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九章(1/2)

第四百五十九章 夏侯惇按住心中的怒火,冷静地指挥大军从东、西、南两面对定陶形成三面合围,又以曹休所部5000精骑作为机动力量,负责左右策应。

完成围城后,夏侯惇依然没有即刻发起进攻,而是让三军将士抓紧时间进饭休整,准备各种攻城器械。

同时,又命人寻找敌军防卫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段,以强弩朝城中射出上千支箭矢。

这些箭矢并非是为杀伤敌军,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想以包裹在箭矢上的绢书帛信,煽动城中士民起事,以作为大军攻城的内应。

兖州是曹操发家之基,济阴更是兖州诸郡中较早归于曹操治下的一郡,前前后后算起来,差不多也有近20年时间了。

这么多年下来,济阴百姓对曹操的统治已经有了很高的认同感。

夏侯惇相信,如果能对这一点善加利用,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黑幕悄然降临,夜色掩盖了无限的杀机。

亥时,这个本该是夜阑人静的时候,夏侯惇一声令下,曹军对定陶城的夜袭全面展开。

城楼上巡守的士卒发现异常时,曹军业已摸黑靠近了护城河。

守军震惊之下,示警声大作。

夜晚的宁静霎那间就被打破。

箭如飞蝗,朝城下倾泻而去。

“杀~!”

虽然被发现,但曹军已赢得宝贵的空间,他们如潮水一般涌上前去,用手中所携带的土木扔向护城河。

笨重的愤韫车“嘎吱~嘎吱~”

地被推到前沿,找好了位置,躲于其下的士卒开始掘土填埋前方河渠…… 曹军没有点燃火把,一切都在夜色中进行。

虽然很不便。

但对手却也同样深受其苦————视线受阻,城楼上的敌军弓箭手很多时候只能凭借直觉来射击。

不过,曹军也未能高兴太久,很快,守军就改换火箭射击。

数以百计、千计的火箭,如漫天地流星雨一般,划破了夜空。

为数不少的曹军士卒和攻城器械,成了流星雨下的牺牲品。

火箭燃烧了木料。

燃烧了衣物,燃烧了毛发,将它们所碰到的东西,变成了一堆堆的篝火,逐渐地照亮了夜幕。

“嗾嗾嗾……”

曹军的弓弩也开始了咆哮。

………………………………………………………………… 夏邑 骁骑中郎将赵影急匆匆地走入军帐,行了一礼后,上前将一封薄绢书呈给了镇北将军赵云,“兄长。

君侯的飞鸽传书……”

停止了与众将的议事,赵云接过绢书,立马迅速浏览了起来。

“大人,君侯是不是嫌我等进展太慢了?”

等赵云差不多看完绢书地内容后,云骑中郎将张益谨慎地询问道。

第一次的北伐大战中。

风骑军战功极为卓著,但损失也相当惨重。

随后尽管得到了补充,在人数上甚至还超过原来的规模,但人员的增加。

却没有带来战斗力的相应增强。

原先的老风骑军,都是跟随赵云多年,历经百战锤炼出的绝对精锐。

这部分人的损失,并不是那些新补充地兵员所能弥补的。

赵云花了两年的时间来操练这些占到人数近一半的风骑新兵,但也只能让他们掌握娴熟的骑术战技和攻防战阵等等,那些只有在血肉杀场中才能磨练出地经验和撕杀本能,却并不是一次次的操练中所能学会的。

这一次,风骑军就算是遇上了对手。

牵招手中的这支骑军。

正是曹操吸取了屡屡受挫于风骑军地教训后,特地设法从匈奴和乌桓招募而来的勇士编制而成的。

吸取了以往的教训,牵招首先从地位上,保证了军中的乌桓人、匈奴人与汉人平等,并以刚柔并济的手段,将那些桀骜不驯的乌桓人和匈奴人揉合成了一支战力颇为强横的骑军,一支与风骑军一般、能远能近地骑军。

此消彼长之下,赵云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住牵招。

但却始终无法彻底击败对手。

这一点。

不免让风骑军的部分将领感到有些懊丧,不过。

赵云是个例外,他从一开始就显得很冷静。

“不是……”

赵云摇摇头,将手中的绢书折叠起来,放到了怀 中,“君侯让我们不要急于求成,耐下性子,寻找战机击溃牵招,与汉升兄会合。



“君侯那里怎么办?”

越骑校尉夏鸿疑惑地问道。

“君侯那里不用担心……”

赵云淡然回道,“我们的当务之急,还是击溃牵招。

汉升兄那里遭遇曹军两面夹击,牵招这厮在关键时候也可能插上一脚,不能再耽搁了……”

黄忠的处境确实有些不太好,如果算上牵招,他其实已经被曹军从三面包围。

当然,如果黄忠真想摆脱困境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他率军倾力南下,加上风骑军的策应,完全可以突破牵招的阻拦。

但问题在于,在更北的地方还有关羽地大军。

黄忠所控制地濉阳,正是南北东西交通的要冲,一旦放弃,再想夺回恐怕就不是什么容易地事情。

这么一来,就等于是置关羽大军于孤军之境。

所以,黄忠不能南退,他必须牢牢地控制住濉阳,甚至还得北上策应关羽。

黄忠不能南退,赵云就必须北上…… “传令……”



鲁郡,南平阳 无数刘军军卒如潮水一般涌入了城门洞开的南平阳,更有许多人沿着云梯迅速地攀爬上城楼,守卫的曹军虽然仍在抵抗,但根本无法改变这愈发被动的局面。

这时,一名身手矫健的刘军士卒登上城楼后,动作灵活闪过几名曹兵的攻击,随即如猿猴般跃上门楼,一脚踢落曹军旗帜,将自己左手里的墨绿色獬豸战旗狠狠地插了上去。

东风劲鼓,疾速摆动的旗面上,那只张牙舞爪的神兽獬豸仿佛活过来一般。

“好小子,不愧是咱老魏的兵!”

城外,策马眺望战局进展的魏延恰好看到刚才那一幕,兴奋地一拍大腿,咧嘴哈哈大笑起来。

转过头,魏延冲自己的亲兵队长魏俞说道:“等会儿去找找那小子,就说老魏看中他了,问他愿不愿意给老魏当个亲兵!”

“诺~!”

“成了!”

稍一观察城上城下的战况,魏延准确地判断出敌军已经没有反转局势的可能,嘿然说道,“曹仁那个缩头乌龟留谁不好,偏偏又留李典个缩头乌龟,想来拖住老魏。

娘的,老子就打得你再没办法缩。



“大人,还是小心些好,听说李典也是个很有心机的人……”

魏俞谨慎起见地劝谏道。

“阿俞,你什么时候也变得婆婆妈妈了。

跟了我那么多年,真当老魏是个老大粗么?”

魏延眼睛一瞪,没好气地骂道。

魏俞憨憨地一笑,不再说什么。

“进城了~!”

一踢马腹,魏延纵马横刀,径直朝城门方向奔驰而去。

魏俞一抬手,百骑亲卫如风一般,跟上了魏延。



南平阳,议事厅 “李典那个软蛋还是一点动静没有么?”

魏延从地图上移开目光,朝破贼校尉朱才询问道。

“没有动静,好象还是缩在任城!”

朱才是东海太守朱治的长子,三十岁上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