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80章 徐厂长领跑新时代(3/3)

目前账面可用资金,已经累积到126亿美刀。

现金流的实体企业,一旦有了资金,意味着扩产、扩产、再扩产。

“徐厂长,您打算做什么?”

一名博士起身道。

“回国,大办工业,兴我华夏!”

“我愿意跟您回去。”

“我也愿意!”

“还有我!”

徐飞将联合防务10万岗位缩减到5万,却对两厂进行产业升级,扩大产量,表明FMC和哈斯科,确实要在华夏建分厂。

两厂都不是小公司,甚至超越TEP之前的规模,加上大泽、红旗…… 尤其这个平台,横跨外资、合资、央企、民营、官方青少年团…… 一夜间。

麻省理工学院走了176名博士,300余名硕士。

当然,对于年产六百多名博士,一千五百多名硕士的世界顶级学府来说,这些人才离校,等于提前就业,不属于挖人。

因此,徐飞又让詹姆斯,趁着送行晚会,挖走了一批研究型博士。

………… 次日。

徐厂长打橄榄球的新闻,忽然登上CBS、CNN等电视台。

矫健的身姿,风一般的速度,极具节奏的脚步,6+1达阵的风采…… 蓦然,一条广告语飘过。

[FMC绿色食品,厂长吃了是这样,你们吃了也是这样!

] 哗!

尾部插播新闻发布会场景,罗列绿色钢材、透明电器…… 以及徐厂长站在炼炉顶端激情演讲的画面。

[徐厂长,领跑新时代!

] 徐飞懵圈许久,回头看向二姐,“谁搞的?”

“不知道啊。”

“我还没开启营销计划,怎么把广告打出去了?”

“可能不是咱们。”

“那会是谁?”

“热心市民。”

“……”

“厂长,咱们下一步?”

“让‘超神队’约战今年超级碗小马队,球场设置在麻省理工学院,你联系对方股东,毕竟这是好事。”

“好的。”

徐飞想了想,给雷蒙打个电话,让对方邀请北美议员代表团,前来参观初具规模的哈斯科工业,和FMC食品化学机械公司。

半透明电器问世后,北美这边只负责封箱、贴签,真正产地在东山徳州、北河沧州、直辖津港,三个雷达节点构成的全新工业区。

虽然厂子没能建起来,但建造非主要模块-营帐,再安置基础生产线和组装线,就可以开工生产。

然后通过津港,跋涉12000公里,或横跨大平洋,走巴拿马,抵达波士顿,或穿越马六、苏伊士,走地中海再横跨大西洋,抵达波士顿。

三天前,4月10号发出的第一批货到港,50万套。

前天,4月11号发出的第二批货到港,150万套。

昨天,4月12号发出的第三批货到港,200万套。

今天,4月13号发出的第四批…… 未来,以此类推。

现在营销方案出炉,过去大半个月也在暗中进行的公关。

是时候把东西摆上货架了。

徐飞拿起办公桌上的‘雷达模块对讲机’,“大卫,波士顿警局的快递员,准备好了么?”

“150辆警车,时刻待命。”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