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393章 那就(2/2)

无论战果如何,天下人都只会同情刘胜——小小年纪没了爹,又扛起了天下的重担,结果孝丧还没脱下身,匈奴人就打过来了······

若是明年爆发,也还勉强可以接受。

届时,刘胜将完成加冠、大婚、亲政等一系列掌政流程,将真正成为君临天下的汉天子。

在那时爆发战争,天下人会感到愤慨——陛下未冠丧父,好不容易加冠亲政,结果都还没在皇位上坐热,这帮强盗就来欺负少弱之君!

可偏偏这场战争,即将爆发于今年。

——先帝驾崩的哀痛逐渐从天下人心中淡退,刘胜加冠亲政在即,却又还没正式亲政的隘口。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的爆发,或许能为刘胜赢得一部分同情。

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大概率不会太好的战果,将让刘胜蒙受‘没亲政就做出如此孟浪的决断,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的指责。

而后,自然就会衍生出类似‘还没亲政都闹出这样的事了,亲政那还了得?要不还是再等两年,等稳重一点再说吧’之类的舆论。

而这样的舆论一旦坐实,刘胜加冠亲政的那一天,恐怕就要取决于窦太皇太后的心情了······

“这些事,不必再多言,多说也无益。”

“条侯还是说说这场仗,我汉家究竟应该如何筹谋布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吧。”

将话题拉回战争本身,不动声色的道出一语,刘胜便稍有些尴尬的轻咳了两声。

立于不败之地,听上去,似乎是在说‘怎么都不会输’;

但无论是说出这句话的刘胜,还是听到这句话的周亚夫,其实心里都明白:刘胜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不输就行’。

意识到这一点,周亚夫也只得稍呼出一口浊气;

从新昂起头,望向面前那张巨大的堪舆,思虑良久,才终于侧身望向刘胜。

“臣斗胆推断:匈奴人不来则已,来必叩关武州。”

“参战的,应该会是右贤王为首的老熟人们,兵力至少在六万到八万。”

“而在这场战争当中,我汉家唯一的优势,便是知敌必来,也知道他们大致什么时候来。”

“我们可以提前布局,匈奴人也会笃定我们会有所准备。”

“所以,我们或许可以利用匈奴人的这个想法,出其不意,打残甚至歼敌一部。”

“或许只有这样,我汉家才可以在这场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