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百九七章、救命恩人(1/2)

黑人警官边询问记录,边不时困惑地望她们一眼。

在他看来,面前这些天朝女人都不年轻了,也不漂亮!!

众所周知,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组织女人卖-yin的犯罪集团都懂得年轻漂亮的原则。

而任何一个国家和角落,有头脑的组织者逼迫女人进行色-情活动是断然不会放弃这一原则的,否则无疑是跟自己的商业利益开玩笑!

这位黑人警官不明白被天朝女人称做“于涛”

和“姜天军”

的加害者为什么会不懂得这一基本原理。

这是不可思议的。

事实上,这一问题也同样困惑着柳云等十一名当事人。

这十几名天朝女人年龄都在30至40岁之间,最小的柳云也已29岁,且在国内都已结婚成家,有丈夫和孩子。

她们不明白,既然当初南非公司的董事长于涛到她们所在的天朝边远县城“招工”

是为了招聘卖-yin女,为什么不招那些年青漂亮、无牵无挂又喜欢钱的风流姑娘,而偏偏选择她们这些徐娘半老的人呢?

在家乡,尽管她们生活贫困,但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幸福而不乏温馨的小家庭。

无论从哪方面讲,她们都不合适。

警官:“既然这些女人被严加看管和逼迫卖-yin,她们是如何离开那个地方的?”

老华侨:“警官先生,据这位姑娘称,她与另一当事人‘柳军’是亲姐弟关系,此次一起被骗到南非。

于董事长和林总经理除逼迫她们卖-yin外,还多次强-奸她们中的一些人。

由于不堪忍受非人折磨,想念家乡和孩子,她们表面顺从,暗中却一直商量着逃跑的计划。”

“今天下午,机会终于来了,她们乘于涛、姜天军外出参加一个华人重要聚会之机,团结一致,将看管她们的另外几个帮凶捆绑起来,然后强行打开大门,逃离了那个魔窟。

为找到警察局,防止于涛等人发现后将她们抓回去,她们拚死截住了一辆面包车,给了司机许多‘兰特’,是那位黑人司机帮助了她们。”

“她们唯一的愿望就是获得警察局保护,联系上天朝驻南非大使馆,尽快结束这噩梦般的南非之旅,安全返回天朝,返回家乡。

这是她们的唯一愿望。”

警官:“犯罪嫌疑人是否拥有武器,当事人能否提供线索?”

老华侨转身向柳云询问。

一会儿,老华侨回答:“当事人经常受到威胁,但犯罪嫌疑人是否拥有武器,她们无法确定。”

随后又补充说:“董事长于涛可能有枪。”

一个多小时后,天色不知不觉暗了下来,警察局的电灯亮了。

上述证词业经记录在案和签字画押后,玫瑰坡警察局按照国际惯例和南非法律规定的正常办案程序履行职责,其中包括:向上级报告,提出嫌疑人国籍、姓名、性别、公司所在地和所涉罪名;转请约堡州检察官并转约堡司法局负责人要求该市警察局长下令调查该事件。

还有一点就是逮捕犯罪嫌疑人于涛、姜天军,以备审讯。

老华侨打电话给当地华人媒体,希望《华侨新闻报》尽快与天朝驻南非大使馆取得联系,给予帮助,协助解决。

报社闻讯后十分重视,同意请求,表示愿意这样做。

老华侨焦虑的心放下了一些,这一令人高兴的消息随后转告给迫切希望知道结果的柳云等十一名天朝女人。

老华侨在同值班警官第二次谈话时,警官要求柳云等人在回答问题前首先澄清几点: 1、“是她们自愿说明还是被控交代?

(你们到警察局来,是自愿的,还是强制的?

)”

答:“自愿的。”

2、“加害人于涛、姜天军是否已逃跑?

(此二人仍然住在比勒托利亚,还是已经逃跑或感到情况不妙后会选择逃离?

)”

柳云等人对这一问题作出不肯定答复:“可能逃离,也可能还住在那里。

这个不能确定。”

3、“当事人是否希望对他们加重惩处?”

