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九章、再发血案!(2/2)
出了名,出了大名!
到了七、八十年代后期,一些人为了称王称霸、当街立棍,已经逐步发展到非偷即抢,动辙叫板,争夺地盘,横行乡里,胆子越来越大,作案“重量”
也越来越猛的地步…… 尤其进入八、九十年代之后,尽管公安机关一次次拉大网、从重从快,每一次都把那些长期为害一方的地痞流氓寻衅滋事的老恶棍和青头楞子们追得鸡飞狗跳、惶惶不可终日,然而风头一过,在这个地面上仍然流窜活动着数也数不清的强人歹徒们!
形形色色的不法之徒照样大摇大摆每日横行于街头,吃喝于酒店,潇洒于温柔乡,张狂于各种场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张口闭口“**姐、操x娘!”
这些人似乎早已从一进宫二进宫甚至三进宫四进宫中摸透了中国的“法律”
和公安机关的那套程序,更可悲可叹可惜复可笑的是,一些常进出公安和监狱大门的家伙竟把一次次进“宫”
当作吹嘘和炫耀的资本,也在一次次“改造”
中把当今世界和社会中最丑恶的污言秽语及最残暴的种种鄙劣作案手段学了个门儿清!
他们认为:犯了事,抓进去关几天,顶多判个三五年,他们知道公安局的也不会掐下他们的卵子当泡踹——出来照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鱼归大海,好汉一条!
流氓?
土匪?
操!
名儿虽难听,但实惠!
这辈子不当流氓恶棍,别的还干不了呢…… 不服你当个试试。
想当还当不上呢。
后来,依林河又出了一伙“棒子队”
,“斧头帮”
,这些家伙更是犯罪分子的新生代!
他们最初拉帮结伙为的是不受别人欺负,渐渐的却为了各自的利益你拉我拽开始形成了人员较为固定、作恶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羽翼渐丰,形成了一股股势力!
其成员大多都是20多岁上下的无业、两劳释放和有犯罪前科的人员,他们作案的凶器也很简单,一般都是顺手捞一根林区随处可见的大木棒子或锋利的开山斧,故人称“棒子队”
、“斧头帮”
,虽说凶器“就地取材”
,造成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却极大!
当然,“棒子队”
、“斧头帮”
几经围剿如今早已灰飞烟灭…… 这里,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介绍这些背景,目的就在于让读者对于为什么在大国县的露水乡和依林河镇会发生后来这些怪异而又猖狂的系列强奸、抢劫、杀人案件有个最基本的理解、参考数据。
不知道最近发生的这几起恶性案件会不会是这些人中的某个家伙所为?
打住。
接着说肖子鑫局长等人赶到依林河后的情况。
几辆警车一开进依林河,大街上的人们就探头探脑、东张西望,谁都知道县里又来大官了,也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而来,议论纷纷。
依林河镇公安分局地处火车站到镇中心位置的大街右侧。
四层楼,迎门上方悬挂的一条巨大条幅上书“打黑除恶,为民除害”
八个白底黑色大字——呵呵,看上去其气势和威慑力不知真正的罪犯看到它会怎样,反正身上没病的人每当走过它面前肯定都会头皮阵阵发麻,加快脚步紧走几步。
后面有个院子,两辆警车随时待命…… 已经知道肖子鑫局长来了的分局黄如林局长和刑警中队长于治中驱车匆匆从抛尸现场赶回,还没等进院,在门口正与肖子鑫和杨国才的车相遇,肖局长、杨政委一下车,他们急忙迎上来: “你们真快啊,肖局长!”
“是犯罪分子逼的我们必须拚命!”
肖子鑫半玩笑半认真地握住他们伸过来的手。
“现场情况现在怎么样?”
“已经保护起来了,正在进行勘查……”
黄局长走到楼门口掀起冬天为防寒而悬挂在门上的厚厚塑料布条,请肖子鑫等人进屋,“肖局长,还是先上楼,我汇报汇报。”
肖子鑫一挥手说:“行,啥话别说了,上楼,先听听情况!”
众人随后咚咚咚上楼。
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