每天都有洗头,只不过他是重度油性发质。

李安听过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就说你的辫子怎么每天都亮的发光。”

方正:“看在你晚上要请我吃饭的份上,我允许你最多再黑我两句。”

李安乐:“你平时生活中也像这样说话么?”

方正:“你指的是我和我的父母之间吗?”

李安:“我的意思是你一直都是这么与人交流吗?

比如和身边的朋友、之前的同事、或是大学同学等等,你一直这样吗?”

方正:“可以拒绝回答吗?”

李安:“当然,晚上七点半,芙蓉小馆见。”

说罢他再度转身离去。

身后,“我可能会迟到十五分钟左右。”

他背身扬扬手,没说什么。

方正望着李安离去的背影,心里觉得对方有股说不出的潇洒,李安出门后,他学着李安的动作向门口走去,走到一半抬起手挥了挥。

呵呵。

自己可真够无聊的。

回到办工作,他继续拿起汉堡看起书。

他最近正在看一个英国老写的勃拉姆斯传记。

- 回到九楼,李安给陶子谦打电话讲明高睿锦的情况,建议对方先和孩子父母做做沟通,找到问题之后他再根据具体情况来展开教学工作。

只给高睿锦上过一次课,他目前只能从孩子专业本身给出一定评价。

至于其他方面,王盼盼的话听三分之一,方正的话听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就等桃子的回复来补全。

作为主课专业老师,李安可以参与高睿锦钢琴专业以外的教育工作,也可以选择视而不见。

但如果他足够积极,就会有更大的可能将对方在短时间内发展成私下上门的学生。

额外另收取单独课时费的那种。

- 陈璇一直上到一点四十才结束今天上午的课,回到办公室整个人饿的上气不接下气,幸好她和王盼盼提前说好让对方给她定了煎饼果子外卖。

“慢点吃慢点吃,没人和你抢。”

李安还差一点就将上午四个孩子的成长档桉写完,听到哼哧哼哧的声音,他抬起头,笑,“你说你何苦呢,一个孩子一次上两节和一次上一节连上两天有什么区别,反正你明天还是得过来。”

陈璇一口咽下嘴里的食物:“那不一样,我这样安排可以节省出两个小时。”

李安纠正:“你那是从两天午饭时间里抠出来的。”

陈璇:“可我连着两天可以早结束一小时啊。”

李安:“好好,您吃着,我得去上课了。”

在最下方写下日期,李安合起笔帽,起身将填写完的四本成长档桉整齐的摆到办公桌左上角。

接下来是小车的课。

- 距离蓝天比赛还有两天,说来也就是马上了,虽然明天上午几个小家伙还要再来,但李安今天上午就已经把鼓励提前发放了。

“大胆去弹,就是玩儿。”

没有更好的经验分享给几个小宝贝,但他相信只要几个孩子能做到这点,蓝天杯的赛场也就妥了。

他希望通过蓝天杯的舞台,让几个孩子通过大胆尝试,用卖力的演奏去突破聚光灯的笼罩,打破他们认知中的舞台表演印象。

李安一再和几个孩子强调,上台就是两个字儿,玩儿。

在这一点上,王小虎是上午四个孩子中做得最好的一个,放得开,根本不怕丢人,就拿去年昱东的音乐会和新海杯蓉城赛区的比赛,别看人王小虎的曲子简单,可在舞台上演奏的时候,那气势,那神情,就像是演奏什么超大号曲目,绝对的表演型选手。

相反小刘,脸皮子就薄了许多,曲目在私下演奏的得心应手,但是一要给人表演,身体就会出现不自在的反应,同样的曲目,人前人后,差距还是明显的。

马可的问题在于演奏姿势,马上该上初中的男孩了,演奏过程中不时还要夹下膝盖,弹琴驼背的问题已有好转,但还是没有彻底矫正好。

小北北的问题就属于老生长谈了,演奏中的表演痕迹略重,就比如手腕和个别手臂肢体动作,在演奏中不够高效简练,音乐之外的动作略多,不像王小虎那般自然。

其实这也不怪小北,或者说这正是小北的可贵之处,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不一样,比如同样的曲子,王小虎听李安弹两遍就大概知道是一种什么感觉。

然后在他自己弹得时候,虽然在规格上不能和李安比,但是演奏中那股看不见的气路是和李安有相似的,而小北只能去模彷那种气路的感觉。

大概有点老天爷赏不赏饭的意味,但还远远达不到这种程度。

其实这种模彷是很难的,小北抓不住其中的感觉,但她愿意通过大量练习去模彷,去体会。

李安很欣赏小北这点。

所以除了“大胆去弹,”

李安还针对每人的个例情况,单独给予了登台前的建议指导。

对于这四个孩子,再多的话他也没有说的必要,毕竟包括王小虎的舞台感觉、刘丰瑞的音乐天赋在内,也都算不上是祖师爷赏饭吃。

还有些浅显却需要实际经历的经验需要他们自己登台体会,无需旁人多说。

而对于正真算得上是祖师爷赏饭吃的小车,李安必须要多叮嘱对方许多内容。

比如从后台走上舞台,再到坐到钢琴前,这个过程你要在脑海里去想什么,坐下多久可以开始弹,如何在弹之前确定自己的呼吸已经顺畅。

按照李安的计划,车琳从今年开始,接下来到高中毕业前,每年都要参加两到三场钢琴比赛,从这场蓝天杯开始,接下来每一场比赛车琳都要仔细的去感受舞台,在这个过程中,他作为车琳的专业监护人,会尽可能的帮车琳积累舞台经验。

一个演奏者幼年时的舞台经验对其未来的舞台自信影响是相当大的。

自从生出对车琳重点培养的想法,李安自己都能感觉到对车琳的要求随着期待越来越高。

“不好。”

李安几乎从没有在给小学生上课的时候说过“不好”

,错了就是错了,对了就是对了,不好是对错了吗?

从车琳这遍帕格尼尼的起句来听,孩子做到显然已经不能再对了。

手腕灵巧,落指准确,气韵十足,音色点出那一瞬带弹性十足。

可李安依旧说不好。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