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百五五章、老大倒掉上(2/2)

肖子鑫却并不感到意外,他听上面领导通报的一些事情,其中有许多就是他曾经写在举报信的的情况,而那些,正是来自高文泰县长让他去仿古一条街调查暗访期间得到的,当时跟他提供情报的人言之凿凿,说一旦要是查处王国清书记,他们敢于当面作证…… 在王国清的名片上,排在前面的是大学教授这个头衔(虚假的),这也是他很乐意别人叫他的称号。

“教授书记”

,呵呵,我考!

似乎成为他比别人高明的头衔。

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正是这个头衔,让他看不起他的同僚,拿市里空降来的高文泰县长也基本没当盘菜,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学问高、能力大,养成了他日后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性格。

更何况缺少监督机制,本县他老大,多年来就根本没人敢公开监督他。

一位和他共事多年的同事这时低声说,“他这个人确实有能力,有魄力,但目中无人,一般人看不起。

他要办的事,非得办成不可。”

“这下栽了,栽大了……““是啊,也是活该!”

工学硕士、教授,在县级从政者中当时可谓凤毛麟角。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年轻时王国清的确也是非常有才气,智商很高。”

肖子鑫这时听到台上的一位办案人员发出这样的感慨。

王国清案发后,这位办案人员了解到,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王国清就开始用计算机编程,为一家大型企业编制了一套计算机程序,直到现在,该程序还在为这家企业创造着价值。

啊?

我考!

真的?

这个,让肖子鑫心里忽然有点儿吃惊,他真的不知道。

看来,贪官污吏也并不都是草包哈…… 肖子鑫又把这一感受写在了本子上。

是什么原因让拥有“高学历、高智商、高职位”

的王国清走到了今天的地步?

如何防止下一个“张国清、李国清”

出现?

这一点,肖子鑫忽然想起,好象自己在哪本党内杂志上看过类似的解释和评论,一位熟悉领导工作的机关干部说,“一个年轻有为的官员落马,自然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其自身的原因。

但不管如何,这都是分析包括‘官商勾结’在内的“老大”

当前职务犯罪现状的一个典型范本,值得关注和研究。”

听着身边一些人偷偷摸摸悄悄私语,肖子鑫一只耳朵听着上面的,一只耳朵听着旁边的,而他心里却又在想着另外一些曾经沧海的事情。

对于这个恶贯满盈的王国清,应该说肖子鑫自从到悬圃县政府上班之后就深有感触和体会。

尤其是他当了政府秘书之后,即使是他整天跟随高县长进进出出,王书记也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夹一下。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