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93章 宿命之敌(1/2)

第393章 宿命之敌 这个结果和李晗猜测的差不多,他就估摸着这个幕后主使者就是那种会频繁出国的职业,商人或者记者之类的。

现在虽然还没有抓到这个记者,但也是迟早的事。

至少现在可以确定的是,策划了这次的袭击的确实是国外的某个势力。

“李总,你放心吧,我们已经向全国的公安系统发布了这名记者的禁令,他是出不了我们这个国家的。

只要他在我们国内,就一定能拿下他。”

董亮郑重其事的说,“他应该已经知道自己暴露了,这几天我们只要在边境把好关,肯定能抓到他。”

“嗯,我相信你。”

李晗满意的点头,“刑侦的事你比我懂,就交给伱了。”

从公安局离开后,李晗的心情也轻松了不少。

这次给董亮找了件正事做,这家伙以后就不会再缠着他不放了,而且关键时刻还可以帮上他不少忙。

比如下次他再受到袭击的时候,就不需要给董亮解释那么多了。

开车回到家后,李晗就看到王蔓正在院子里晒衣服。

生完孩子后,王蔓稍微胖了一点,但以前的她本来就偏瘦,所以现在反而正好,美妙的曲线比生孩子之前还要迷人,看得李晗一阵心痒。

“美女,今天晚上有空吗?

去开个房呗?”

李晗从后面抱住了王蔓的纤腰笑道。

“可以呀,晚上在房间等你。”

王蔓掐了掐他的脸调侃道,“锦旗送过去啦?”

“嗯。”

李晗在她粉嫩的小脸蛋上轻吻着,“当着媒体的面感谢过他了,这样对他以后的发展应该能起到帮助吧?

这也是他应得的嘛。”

“就应该这样,这年头这样的好警察不多见了。”

王蔓抓起辫子在李晗脸上挠了挠笑道。

“是啊。”

李晗说着,四处张望了一下,“爸妈呢?

怎么没见着?”

“他们带宝宝出去逛逛,顺便买菜。”

王蔓解释道,“我这衣服洗好了要晾嘛,就没跟去。”

“那……”

李晗一个公主抱将王蔓抱了起来,笑道:“肘,跟老公进去快活一下。”

“怀孕这么久,真是给你憋坏了。”

王蔓在他脸上戳了戳调侃道,“我身体恢复之后,你一天不折腾我就睡不着觉,嗯?”

“是你生完孩子之后越来越有魅力了。”

李晗在她小嘴上嘬了一口。

“抓紧时间啦,爸妈一会儿要回了。”

王蔓笑吟吟的说。

好好享受了一下二人时光后,李晗也觉得胸口的闷气一扫而光。

“老公,嘉嘉说她过几天要带男朋友过来。”

王蔓躺在他边上看了看手机。

“哟!?”

李晗有些惊讶:“这就男朋友了啊?

我说这丫头最近也不来咱们这蹭饭了,和着闷不吭声的给自己搞了个男朋友……可以的啊!”

“我倒是知道,她之前就跟我说过。”

王蔓笑了笑,坐起身伸了个懒腰,然后开始穿衣服,“就是她那个大学同学嘛,他们俩交流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特别聊得来,然后就决定试着交往一下。

也就是上个星期开始的吧,嘉嘉说和他在一起很有感觉。”

“那不是跟咱俩一样?”

李晗依依不舍的看着她漂亮的身体被衣服遮住。

“是啊,跟咱俩一样。”

王蔓笑着凑上来亲了他一口,“好啦,你也快穿衣服吧,爸妈应该一会儿就回了,我还得帮忙做中饭呢。”

董亮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两天后,对方就表示人已经抓到了。

从审讯中他们也确认了这名记者确实与国外的某些势力有牵扯,但是对方也不知道太多细节,只是收钱办事,至于钱是从哪来的,指使他的人又是谁,这些查不出来。

“抱歉,李总,我们也只能查到这了。”

董亮在电话里有点愧疚的说,“牵扯到国外的案件,一般都挺麻烦的……”

“没事,这就够了。

国外的资金去向不好查,我知道的。”

李晗不以为意,“你能把他的资料发给我看看吗?

也许我能找到点什么线索。”

“可以,但你如果有线索,也可以向我们警方提供。”

董亮回道。

过了一会儿,董亮就把这个记者的资料发过来了。

对于这个记者本身,李晗一点兴趣也没有,毕竟他就是个傀儡而已,李晗要查的是这记者背后的人。

他查看了一下这记者的资金流动大数据,发现这些资金中的67%都来源于一家叫“瑞士达”

的公司,另外33%则是来源于其它不同的个人账户。

李晗没有在意那些个人账户的信息,这人是个记者,那些个人账户涉及的金额不大,应该就是让他写点什么带节奏的文章而已。

他去网上调查了一下“瑞士达”

公司,因为这是家国外的公司,名气也不大,在国内查不到任何信息。

于是李晗又翻墙到外网上调查了一下这家公司,然后终于发现了关键的信息:这家公司没有上市,但其账目和财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一年亏损上亿美金。

这么一家小公司每年有这么多的亏损还能屹立不倒,这不是鬼扯么?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家公司是某个公司的子公司,是某个大公司为了把财报尽可能做的好看一点而创办的“替死鬼”

,这样才能提升自家公司的股价。

比如把母公司的账目亏损转移到子公司头上,这样母公司的盈利额就起来了,财报漂漂亮亮的才能吸引更多股民。

而这家公司背后的母公司,居然是“康达集团”

…… 这个名字李晗非常熟悉,就是以前那家搞量化投资的“康达公司”



李晗带领桥口公司发展的这几年,这家公司也赚到了不少钱,现在已经发展为集团了。

目前,康达集团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做中介帮别人理财然后收手续费,而是开始自己投资和控股,就像桥口公司那样。

对方会这么选择其实也不奇怪,毕竟他们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他们的“量化投资”

是可行的,既然如此,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

甚至李晗都觉得,这之前的康达公司只是在通过那些投资者来测试自家的量化投资是否能行得通,等确认可行之后才自己开公司。

而量化投资在本质上和李晗的大数据APP是差不多的东西,其结果必然是同性相斥了。

因为康达集团控股的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公司,而李晗和康达集团相对都是在国内控股,两个势力的碰撞几乎是必然的,可以说他们两家就是宿命之敌。

李晗估摸着康达集团急着向他下手的原因,一定是当时他引导国内股市进入牛市的那次,暴露了他的能力。

因为那次李晗给出了几支国内必然会涨的股票,然后又给出了几个国外必然会跌的股票,康达集团从而判断出了李晗有和他们类似、甚至比他们更优秀的量化投资能力。

因此康达集团视李晗为最大的威胁而想要除掉他,也算是情理之中。

“这家公司有点危险啊……”

李晗皱起了眉头自语着。

不过现在他的精力要放在大豆市场上,暂时没工夫去对付康达集团。

更何况康达集团现在资产也已经数百亿美金了,从实力上来说和桥口公司相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