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三百九五章、人际之间(2/2)

送她出门时,孙伟客气道。

“我理解,非常理解。

谢谢!”

她特意主动跟他握了握手,然后上车走了。

这次接触,基本跟王喜鹊的想法大同小异。

路上,坐在车里王喜鹊非常沮丧,觉得无法回去面对自己的老总。

…… 晚上,王喜鹊从采访包里找出了一个本子。

这个工作笔记本这么轻而易举就落到自己手里,她就更没想到。

看过之后,现在再想想肖子鑫当时说的那一番话,王喜鹊心里似乎另有了感悟。

她觉得事情非常出人意料,由这个工作笔记本在她心里引起的震动不亚于案件本身。

由于一夜未睡,始终抱着工作笔记本在沙发上看,现在她感到浑身无力,却仍然一点儿睡意没有,反而眼睛亮晶晶的,有些异常。

毕业于名牌高校的王喜鹊,当了这么多年记者,加上在北京两年多,也算个具有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的“老记”

了,她曾从事过省外贸口的对外宣传工作,后转战各地参加过省公安厅组织的记者采访团对战斗在第一线与各种犯罪集团较量的基层民警采访…… 她接触过不同罪犯,练就了过人的笔锋和胆量,写过不少获奖新闻,为《长角晚报》赢得了极大声誉,个人也数次获得有关部门表彰。

她在省新闻出版署干部处的档案上全是成绩,是全省九个地区十大“名记”

中最优秀的记者之一。

但实话说,阮涛这样的公安局副局长——重大犯罪嫌疑人她也是第一次碰到。

王喜鹊睁大了眼睛,遥望着东方黎明中的天际。

工作笔记本里面的内容已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

茶几上的大号玻璃烟灰缸里借着窗外的光看上去象一座假山盒景,大部分都是抽了几口碾灭的大半支香烟。

王喜鹊平时在公开场合从不吸烟,自己也不备女士烟,只在被一些思考的事情困扰中,在家里才会偶尔拿出同居未婚夫的香烟抽上一两支。

今天过量了,尽管每支她只抽三五口。

她越看,越研究分析,越理解了肖子鑫之所以最终决定给她看这本从阮涛办公室搜查出来的《工作日记》的含义,决非是仅仅让她写报道或文学作品时参与那么简单了,工作笔记本十六开大小,很时髦的麻面那种,可以上锁,可能是由于保管不善或经常使用,她和肖子鑫一样注意到边缘已经有些破损。

单从工作笔记本来看,丝毫没有特别之处。

不过,从专业的角度看,它又是很漂亮的一个正宗官场笔记本!

这让王喜鹊一开始拿在手里就感到熟悉和亲切。

扉页上赫然写着的“我的工作笔记”

几个笔划粗重的大字就不能不让人惊诧莫名了。

工作笔记本有一百多页,足有十几万字,一本长篇小说的容量,字迹有些潦草,并不影响已经习惯于看打印稿的王喜鹊阅读。

记录的内容由四大部分组成,依次是“我的自白”

、“作案记录”

、“遗嘱”

和“后记”



很难想象,这个工作笔记本的主人职业到底是什么?

是一个县公安局副局长的工作笔记?

还是一个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记录?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