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2/2)
赵云对于曹操仅派两万步军前来攻打汝南颇为不解,难道上次三万“青州军”
全军覆没,还没有让曹操吸取教训吗?
“赵校尉,确实无误!
回报消息的的几名细作都是我帐下的老弟兄,不会看错的。
而且范校尉随后也派出了细作继续打探,估计不久后就会有回报了!”
刘备将目光转向另一名值城校尉范疆,范疆急忙说道:“是的,主公!
我已派遣几名细作前往打探,如今已过一个时辰,相信不久便会有回信!”
“恩,做得好!”
刘备点头赞道。
“诸公,曹贼再窥我汝南,不知各位有何破敌良策?”
“主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上次曹操3万大军尚且被杀的全军覆没,这次不过两万人,破之易如返掌。”
校尉张达似乎面色颇为激动,昂声说道。
“莫急!
待获得确切情报再做计议!”
沉默了半晌的关羽沉声说道。
“恩!
云长言之有理。”
刘备点头说道。
……………… 盏茶的工夫后,一名探哨士兵急奔到来议事厅外,气喘嘘嘘地跪地禀报道:“报!”
范疆惊喜地说道:“主公,细作回来了!”
“恩!
进厅回话!”
直视着厅下的探哨士兵,刘备神色从容,和声问道:“可探听清楚曹军的军情?”
“报,已经探清楚了。
曹军有步军两万,领军将领是夏侯渊与曹洪!”
“恩,与前面的情报一般……”
“主公,云心中尚有疑惑?”
赵云还是放不下心中的疑惑担心,出声说道。
“子龙快讲!”
刘备微笑问道。
“那曹操既经前次大败,怎么没有吸取教训?
此次与我军再战汝南,为何他不亲自统军前来,为何只动用了两万步军?
云以为颇为可疑?”
“恩!
我亦有此疑惑?”
刘备眉头微缩,沉声道,“子仲,可有许昌方面消息?”
负责各地情报搜集工作的主记糜竺略一思索后回道:“主公,近些日许昌巡查极严,所以未能得到什么消息。
但……昨日得到一条河北的情报——大将军袁绍似乎又率军南下,兵讨曹操。
曹操没有亲征汝南可能与此有关!”
“若是被袁公兵锋危及,曹贼的确需要亲自迎战。
如此看来——所以仅有两万军马,所以曹操本人未随军前来,便也可以理解。
然那夏侯渊与曹洪亦非寻常之将,不可轻忽。
破敌之计安出?”
刘备肃然说道。
赵云虽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只能沉默不语。
“你再探时,曹军离城还有多远?”
关羽向那名探哨士兵问道。
“禀关将军,大概50里。”
“这样……呵呵呵呵……”
关羽微捋颔下三尺长髯,淡淡一笑 “二弟,你可是有了破敌之计?”
刘备见关羽如此模样神情,知关羽已有主张,急切地问道。
“以步军,尚能一个时辰兵行20里,如此急速行军,在曹操军中也惟夏侯渊才能做到。
以我之见,夏侯渊必定是欲以疾速行军,出我意料、乘我不备,奇袭汝南————但胜负之机亦在此处!”
(注:夏侯渊在曹操军中以擅长“千里急行,一击而还”
著称,人称“疾行夏侯”
) “二弟的意思是……”
“兵法云:百里趋利者,必撅上将军。
曹军进兵如此之速,远来必然疲惫。
若我大军以逸待劳,迎头痛击,破敌易也!”
刘备听后眼中一亮,欣喜地说道:“云长之言是也。
照这般算来,两个时辰之后,曹军将会到达汝南城下。
当即刻安排迎战事宜!”
“此战与我军生死攸关,我当亲率大军迎战。
二弟,守卫汝南的重任便交托与你了!”
“大哥,不可!”
关羽站起身形,慨然说道:“你身份尊贵,怎可轻动?
况且三弟当日远征寿春临行之前,曾将大哥的安危交托于我。
我万万不能容大哥轻身犯险。
此战还是由我率军出战,大哥留守汝南!”
刘备见关羽神色果决,微一沉吟后说道:“既然如此,便让我兄弟二人一同出战,携手破敌!”
“主公与关将军如若都出战了,那城池由谁谨守?”
孙乾瞪大眼睛,疑惑地问道。
“主公,如蒙不弃,我愿领此重任,尽我所能确保城池不失!”
校尉朱康慨然起身说道。
“我等亦愿助朱校尉一臂之力,巩卫汝南!”
校尉范疆、张达也一起出列请命道。
“恩……”
刘备微一沉思后,朗声说道:“子才(刘辟),守城之责便交托给你了。
朱、范、张三位校尉协助子才谨守城池!”
“得令!”
安汉将军刘辟高声领命。
“得令!”
朱康、范疆、张达三人也毫无不豫之色,齐声应道。
“好!
诸将即刻回营,整肃军马,准备出战!”
“得令!”
厅中众人一齐起身,向刘备行礼后相继离开………… 步到郡守府外,落在最后面的朱康、范疆、张达三人悄悄相顾一视,脸上齐露出一丝诡谲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