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六章、社会教训(1/2)
看似平静的生活,其实危险就在其中,谁也不知道前面是什么,错一步,也许就会遗恨终生。
那个血夜留在另外一些人心中的则是永无止境的痛楚。
而作为现在长角市委秘书长的肖子鑫,其实他心里明白,他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所能做的,或许也只能是前文上述这些了。
他拿不出钱,支付给他心里同情的那些受害老百姓,但他会通过各种方式,尽量让这个血腥的事件教育他的臣民们…… 安静。
吻定。
同志们…… 活得都不易,当官的怕查,老百姓怕罚。
当然了,更怕杀。
石二哥曾经交代,他之所以不顾一切地“自灭”
家门,并非因家庭积怨,而是社会环境。
他说从小父母对他管教非常严厉,婚后老婆孩子在家里又让他曾经享受过非常难忘的人生在世的幸福与知足感。
他也并不过于争强好胜,加上自身性格内向,怨恨在心中日积月累最终爆发,举刀杀人。
而在身边其他人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在他们眼中,石二哥拥有一个几近完美的家庭:父母勤劳友善、妹妹开朗热情、妻子知书达理、两个儿女更是人见人爱。
然而一切并不可能的事情,最终却是以这样一种悲怆草草落幕…… …… 长角悬圃。
记住那一天。
悬圃县原本是辽吉交界处一座鲜为人知的农业小县,人口仅三四十万。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当发展经济热好像龙卷风一样猛然冲击着中国古老的城市和乡村时,小城也展现了奇迹与风采。
给悬圃小城带来经济大繁荣的不是原始农业,不是掠夺式开采的矿产,而是招商引资和城市建设的巨大资源——城市的面貌一新。
大营乡位于悬圃县城东南四十多公里的歪头砬子山下。
这里岭峦叠翠,一望无际的树木庄稼浓密地覆盖着几十座山岭和数十个村庄。
远远望去,森林摇曳,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每到乡村集市,大批小商小贩和生意人蜂拥而至,他们使当地市场和农副产品、生活用品流通获得了空前规模的发展。
杀人比绝望更可怕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不光是因为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更是因为其有违伦常的恶劣性质。
有学者也曾直言,中国人现在“心无所敬畏”
,缺乏信仰,这种情况是很可怕的。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佛家说“不杀生”
,儒家说“杀一不辜,仁者弗为”
,这与《圣经》中摩西十诫明文规定“不可杀人”
一样,都体现了对生命的高度重视与敬畏。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自从杀了人,石二哥常常被随处可见、由数万人组成的搜山队伍所震惊,也常常被一些类似电视镜头的噩梦惊得目瞪口呆:黑夜里,一群荷枪实弹事先埋伏的警察呼啸着一拥而上,将他这个毫无准备的强悍的“杀人屠夫”
摁倒在地,几只皮鞋狠狠地踩住他这个“杀人屠夫”
的身子,几只手揪住他这个“杀人屠夫”
的头发,将他这个可怜的“杀人屠夫”
扭曲变形的脸扳过来。
用强烈的手电照着,大声喝问:“叫什么?”
…… “石二哥。”
“大点声!
叫什么?”
“石二哥!”
“是他!
带走!”
…… 对讲机的声音同时在耳边响起:“指挥部!
抓住了!
我们抓住了!
““抓住什么了?
再说一遍!
你们在哪里?
确定吗?
真的抓住了吗?
你们确认抓住的真是石二哥吗?!”
在这些自己把自己吓醒的梦境里,石二哥简直会忘了他是个“杀人屠夫”
,他甚至不觉得他竟然是一个到处都在抓他的“重大犯罪嫌疑人”
。
直到他看清楚身边的庄稼乱草,看清远远近近山山岭岭出没上下的人,才会突然明白过来,才一下子想起被他一刀一刀捅倒的那些人和那些被他碰碎的坛坛罐罐…… 这不是电视剧,这是现实。
在那紧张的七天八夜——这是整个长角、缰绳县和悬圃县每天都在县城、城市和全省上演的重要新闻;石二哥这个杀了十八年猪的乡村屠户也不是什么走麻达山睡在了大山里,而是真真切切从那一天晚上开始了东躲西藏、成为了公安部全国通缉的a级危险杀人犯,是一个已经遭到整个社会憎恨并让整个社会感到恐惧的重大犯罪嫌疑人——如今早已下了地狱的石二哥,若是想起了这一切,或许石二哥才会明白为什么自己看见警察就跑的缘故。
人与人构成社会,社会依赖法律,法律来自互相尊重,在尊重中体现自己和他人的尊严。
圣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一个人不想别人那样对他,他就不要那样对别人。
圣经上也有同样的话,意思是说,总有一天,你会被别人用你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你。
人们都在说:人越来越不讲道理,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理;如果大家都讲道理,哪有过不去的坎?
