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四章(2/2)
我看看你,要么无计可施,要么根本不愿开口,居然让刘璝冷场了近两盏茶地工夫。
见无人应答,刘璝地面庞红赤。
表情越发狰狞,突然恶狠狠地厉喝道:“你们莫要以为能够甩下我去投降刘备。
成都一旦告破,我必定拉你们给我陪葬,谁也逃不了!”
张松心知要坏事。
忙不迭地出来打圆场————刘璝这番话,非但不能激起众志成城之心,只会让其他官员更加离心离德。
果不其然!
虽然没有人敢于出声反驳,但许多文武官员的脸色却变得异常难看。
“诸公,刘备乃世之枭雄,一旦被他得了西川,必定会安插亲信,将权柄尽掌手中。
届时。
我川中士人将永无出头之日。
”
张松悲壮慷慨地向众官员痛陈利害,“但要我等同心同德,固守成都,待得援军赶到之日,未必不能扭转乾坤!”
张松地话起到了一定作用,沉寂了片刻后,终于有人开口。
“我有一计,或可破敌!”
刘璝寻声看去。
大喜问道:“永言有何妙策?”
应话者是蜀郡从事彭漾。
彭漾是广汉人,在益州颇负才名。
不过性格倨傲,无法见容于上官和同僚。
所以官运一直不佳。
刘璝执掌川中大权后,为了打击异己,培养一批忠诚于自己的亲信,才将彭漾提拔起来。
“镇南将军可知那吕蒙为何将成都围二阙二?”
没有着急回答刘璝,彭漾反问了一个问题。
“无非是兵力不足!”
刘璝稍显茫然地回道,“他最多只有两、三万兵马,其中还有不少新降之军,围困四门根本不够。
”
“这仅仅是原因之一!”
彭漾微微摇头,自信地笑道,“吕蒙这厮,肯定还是想诱使刘镇南从西、南两门撤退。
”
“永言究竟有何妙计?”
张松蹙眉问道。
彭漾说的这些,张松并不觉得新鲜,事实上,在场众人十之八九都能想到这点。
彭漾微微一笑:“我等不妨将计就计。
就如吕蒙的希望,遣一部兵马打刘镇南旗帜出南门南撤,待吕蒙追来,再回头一击,同时以城中兵马侧应,如此两面夹击,破敌不难!”
张松哑然一笑,失望叹气说道:“永言想当然耳,城中兵马根本不够施行你的计策。
出城的兵马少了,吕蒙必然生疑;多了,城中哪里还有兵马来夹击?
再者,如若吕蒙不受诱惑,乘成都守卫虚弱,倾力攻城又如何?”
细想了想,刘璝自己也觉得有些失望。
“这两事根本不在话下!”
睨视了张松一眼,彭漾傲然说道:“兵马虽然不足,但城中官员士族谁家没有府卫家仆,就以厅中诸公,每位出200人,就可得万余军卒。
再者,即使吕蒙不受诱惑,我出城兵马也可绕行至其侧后,再配合城中兵马施以夹击。
莫要忘了,吕蒙麾下地兵马,有许多新降之军,一旦遭遇夹击,极可能引发炸营。
如此一来,破其何难?”
彭漾这么一分析,连张松也无话可说了。
虽然彭漾的狂妄很让人恼火,但他的智计确实不容怀疑。
沉思了片刻后,张松冲刘璝点了点头。
如果是其他献此计,张松或许还会犹豫犹豫,但被刘璝亲自提拔起来的彭漾,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好,就照永言之计行事!”
刘璝当即拍案决定道,“传我之令,即向城中大小官员,宗族大户征召府兵家仆……”
。
散议之后,王累望着彭漾那洋洋得意的背影,轻摇了摇头,跟随黄权登上了车辕。
待马车驶离刺史府后,王累才感叹地说道:“公衡,还是你看人准,彭永言居然真有办法让刘璝征召府兵家仆,也亏他能想出这么一个绝妙地计划来作为借口…… 如此一来,刘璝、张松群贼死期将至矣。
”
黄权淡淡一笑…… ……………………………………………………………….
成都城东,吕蒙军大营,中军帅帐 “刚刚已经得到将军的回讯……”
吕蒙扬了扬手中的薄绢,笑着对帐下众将说道,“孟达那厮已经往成都这里回赶,将军正领军跟在他后面。
这仗,越来越有意思了……”
参与议事的降将高沛、卓膺,对吕蒙如此轻松地心态大感愕然————听到有敌方援军正朝成都赶来,居然丝毫不感觉紧张,当真就不怕遭遇内外夹击么?
他当真有这么有打赢这一仗的自信么?
高沛、卓膺对攻守两方的兵力对比都比较清楚,他们不明白吕蒙的自信从何而来?
诚然,从大局上刘璝处于劣势,而且情况不断恶化。
但仅就成都这一点,情况却没有那么差。
成都的守军有一万五千人上下,吕蒙这里有两万两千人。
多出的七千人并不足以能够忽略成都的坚固城防。
一旦孟达的援军及时赶到,实力对比更将完全扭转。
一内一外地合击,以降军为主的吕蒙未必能承受得下来。
更让高沛、卓膺惊讶的是,关平、沙摩柯等人也同吕蒙一般,谈笑风生,完全没有半点担心的意思。
“定国,今天夜里就辛苦你了。
每隔半个时辰,攻他一次城……”
收敛起笑声,吕蒙对关平吩咐道。
“恩!”
关平点点头,起身离帐而去。
“算来,也该有反应了……”
将目光投向地图,吕蒙嘴角微翘,轻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