答:“是。”

南非警官对上述答复感到满意,她们的谈话被逐字逐句记录下来。

在向她们宣读后,十一名逃亡者确认记录属实,就在结尾处逐个签上了名。

至此,这些天朝女人的安全得到了南非警方的确认和保证,而欺骗迫害她们的“南非海外实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于涛、总经理姜天军等人的噩梦则开始进入倒计时。

…… 晚上七时左右,一部小车驶入玫瑰坡警察局,风挡玻璃上有中英文新闻采访字样。

《华侨新闻报》果然信守承诺,是他们的记者到了。

南非,有什么印象会与你联系在一起?

贫穷、aids、种族歧视,开普敦的海风也不能驱散人们心头的沉重。

当然并不是只有这些!

那低隘的天空下昂扬喷涌的生命活力,那节奏强劲暴烈嘶吼的黑人音乐,还有那些生而苦难却决不屈服的暴力团伙。

由于南非华人社区的不断壮大,目前在南非的华人已达到四十多万,其中大多为福建、广东人。

华文报刊应运而生,目前南非有《华侨新闻报》、《南非新闻报》、《南非华人报》和《侨声报》等多家华文媒体。

其中《侨声报》的历史最为悠久,至今已创刊七十多年。

《华侨新闻报》获悉这一事件后,立即派出首席记者前往事发地点了解情况,核实有关问题,设法与当事人接触。

紧接着,获悉这一惊人消息的新华社驻南非首席记者陈铭也在第一时间驱车赶到了,看到他们,柳云等人非常激动。

她们有一肚子话想告诉这些关注自己遭遇的人。

非常时期,任何一句微小的问候或眼神都让她们感到平时难以置信的力量和信心。

灯光通明的一个大房间里,陈铭等人在询问。

笔在采访本上快速移动。

他要了一杯咖啡,又为女人们要了果汁,仔细核实每一个细节。

南非的社会治安不容乐观,昨天高踞当地报刊头版的关于天朝商人被同胞抢-劫杀害的消息,在今天的《华声报》被降到了第十六版,其他各种报纸则登载后续新闻。

在《华侨新闻报》上,也推出大篇幅追踪采访,唯一的新内容是提到了在逃人员的两个绰号:一个叫“老六”

,另一个叫“王码子”



报上没有登他们的照片,但记者们相信,这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

他们很难从南非警方的眼皮底下逃之夭夭。

静下来以后,柳云打开通讯录,找远在万里之外的亲人电话号码。

但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老板于涛写在本子上的字:“从约翰内斯堡下机,到首都比勒托利亚郊区下车,在那里的一幢花园别墅歇脚和工作”



当时,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不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好兆头,决定一旦有了钱,就回家盖房子,和丈夫孩子好好生活。

而此刻,这些字使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再次吊起。

她赶紧合上本子,把思念留在心底。

她的眼光又回到房间一隅,向它托付复杂的心情。

墙角的一端有个电话间,标明是“长途电话”



她本想给家里挂个电话,但立即改变了主意。

因为她不知道这种情况下,如何向亲人诉说,也不知道人家是否让她打电话。

她明明知道自己已经获救,却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叹息一声,目光离开了那个诱人的角落。

入夜之后,玫瑰坡警察局已基本搞清案情,陈铭和《华侨新闻报》也与天朝驻南非大使馆取得了联系。

接电话的陈玲参赞立即向大使报告了情况,同时通知出事地区所管辖的约翰内斯堡总领馆,要求他们尽快前往处理,确保这些天朝女人的人身安全。

约翰内斯堡总领馆内,惊悉此事的叶总领事感到事关重大,经过研究,立即派段忠、吴刚两位领事驱车前往玫瑰坡(rosebank)警察局了解情况,配合当地警方,务必保证当事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并随时与总领馆保持联系。

那一刻起,全馆上下所有工作人员便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

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的官员,他们明白自己代表的不仅是一个主权国家在某一国家和特定地区的存在,同时也是一个主权国家通过他们默默无闻的勤奋工作,保障驻在国所有天朝公民工作、生活、生命财产、人身自由和尊严等合法权利不受侵犯的重要保证。

这十一名突然闯入玫瑰坡警察局的天朝女同胞,牵动着他们的心。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