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224:人情社会(1/3)
王天孝上辈子对这种政府领导还是很还害怕的,但这辈子或许是有点成就了,反而显得就比较从容。
心想着,自己也不做什么违法的事情,更不用求着他们,那暂时也不会怕他能怎么样。
心中无所畏惧,表面上就显得很自然了。
看王天孝过来,米粮急忙迎上前,拉着王天孝给那位副镇长说:“徐镇长,这就王天孝同志,您刚才看到的车辆,就是他场站的东西。”
“哦,是嘛?”
徐副镇长推推眼睛,仔细打量一番王天孝的,微笑道:“小王同志是吧,久仰大名,今日一见真人,真是年轻有为,名不虚传啊。”
“王兄弟,这位是镇上的徐……镇长,是我们附近几个村子的包村人,才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
所谓包村人,就是一种定点管理的制度。
由镇上每位领导分别对应一些村子,协助村子发展经济,解决一些矛盾,顺便近距离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等等。
这个政策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实际执行起来却有点困难。
毕竟每个村子的问题各不相同,在发展阶段,矛盾又比较突出,很多时候都不是加减单单能完成的工作。
你跟我扯这些做什么呢。
水在制造业中几乎就是血液的作用。
要知道,北方本来就很看重关系。
还说既然清泉镇很适合药材种植,那其实就可以将这里发展成一个药材种植,培育,甚至研发的基地。
产量比王天孝想象的还要多一些,两种加起来已经收到贰拾万斤了,地里还应该还有20%没有搞完。
一共就几间房,全部重新建设估计也就万把块钱的事情。
“你真是占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想想,这杨子岭放在这里这么久,没有人想着去开发,但你就想到了,这说明机会总是偏向你们这些早有准备,又有能力跳起来的人嘛。”
一步步来吧,总会找到办法。
可偏偏,他对王天孝的印象还很不错,于是再听到这些话从王天孝嘴里说出来,味道就变了很多。
正如王天孝所说,这个砖瓦厂不仅仅是砖瓦厂的问题,他其实背后还有个更重要的点,那就是砖瓦厂占据着清泉镇唯一的水源地。
越是小的地方,越是讲究人情社会,大家拉扯几个人,关系就被拉扯完了。
这种远大目标的事情,王天孝还是对徐副镇长比较认可,毕竟他的身份在哪里,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大一些。
也不知道法规政策。
王天孝说着说着,就有点刹不住车了。
再说他起码已经知道了大势所趋。
在领导或者公司的评价体系里没有得到较好的分数。
“哈哈,小王同志觉悟不低嘛,好好好,年轻有为,又顾大体,识大局,前途无量,后生可畏。”
还不如直接说:“小王,你现在赚钱了,也反馈一些给村里或者学校,做点好人好事,像个有钱人该有的风度。”
既然这一片地不能发展农业,那要是发展成工业呢?
严格来说,虽说我是出身王家村,可现在我已经不是王家村的人了。
又对王天孝说:“小王同志,你今天说的这些,对我启发非常大,甚至可以说,帮我打开了视野。
我听进去了,而且听懂了。
这样吧,今天时间有点不早了,改天你有空的话,来找我继续谈,我想听听你完整的想法。”
本来王天孝最近在收割药草,已经非常忙了,但张文远还是要拉着他一起处理砖瓦厂的问题,他也推脱不开,只能和他一起想办法解决。
之所以慢慢会被拉开,有的人做了领导,拿了高薪,而有的人做了一辈子,或者人到中年了还是员工,就是因为在日常的一件件小事情里,没有做好。
“没问题啊,徐镇长,能造福村里也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您放心,这件事就交到我身上了,保证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你们那个学校,建了有些年头了吧?”
“不不,我觉得你做的很好,完全不是你口中的小打小闹,”
徐负增长抬头看看茫茫杨子岭,感叹道: 一个国营的老厂子,没有经过改制,里面的问题多得几乎难以数请。
“嗯,最主要的是缺水。
我们西北本来大多数地方都缺水,但像庆城缺到这种地步的还是很少。
水在所有农作物的根本,生命之源,没了水,不管什么东西都没办法正常生长。
这片地里的水分被大山上的树给吸走了,所以荒废在这里,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别看只是副镇长,这官腔也是一溜一溜的。
他通过观察,发现砖瓦厂其实占地面积还是挺大的,应该有四五百亩地。
想想也是,他也就是让自己修补下学校,并没有提出其他过分的要求,而且学校也只是能让孩子们安心读书。
王天孝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事情你不去问教育局,不去问村干部,你问我干嘛啊?
本来今天是想趁机敲打下王天孝,让这个赚了钱的人不要太嚣张,顺便给学校搞点赞助。
“啊,你说呀,我们现在不是畅所欲言嘛。”
她那个弟弟不是想做点中药开发的事情嘛,如果能让他扎根在这里,将这里作为基地,说不定是个好事情。
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方面,都需要做很大的改善。
张文远那边的砖瓦厂收购工作也终于落下帷幕。
徐副镇长自然开心,能解决了这个事情,也算是他的一个政绩嘛,又没用花政府一分钱。
什么都是白纸,要想发展,谈何容易。
药草这种东西,你要是没人要,那就真的只能扔掉,烧柴都嫌烟大。
作为副镇长,甚至……有可能马上要成为镇长,他见过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可像王天孝这样的人,却相当少见。
但要真正做点事情,就必须不断强迫让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在更多渠道有所涉猎。
缺乏水,就相当于摁住了工业的头颅,扼住了咽喉。
不管任何行业,最终能获利的都是优秀的那份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王天孝站在路边看着一行人远去,先前的想法更加深几分。
现在收购了砖瓦厂,发展的好自然好,如果没有发展好,到时候不管将砖瓦厂改成任何项目,这个水源都是非常有利的资源。
很多人理解的执行力就是将领导交代给自己的事情完成就好。
王天孝心中暗笑,这家伙还在这里给自己装呢,难道米粮没有给他说过自己是王家村的人嘛,肯定说过。
“嗯,是啊,有个王家村小学。
“ 张文远这个姐夫,开拓不足,但是守成很不错。
所以,他暂时陷入了沉默,只能是赔个笑容。
纯属多此一举。
预制场交付给副厂长管理就好。
收购好之后,便是面临着整改了。
徐副镇长微微楞了楞。
王天孝指指身后的大山,又指指面前的荒地,笑道:“我们有背后的这座大山呀。
山上因为海拔高低不同,所以气候多样性很丰富,特别适合种植药草。
但不瞒您说,我目前种植的药草只能外销,只能赚取最基础的原始断利润, 他是想缓和下气氛。
如果有了政府的支持,那想在这里建一个中成药的生产企业,或者是给中成药做原料药生产的企业,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却不料遇见了这样一个年轻人,完全是意外收获。
“……嗯,是的。”
而且他还有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执行力超级强。
没有机会给王天孝知会。
更重要的是,他其实知道,中药走向势弱已是难以阻挡的大势。
王天孝心中的芥蒂悄然消退一些。
可他也实在不好意思给人家下马威,只好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别人问什么,他就说什么。
王天孝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这种事。
这是意外之惊喜。
王天孝楞了楞。
王天孝对这种话不愿多去解释,就是笑笑,算是应和了。
我们辛辛苦苦,利润大头都被别人拿走了,只给我我们留下一些残羹冷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