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58章 通番卖国的八大晋商

第558章 通番卖国的八大晋商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本来袁千户带着五十多人前去,只是给新来的领导一个面子罢了,他也没有其他的意思。

但他们刚刚赶到范记钱庄的外围,便有人连忙逃跑。

这些锦衣卫们出于职业敏感,他们连忙追了上去。

这些人的武功也不差,但锦衣卫们的武功更高,三下五除二便将这些无故逃跑的人抓了起来。

但百密一疏,最终还是走脱了一个。

当他们来到范记钱庄的时候,却看到范记钱庄无故失火。

然后不少人都开始了外逃。

虽然这帮锦衣卫们都有些懵圈,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但出于职业上的敏感,他们总感觉这家范记钱庄心里有鬼。

毕竟心里没鬼的人,也用不着这么怕他们。

有通风报信的也就算了,没想到还遇见火龙烧仓。

随即袁千户便带着几名武功高强的百户,率先冲进了钱庄之中。

好在他们来的快,火势才刚刚燃起,很容易便被他们剿灭。

而这些人点燃的东西便是钱庄的来往账目,虽然有一些被烧掉了。

但大部分还都被保留了下来。

袁千户等几人留在钱庄之中,整理这些将要被烧毁的账目,而其他的锦衣卫们,便开始了捉拿钱庄中人。

而且锦衣卫拉响了随身携带的响箭,马上顺天府和京畿营也被他们调动了起来,马上封锁了京城的四门。

现在整个京城是只许进不许出。

在北镇抚司没有解除封锁之前,所有人不得离开。

而那些账目袁千户等人看了一下,随后都不由得皱起眉头。

这些被烧毁的账目,是范记钱庄跟关外的女真人来往的明细。

这家范记钱庄是晋商范家的银号。

自古以来最富的两类人。

现代是山西的煤老板,温州的炒房客。

山西煤老板和温州财团,是最有钱的两类人。

但在这个时代也差不多,天下最有钱的商人,一个是江淮的盐商,一个是山西的晋商。

虽然福威镖局是天下最大的镖局。

林家也是颇有家资,全部家产加起来也有百十万两银子。

虽然在普通人的眼中,林家已经算得上“一方巨富”

了。

但他们林家的家产跟盐商,晋商比起来。

连个中产都算不上。

毕竟扬州,苏州,杭州三地的盐商,家产有百万之巨的,便有数百人之多。

若论真正的富甲天下,当属晋商。

后世的晋商乔家,可是能以一己之力,负担整个国家的战争赔款。

而现在的晋商们也是不遑多让。

这天下晋商最富的有八家,而首当其中的便是钱庄的主人范家。

看到这些来往的账目后,林平之很高兴,但也很生气。

高兴的是他可以提前处理努尔哈赤了。

生气的是,这些晋商已经富可敌国了,但他们依旧不满足,若是压榨盘剥百姓倒也罢了。

但他们却干着通番卖国的勾当。

而他们通番卖国的对象便是关外的努尔哈赤,还有东瀛的丰臣秀吉,以及正在播州造反的杨应龙。

还有前几年造反被平定的蒙古人。

根据袁千户等人查获的账目上记录,范家在内的八大晋商都与这些反贼们有贸易上的往来。

而他们交易的东西,都是朝廷明令禁止的细盐,生铁,羽箭,黄铜,甚至还有火药。

而他们能用这些东西从努尔哈赤的手里换来珍贵的皮草,人参等物品。

甚至除了输送这些违禁物资之外,他们还帮助努尔哈赤贿赂朝廷的官员们,让他们减少对辽东的压力。

而且为他们走私这些违禁物资,大开方便之门。

而这些事情的资金往来,都一笔笔的记在了这些账目当中。

而对杨应龙,丰臣秀吉,以及蒙古人都是一样的。

他们将一些违禁物资输送给这些反贼们,从他们的手中换来了他们攻城略地得来的金银珠宝,民脂民膏。

而且同样的,他们卖的不单单是这些违禁的物资。

最重要的还是明军的情报,以及兵力部署。

但这依旧不是最可怕的事情。

最可怕的是,这八大晋商目前是朝廷军需品的最大的供货商人。

他们可以凭借朝廷跟他们要多少物资,就能计算出朝廷的实际兵力状况。

然后他们将这些关键的情报,以及后勤补给线的坐标,全都告知了这些反贼们。

尤其是眼下如火如荼的播州战役。

前线明军的物资全数由这八大晋商提供。

而且明军几次物资被劫,都是他们这些人对杨应龙泄露了机密情报。

而作为交换,杨应龙麾下的反贼们,截获这些物资之后,便又送还给了这些晋商们。

之后这些晋商们,便又转手再把同一批物资再卖给朝廷一遍,从而再赚一笔钱。

有些时候,甚至同一批物资,被这些晋商们,卖给了朝廷五六次。

可谓是大发横财。

因为朝廷的采购需要经过兵部,户部的审批。

所以这京城的范记钱庄分号虽然不是很大,但却是重中之重。

因此所有来往的账目基本上在这里都有明细。

而这范记钱庄的靠山是内阁官僚的公子,这位阁员的公子爷,每年从范记钱庄拿二十几万两银子的红利。

尽管范记钱庄放高利贷,逼良为娼,因为有个阁老家的衙内做后台,顺天府等京城官吏们也不敢问,更不敢管。

毕竟在京城之中,是个做官的就比顺天府尹大。

顺天府尹谁也惹不起,也谁都不敢得罪。

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有的时候做个糊涂官最多是失职最后被革职,然后摘了脑袋上的乌纱帽罢了。

但若是“多管闲事”

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丢的就不止是乌纱帽,而是乌纱帽下的脑袋了。

士农工商。

东厂,锦衣卫平日里高高在上,自然不会理会这些做生意的商人。

这一次若不是林平之为了图方便,动用北镇抚司的人马前往的话,恐怕还揪不出这些通番卖国的混账。

只是这个意外的收获实在是太大了,眼下还需要细细的审问之后再呈报给万历皇帝。

不过审问的方面不太顺利,因为北镇抚司是误打误撞之下,查获这起天大的要案的。

因此不少知情的人,都被人杀死,或者自杀身亡了。

眼下被抓紧镇抚司大牢之中的都是些小鱼小虾。

眼下唯一剩下的大鱼就只有范记钱庄的账房先生。

这个账房先生被死士捅了一刀,眼下命悬一线,正在被镇抚司的大夫抢救。

(本章完)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