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34章 尔等何为?欲反乎?!(2/3)

重新在上首主位坐下身来,又面色漠然的抬头望向众人。

“那就这样吧。”

“既然诸位买下太仓那两千万石平价粮,是为了替我把粮食卖给百姓,那诸位君侯,便去做吧。”

···

“哦,对了;”

“差点忘记了——你们连像样的粮仓都没有,买下的粮食,我还帮你们存在太仓呢。”

“走吧。”

“我带着诸位一起,去太仓,把那两千万石粮食调出来。”

如是说着,刘胜也不多含糊,当即便又从座位上起身,一副真要去太仓提粮的架势。

见刘胜如此架势,众人却是面面相觑的看向左右,方才还带着委屈的面庞,瞬间又涌上一阵郁闷之色。

提粮?

把太仓的粮食提出来?

——且先不说这足足两千万石、堆在一起,能把整个长安城都淹没的粮食,提出来之后放在哪;

就算大家真像刘胜所说的那样,‘替’刘胜把这些粮食卖出去,也还是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如今,关中的粮价,才六十多钱一石······

粮价最高的长安城,也不过是六十五钱······

而这两千万石粮食,是这三十七家公侯,以每石一百钱的价格买下的;

如果考虑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众人按照‘一金折粮百石’的价格,用黄金买下的话,众人买下这批粮食的平均成本,甚至很可能达到了三百钱每石······

“走啊?”

“都坐着干什么?”

“不去把粮食从太仓提出来,诸位还怎么‘替我’,把粮食卖给百姓?”

满是淡然,丝毫听不出讽刺意味的一问,却让殿内众人再次低下头。

最终,也还是由先前,率先开口打断刘胜的几人——那几家食邑三千户以上的彻侯,僵笑着对刘胜再一拜。

“公子,说笑了······”

“我们买下这些粮食,是按一百钱,甚至数百钱一石的价格买下的;”

“而如今,长安米价,却只有六十五钱而已······”

说着,那几人不由尴尬一笑,彼此稍一对视,旋即又再次望向刘胜。

“在买下这些粮食的时候,我们原本认为,可以多少赚一些差价;”

“就算赚不到钱,至少也要把本钱拿回来。”

“但按现在的粮价,我们买下的这些粮食,如果就这么卖出去,亏得,实在是有点多了······”

“嘿,嘿嘿······”

满是尴尬的语调,却只惹得刘胜漠然坐回座位。

先前那抹讥讽,也随即回到了刘胜的面上。

“所以,你们不想亏钱,就浩浩荡荡跑到这太子宫,要我给你们一个交代?”

“怎么?”

“——是我让你们亏钱的?”

“还是我曾经,对你们许下过‘肯定不会亏钱’的承诺?”

如是说着,刘胜终是再次皱起眉,略有些不耐的深吸一口气。

“直说吧。”

“你们来干什么?”

被刘胜夹枪带棒的又呛了一顿,几人面上神容只又尴尬了些;

又闻刘胜这句‘直说,你们来做什么’,几人纵是心中有些不愉,却也不约而同的嘿笑着,对刘胜再一拱手。

“这些粮食,都是我们自己甘愿买下的,我们绝对不敢因此怪罪公子。”

“只是这粮价,跌的实在是太厉害······”

“——有吗?”

不等几人说完,便见刘胜猛地昂起头。

“粮价跌了吗?”

“六十五钱一石,比去年,可足足高了十钱。”

“——诸位应该知道关中的米价,上一次涨到六十五钱每石,可都是十六年前的事了?”

“而我,甚至都还没有十六岁······”

“嗯?”

毫不留情面的一番回驳,几人面上尴尬更甚;

但想到自己投入血本买下,至今都还堆放在太仓,价值却已经暴跌数倍的粮食,几人还是只能厚着脸皮,再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公子说的是;”

“关中的粮价,确实是涨了。”

“只是和我们预料当中的涨幅,稍微出了‘一’点点出入······”

讪笑着道出此语,几人已是全然忘记了来时,叫嚷着‘要给我们一个交代’的自己,原本撰思出的说辞。

只用尽全身的力气,挤出一个比一个难看的僵硬笑容;

语调中,更是隐隐带上了些许哀求。

“我们买这些粮食,确实是希望能帮助公子;”

“但从现在的状况来看,这个‘代价’,我们实在是有些承受不起了······”

“所以,希望公子看在我们,是为了帮助公子,才买下这些粮食的份上······”

“呃,稍微,帮帮我们?”

“就算亏,也别让我们亏太多·········”

短短几句话,几人本还算清晰地音量,只肉眼可见的低了下去。

说到最后,那‘别让我们亏太多’时,更是微弱到了近乎听不见的程度。

而在几人道出这番话之后,众人便也各自将忐忑的目光,齐齐向上首的刘胜投去。

其实来之前,众人原本不是这么商量的。

来太子宫的路上,这三十七人的脑海中,只有五个字。

——日内瓦,退钱!

但现在,众人却也根本顾不上责备那几人,替大家做出‘别亏太多’的让步了······

“一金二百石。”

短暂的沉默之后,刘胜,终还是面呈若说的昂起头,漠然望向众人。

“你们存在太仓的粮食,我可以按一金二百石的价格买回来。”

“愿意卖,就上前签字画押,而后一同随我去少府内帑。”

“若不愿意卖,就去太仓,把自己的粮食领回去。”

几乎没做什么思考,刘胜便直言不讳的,开出了自己的价码。

——一金二百石;

只有先前,这三十七家公侯买入时的一半价格。

但让一旁的南皮侯窦彭祖、皇七子刘彭祖,乃至中尉郅都都有些难以置信的是:在刘胜开出价码之后,殿内绝大多数人,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容。

诚然,一金一百石买入,一金二百石卖出,众人买粮的成本,直接亏损了一半。

但换个角度想想,一金二百石的价格,如果折算成钱,也已经是将近每石二百钱了。

——这也怪不得刘胜。

毕竟先前买粮时,‘一金折钱一万’的比例,是众人点头答应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