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1/2)
第四百二十四章 黄权为人沉着耿直,不是一个会说谎的人,而且他与性情骄狂的彭漾之间也没有什么交情可言。
再者,以他的眼光,不难看出大哥遇刺一事会带来什么样的恶劣影响。
从这诸多方面看,黄权没有理由去掩饰什么。
难道说,那两封落款为彭漾的信件是有人故意嫁祸于他?
对此,我大感怀疑————无当飞军是在颇为隐秘的小路上截获的两封信件。
而事实上,除了安排狼牙精兵护卫大哥安全一事之外,我方并未露出任何刻意提防刺杀的迹象来。
而增加护卫,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
既然无法获知我方对刺杀有预先准备,以假信件方式进行嫁祸也就从无从谈起。
再退一步说,即使要嫁祸,也该做的显眼些,诸如行走于大道之上,并刻意做出可疑的模样,籍此引起我军兵卒的注意,而不该是以极隐蔽的方式进行。
当我向吕蒙提及这些怀疑时,他也大表赞同。
可惜的是,两名信件传递之人都已饮毒身亡,否则也不至于让人如此为难!
而此外,另一个情况也引起了我的注意————黄权尽管确定两封信件不是出自彭漾的手笔,但他却也指出,信件联络的两名外郡大吏确实与彭漾关系莫逆。
如果说信件不是出自彭漾亲笔,他难道还真敢让他人代书不成?
纵然真让人代书,收信之人看到这笔迹陌生、内容骇人的信件,恐怕十之八九也不敢相信。
又或者说,彭漾与这几位密友通信时,一直就在使用与平时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笔迹?
真的会是这样么?
苦思冥想仍不得其解之后,我再次约见张任、黄权和王累三人。
短短两日时间。
三人似乎已经削瘦了不少。
张任还好些,黄权、王累的眉眼间疲态尽现,眼中布满了血丝。
大哥遇刺一事,影响可说是极为恶劣。
当日,参与、观阅祭拜仪式的官员百姓不下万人,刺杀几乎就是在近万双眼睛的关注下发生,根本瞒不住人。
通过这些官员百姓之口,一传十、十传百。
很快便传得成都满城皆知。
成都城中地士民军卒顿时明了————两日前城外荆州大军震怒举动,正是因为刺杀事件而起。
余悸未消的成都百姓生出满腔怨愤————难得战事平息,安生有望,这场刺杀却险些让所有的希望破灭,让西川重新陷入无边无际的战乱杀戮之中。
纵然再如何无知的人也知道,一旦大哥当真被刺杀,或许不消一月,荆扬数十万大军就会铺天盖地狂卷而来。
届时。
刺杀的主谋很可能已逃窜他处,来承受那滔天复仇怒火的,还是苦命的百姓。
百姓们所乞求地并不多,他们只希望能一日三餐无忧,阖家平平安安。
只要能满足这些基本的要求。
他们会温顺如幽潭之水。
但是,如果连这最基本的要求都无法得到满足,或是受到了威胁,幽潭之水就会化做滔天巨浪。
摧毁一切。
而眼下,他们的不满已经在不断地酝酿之中。
张任、黄权、王累三人都是有识之士,他们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才会如此心焦情切。
“啊~~?”
听到我说出对彭漾可能擅长使用多种笔迹的怀疑,并提及要派人前往汉嘉、键为二郡,抄查那两封信件所联络的两位郡中大吏的府邸,张任三人都不禁面呈讶色,王累甚至轻噫出声。
要想将刺杀一事彻查出结果。
离不开张任、黄权的支持。
所以,我也不准备瞒着他们采取什么行动,坦诚相对,开诚布公,反而容易解决问题。
“张征西,还未能确定那两封书信由何人所书,这便贸然派人查抄桑均、肖樵二人府邸,是否有些草率?”
略一沉吟后。
黄权仍以他那一贯地平缓语调劝谏道。
“文越。
你那里有何结果?”
没有立即回答黄权,我反向张任询问道。
“……请张征西见怪!”
张任刚毅的面庞上露出一丝无奈之色。
摇了摇头说道,“刘蒙仍然死不承认有他人主使。
那厮性情向来顽固倔强,他认准死理便决不会回头。
他手下那三百来人,都是奉他之命行事,其他事情便不知道什么了?
此外,城内外这几日也并未发现什么可疑之人、可疑之相。
再过两日实在不行,我便命军卒在城中逐家逐户搜查,务必寻出些蛛丝马迹来!”
“公衡也看到了……”
我先是冲张任点点头,随即才转头面向黄权,回答他道,“若非实在无奈,也不必使出这方法来。
相形之下,此法所带来的危害应是最小。
若如我所料,彭永言惯于以别种笔迹与密友通信,则桑、肖二人府中必还会有其他类似信件。
但要抄查出一两封来,真相必可大白。
”
看出了黄权、王累的难色,我很干脆地说道:“假使有差,我当为此事亲向桑、肖二位负荆请罪。
”
“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只会将局面搅得越来越乱,使西川难有宁日!
我认为张怔西的法子可行。
”
张任面色决然,右手一拍大腿,沉声说道,“这事就让我派人去办!”
黄权和王累对视一眼,缓缓点了点头。
顿了顿,王累诚恳地对我说道:“抄查一事,不宜使用张征西名义。
可由我等三人出面安排……”
王累说地不错,如果是以我的名义去抄查西川郡中大吏,很容易激起川中士人的不满情绪。
而若是以身为镇西将军的张任、益州刺史地黄权、益州别驾的王累三人地名义,问题便不复存在。
张任先前的请求,其实也带着与王累同样的意思。
他们三人的好意。
我自然不便拒绝。
商议了一些细节问题之后,黄权立即着手书写了抄查令书两封,张任、王累二人也同在令书上落款。
半个时辰后,200名无当飞军士卒兵分两路,各持一封令书,在张任安排的向导引领下,出城朝汉嘉、键为两郡而去。
随后的几天里,成都城内地调查仍在继续。
每日里都有川中文武官员前来求见探望大哥。
彭漾也曾两次造访。
或许是有先入为主的意思在内,彭漾表现地越是热情,反而越容易令人生疑。
我对大哥超群绝伦的人格魅力虽然有信心,但同时也清楚这样一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与大哥相处久了之后,彭漾或许有这可能改变自己的立场,但却绝不可能在短短的几日内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日之后,前往键为一路的飞军率先传回了消息————在飞军地突然抄查下。
键为郡丞肖樵来不及有任何反应。
在其家中,果然有所收获,寻出了数封可疑书信,皆与那两封截获地密信笔迹相似。
全无心理准备地肖樵,在惊恐之下为求脱罪。
直接供认出了一件事————彭漾地左右两手都能写一手流利的文章,而且笔迹截然不同。
在外人面前,他一般只用右手,只有与几位好友书信来往时才使用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