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八八章、抓捕苏军上(2/2)

“妈了个逼!”

“这是肿么回事??!!”

苏军尽管是郭明的亲信,是柏书记的外甥,又和郭明有着较深的私谊,但这种情况下郭明是无力扭转的。

他是奉县委办副主任肖子鑫和县公安局孙伟局——专案指挥部命令,打电话让苏军匆匆忙忙赶回来的,一切他都明白,面对被几双大手从地上提起来就走的下属,郭明脸色铁青,下意识地跟到门口看着他被狠狠抓住头发推搡着离去。

随后他自己也匆匆忙忙下楼赶往县公安局。

当天,在公安局政治处,陈万义、安心等人坐在苏军对面已经做好了审查的准备。

苏军坐在特意为他准备的那把椅子上,一脸茫然,想笑笑不出来,想发火又不敢,东张西望看了半天,跟身边的人搭讪:“嗳,到底咋回事呀,你们到底为啥抓我?”

没有人回答他。

呵呵!

看得出来,人这东西,再强悍,平时再牛逼,尤其是官场上牛逼大扯惯了的人,到了这种地步,一旦被抓,也就啥也不是了。

有时候还不如老不信们心里明白自信。

但苏军愣是还不倒腔,他那副装出来的面孔后面是内心的极度紧张。

另一个房间里,孙伟、肖子鑫(应该说,如今的肖子鑫经过这一段参与公安局工作,已经迅速形成并确立了他日后决策的角色)、政委岳阳等领导坐在闭路电视前不动声色地观看审讯情况。

这是整个悬圃县打黑的前奏,也是悬圃县战役最为关键的前哨战。

专案组第一次面对苏军这个工商执法大队长角色转换到重大犯罪嫌疑人——黑社会性质保护伞的面对面碰撞。

写到这里,插一句——中国到底有无黑社会?

回答这个问题很难。

有人说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两种最古老的职业,妓女和黑社会。

既然黑社会是一种古老而又永远年青的“职业”

,那么,它同时也就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

当时,由中新社主办的《中国新闻周刊》第20期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据研究黑社会问题的南京大学一位专门研究这个课题的教授估计,中国当时黑社会成员至少有100万人。

哈哈!

100万——这个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定论。

出于某种原因,无论前世还是后世的今天,中国警方不愿意承认或者不愿意直呼“黑社会”



中国警方新闻发言人在提及黑帮时,几乎无一例外地称之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



那么,到底什么是黑社会?

其实,黑社会就是地下社会。

它是一种独立于正常社会、具有反社会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并具有严密组织形式的暴力犯罪团体。

它具有政治保护和资本支持,进行职业犯罪活动。

根据中国对于“黑社会”

性质犯罪(也称有组织犯罪)的介定,一般有五个特征:内部有严明的兄弟等级制度;有严密的分工和“家法”

;有自己的隐语和暗号;组织结构及活动处于隐秘状态;具有政治保护伞,即官匪勾结,警匪联盟。

目前这种犯罪比较猖獗,已经到了不打不足以维持社会稳定的程度。

改革开放之后,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出现了这种具有组织性质的黑恶犯罪团伙,在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天津等犯罪团伙更加猖獗;在农村,许多地区也出现带有封建帮会性质的黑帮组织,这些犯罪团伙或黑帮已经具有黑社会组织的雏形,但组织结构发展得还不够成熟…… 因此当时中国警方称之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

长期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