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窦太后:去和匈奴人聊聊(2/2)
···
“既然是右贤王,那如今的军臣单于血洗故右贤王势力时,东胡王卢他之,会不会也被纳入‘右贤王余孽’的名单之中?”
按照匈奴的传统,在自己成为单于之后,将自己的兄弟任命为右贤王,也符合军臣的利益。
“再加上单于哥哥顶在头上,身为弟弟的右贤王伊稚斜,肯定也不敢和卢他之走的太近。”
而如今的匈奴单于——挛鞮军臣继位之后,针对右贤王部发动血洗,曾被右贤王亲近的卢他之,当然也会被算作‘余孽’!
这样一来······
“那小九想想:左贤王和右贤王,谁会更看重卢他之?”
“被军臣单于怀恨于心的卢他之,还会不会被如今的右贤王亲近、拉拢?”
“——挛鞮伊稚斜,敢不敢冒着单于震怒的风险,去亲近一个未必效忠于匈奴的东胡王卢他之?”
你呼延氏、兰氏,世袭左大将、左大当户,跟着左贤王去欺负苟延残喘的月氏人,废不了多大功夫不说,还总是能收获颇丰。
“——丘林氏族对右贤王忠心耿耿,最终,整个部族都被军臣屠灭;”
老上单于的左贤王,也同样是如今的军臣单于。
而左右大当户、左右大将,又被四大家族各得其一,且世袭罔替;
“单于挛鞮军臣,本就对卢他之心怀怨恨,又不知处于什么原因,没有将东胡部也同右贤王部一起血洗;”
“右贤王,以及右贤王左右的右谷蠡王、右大当户、右大将,都是奉匈奴单于庭之令,负责攻掠我汉家的。”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匈奴的双头鹰政策,并非是单纯的战略决策,而是同时涵盖了战略和单于大位继承顺位——这两项切实关乎匈奴帝国的要害。
对啊!
换而言之:只有左贤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匈奴单于太子。
这就会导致每一次的政权交接,对于匈奴这个新兴不过三五十载,却空前强大的草原游牧政体而言,都等于在鬼门关前走上一遭。
自保都费劲,更别提插手匈奴人内部的‘家事’了。
就好比当年,天子启对梁王刘武的所作所为那样: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兄弟手足虽不能完全信任,却能为自己提供最好的帮助。
挛鞮伊稚斜,是如今的匈奴单于:挛鞮军臣的弟弟;
“这些事儿,和他燕王卢他之有什么关系啊?”
!!!
这个逻辑也很简单:左贤王比右贤王大,左贤王的事,自然也就比右贤王的事重要。
“——是负责攻掠月氏人的左贤王,还是专门负责攻打我汉家的右贤王?”
而右四柱中,世袭右大将、右大当户的且渠氏、丘林氏,也会唯右贤王马首是瞻。
“而对匈奴人而言,东胡王卢他之,以及东胡部存在的意义,也正是对付我汉家。”
“丘林部,已经没了。”
单纯从战略层面来讲,通过双头鹰政策将力量均分为二,各自处理月氏人、汉人,彼此互不干扰,对于这个时代的草原游牧民族而言,确实算得上是非常先进、非常睿智的决策;
···
“先帝后元三年,匈奴单于老上稽粥病故,左贤王挛鞮军臣继位;”
“去和匈奴人聊聊。”
“便是探不出什么,也没得到收获,也权当是和匈奴人打打交道,熟悉熟悉。”
“实在不行,再来寻我便是。”
“过去这些年,长安侯和元勋功侯的后人,也算是常有书信往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