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67章 大朝会

第567章 大朝会 看到这个消息林平之的心中多有些感慨。

这五岳剑派虽然内部问题一大堆,在左冷禅的挑唆下,动不动就内讧。

但有一件事,他很清楚。

那便是五岳剑派除了嵩山派行事偏激,不择手段之外。

其门下弟子倒也算得上“侠”

这个字。

远不是青城等道貌岸然门派能比的。

尤其是华山派和恒山派。

华山派护佑关中一地百姓,关中一地虽算不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但比起其他地方来确实安定的多。

至于恒山派的师太们,更是行医救人,多行善事。

在对抗日月神教,未免日月神教危害江湖的过程之中,五岳剑派也算是出力甚多,虽不敢说庇佑了整个正道武林。

倒也从一定程度终结了任我行等人一统武林的野心。

五岳剑派虽算不得有什么功劳,但也算是有些苦劳的。

但没想到日月神教刚刚收山,江湖上便传出了让五岳解体的话头,这不免让人有些寒心。

有外敌的时候你是英雄,但没有外敌之后,他们便会惧怕你的力量,把你也贬黜成威胁。

人心或许就是如此吧。

随后林平之给刘菁等人回信。

给福州方面的是来自家人的问候,给刘菁的则是他的建议。

那便是衡山派依旧是听调不听宣,出工不出力。

而且他还在信中提及,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辞官归乡。

到时候他会再御江湖。

办完这一切后,林平之便简单地收拾了一下,随后便坐上了轿子再度进宫。

虽然心中有些不舍,但两个小丫头,眼下也只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毕竟这京城就快要变天了。

在临走前,林平之让李星瑶去通知计无施,让计无施通知梅花红等人都做好应对惊天巨变的准备。

不多时轿子将林平之抬到了皇宫之内。

当然了林平之是个健全的男人,他自然不可能真的前往后宫随身给皇上把门。

皇帝的贴身护卫由古今福这样的太监来,而林平之则是被安置在了距离后宫不远的一处厢房之内。

这里原本是宫女们值夜的时候居住的。

如今这间房腾出来给了林平之。

虽然只是一间厢房,但毕竟是皇宫大内,也是颇具威仪的。

林平之倒是对这间小房子很满意。

毕竟这是皇宫大内,京城又是寸土寸金的地方。

自己作为一个健全的男人,能住在跟这后宫一墙之隔的地方,也算是一种福分了。

不过林平之对这紫禁城也不是很好奇,毕竟上辈子这里对外开放,他来过不止一次。

虽然这大明的皇宫跟他那个时代的有点差别,但大体上还都是差不多的。

林平之也安心的住了下来。

不过在这里当差可不如在北镇抚司那般逍遥自在了。

尽管林平之不需要去巡逻守夜,但他在白天的时候,要随身跟着皇帝。

有了林平之的跟随,万历帝罕见的上朝理政了。

听到万历皇帝上朝了,文武百官都很惊讶,一些官员们甚至感觉皇上可能吃错药了。

不过一些阁员们,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这也是林平之第一次参加朝会。

但朝会分为大朝会和小朝会。

一般大朝会的时候,京城之中四品以上的官员都要上朝听政。

那个时候皇帝端坐在金銮殿上,然后群臣站分成几列站在殿外。

然后听皇帝的宣召。

而小朝会则是分为两种,一直是内阁尚书级别的官员被皇帝接见,这种小朝会一般会在尚书房内进行。

而不是在这辉煌的金銮殿上。

而另外一种小朝会,便是三品以上,担任要职的官员们,诸如侍郎,尚书,将军,内阁宰辅之类的高官们,分两列站在金銮殿中听政。

朝会如果不是必要的话,也不是天天开的。

基本上小朝会七日一开,大朝会十五日一开。

而今天的朝会,便是最为隆重的大朝会。

在殿外的广场上站着品级大小不一的官员们。

京城之中担任要职的大小官员们基本上都到齐了。

看到这一幕林平之感觉“文武百官”

这个称呼并不是虚的。

眼下殿外广场上的人,没有一百也差不多了。

而林平之没有站在殿外跟文武百官站在一起。

他是站在殿内,就站在龙椅旁边。

他跟古公公分左右而立,整个殿内也只有他的腰间挎着宝剑。

随后万历皇帝便开始召见群臣。

不过今天万历皇帝并没有问勾结女真,贪墨军需的事情。

而是照往常一般,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这并不是万历皇帝不追究这件事。

而是这件事需要徐徐图之,急躁不得。

一来杀人抄家需要“师出有名”

,眼下锦衣卫和东厂正在搜集必要的证据。

而搜集证据需要时间去办。

他也是在争取时间。

二来就是人事调动的问题,毕竟此案牵连甚广,一时之间难以找齐替代的官员们。

要是把这些当官的都杀了。

那么大明朝的行政系统就瘫痪了。

因此今天万历皇帝上朝只是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简单地听群臣汇报了一番。

不过今天觐见的群臣都不禁打了个冷颤,那便是见到了皇帝身边的那名锦衣卫。

按照规矩,锦衣卫虽然不属于御前侍卫。

但制度与御前侍卫相同,他们保护皇帝也只能站在殿外,或者殿内。

而不是站在皇帝的身边。

而林平之站在皇帝身边也就罢了,他的腰间甚至带着兵器。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这是权臣篡位三件套。

如今的林平之已经占了三分之一了。

虽然群臣对此颇有争论,但他们也没敢多说什么。

不过经过半个时辰的朝会后,万历皇帝终于宣布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这件事便是恩科的事情。

科举取士乃是国家的重中之重。

虽然大臣们对此多有异议,但最终在万历帝的据理力争之下,众人还是同意了这次的恩科。

而整场朝会林平之也是看在眼中,他也看出了这位瘸腿皇帝的不易。

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古的君主多宠信诸如和珅一类的“弄臣”



毕竟这种臣子不会跟皇帝唱反调,只是有些贪财罢了。

虽然魏征这样的臣子是贤臣,但这种臣子太多的话,也难怪皇帝会烦。

更何况这些人就是未来的东林党。

他们可算不得什么贤臣。

只是打着为国尽忠的幌子,给自己捞油水贪墨民脂民膏的世族罢了。

(本章完)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