不讲道理讲什么呢?
讲狼图腾,讲暴力!
谁厉害谁说了算,谁拳头硬谁说了算,谁有枪杆子谁说了算,谁有权谁说了算,谁有钱谁说了算!
说了不算,只好杀人!
说这话的人们一定很“代表先进文化”
,其实也是些蝇营狗苟的“普通老百姓”
。
如果别人不对他讲道理,用绝望对待他,用拳头刀棍招呼他,他是否会觉得很爽;如果他对别人不讲道理,别人是否会接受他,而不认为他是个混蛋…… 一个在别人眼里,穿得有点土、总是和杀猪卖肉同进同出同呼吸的石二哥,在那个晚上,独自离开家门。
她的妻子由于担心怕出事,两个月前就开始注意到丈夫的心事重重。
过日子不容易,挣钱就更难,两个孩子又要上学,虽然这些年起早贪黑生活过得还算可以,可丈夫这个脾气总是让她提心吊胆。
出事前,姐姐还带他去市里看过医生,唯一遗憾的是,医生并没有给出病症,生活也没有给她们解惑的途径,而这个疑惑,又岂止是担心石二哥一个人的呢?
谁的日子也不易。
被他杀的人也都是平头百姓。
这些年来,血腥事件层出不穷。
很多弱势者卷入那个晚上的血腥场面并非一种天然抉择或可以由他们选择,如果我们的法治更健全,当弱势者遭遇不公时能伸张正义,如果我们的制度更完善,当弱势者陷入困境时能及时伸出援手,如果我们的社会人际关系更和谐,当弱势者束手无策走投无路时能提供公共资助…… 那么,就好比良性社会伸出的无数只手,将绝望者拉回到正常的社会群体中来,至少会在一些无力者、无路者正临渊抉择时多一条向上的出口。
也许,那个震惊全国的血夜就不会发生了。
由于在权利、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处于劣势,一些人常常在社会中遭遇更多不公待遇,在趋利避害的本能选择下,一旦道德法治意识淡漠,就很容易仇视社会或铤而走险以寻求报复,并为之疯狂。
这几乎是个规律,无论是发生在广西的,还是陕西的邱,直至今日在长角的石二哥,都走不出基于人性本能所生发的疯狂杀戮这个模式。
人只要对生有信心,就不会因折辱而想不开,特别是石二哥这样久经困苦的人,白眼和挫折不会是第一次遭遇。
他的日子并不缺钱,重要的是,面对困惑的妻子女儿,还有母亲和其他亲人,一个没什么文化的人自己无法开解他的抑郁。
一个人的生命到底有多长?
这是每一起凶杀案件首当其冲要面对的现实。
对于石二哥来说,生命的最后一刻或许就在一念之间。
而对于那个血夜及其后来被他无情杀害的十几条鲜活生命而言,生命则有长有短,老的已近晚年,小的还在花季,他们的生命或长或短就这样跟他一起结束了。
还是那个血夜,被害者的亲人们猛地从梦中惊醒推开大门外的围栏,血腥和身子在灯光下砸中眼底。
妻子眼见丈夫被杀,父亲目睹14岁儿子的死亡,哭喊着扑向大地,一旁的母亲几近晕厥…… 悬圃一起刑事案件,引起了强烈的舆论反响。
凶手其罪可辩,其心可诛,一个极其普通的乡村屠户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驾车奔袭百里,血刃数命,真相迷离,面对长角多警种的重兵围捕,接下来的几天几夜凶手躲在自己的欲望和绝望交织的深渊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