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零八章(1/2)

第四百零八章 河东,司马府邸 送走了荀彧的使者后,司马朗折返回府,蹙着眉头,恭敬地对老父司马防说道:“父亲,看来荀文若他们是铁定认为二弟未死了,不知您怎么看?”

为配合荀彧等人计划,司马朗已自许昌返回了河东老家。

已过花甲之年的司马防,精神却还矍铄,眼睛也并不浑浊。

听了长子的询问,正在阅览简书的司马防抬了抬眼,漫不经心地回 道:“未死便未死吧……”

“父亲……”

司马朗诧异地看着司马防,不明白老父为何显得如此漠然。

在八个兄弟中,司马防最看好的就是司马懿,曾言司马氏的未来就这个次子了。

司马懿隐姓埋名潜入刘备充当内应那几年,司马防虽然口中不常提及,但对次子的安危还是极为挂心的。

当日曹操亲自登门告之司马懿死讯之时,司马防险些晕厥过去,此后数日更是未进水米。

但如今司马防却对司马懿的事情显得这般冷漠,无法不令司马朗生惑。

“嗬~~!”

见长子似乎非要问出个究竟来,司马防放下手中简书,轻叹了口气,“仲达死或不死,跟我司马家已无什么关系。

既然没有关系,哪里还理会得那么多?”

“……”

司马朗实在没办法弄懂老父话中的意思。

“伯达,你关心则切,以至深陷局中而自迷……”

看出儿子的迷惑,司马防摇了摇头说道,“此间无人,只你我父子二人,也无需讳言了。

伯达。

我且问你,当今天下大势如何?”

“……”

司马朗略一踌躇,还是回答道,“天下两分,南强北弱。



“好,好,好!

倒也不算甚迷……”

司马防点点头,轻赞道。

“我司马氏根在河东,只能为许昌效力,动转不得。

近些年来,北曹日衰,南刘日盛,两分之局三十年内或许就会终结。

倘若南刘一统天下,我司马氏纵然中途归顺,也难得重任。

如此一来,衰微必矣。

仲达若真还在世,若协助马岱夺取西凉者真是仲达,则足以表明一件事————”

司马防古井无波的老眼中闪出异样的神彩:“仲达身份虽然暴露,却仍为南刘重任。



“这么说来。

先前的死讯,乃是南刘为保全二弟所为了?!!”

司马朗激动地说道。

“若仲达还在世,应是如此!”

司马防点点头。

“父亲,既如此。

为何不密派人手联络二弟?”

司马朗略显疑惑地说道。

“联络仲达做什么?”

司马防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如今我司马氏的一举一动,恐怕都在荀文若的留意之下。

真联系上仲达,难道还要让他回返不成?

难道要让他再当内应不成?

难道要让他献出西凉不成?”

司马朗一阵默然,知道老父地话完全在理。

荀彧所以想方设法要引出司马懿,肯定不是为了演什么父亲重逢、兄弟再聚的亲情戏,最可能的目的。

就是要再次利用司马懿为曹操效力。

“这么说,二弟很可能是故意不与家中联系?”

司马朗恍然说道。

司马防点点头,轻叹道:“仲达很聪明,或许也很幸运。

有一个识人而宽厚的刘玄德为主君,仲达若能用心,日后司马氏存亡维继恐怕就要靠他了……”

对父亲夸赞二弟的言语,司马朗并不妒忌。

司马防对子女的教育相当成功,八个儿子一向关系和睦。

不会有什么争宠的行为。

“父亲。

四弟怎么办?”

想起荀彧要求司马旭前往西凉地事,司马朗不禁愁上眉头。

“去便去吧。

有何可忧……”

司马防不喜不悲地说道,“把季达叫过来,我有些话交代一下……”

“是!”

司马朗恭敬地应诺一声后,起身离去。

…………………………………………………………………….

张任邀荆州大军入川平叛的消息,在西川引发了极大的震荡。

前些日庐江朝廷的讨逆诏所造成的风波尚未消除,又来了这么一个震撼性的消息,历史原本就人心浮动的蜀中诸郡变得更加惶惑不安。

庐江天子年岁虽幼,却是孝愍皇帝的嫡出血脉,是承继帝位地第一人选,以正统性而言,远胜许昌的天子。

辅政的大将军、大司马刘备,更是孝愍皇帝之叔,仁德名望远布海内。

加之前益州刺史刘璋也正式拜领过庐江朝廷的宗正卿一职。

综此种种,在多半西川士民眼中,庐江朝廷无疑就是正统的朝廷。

由朝廷所下达地讨逆令,不由得就让许多人将刘璝、张松等人视为叛逆。

刘璝虽然竭力想要抹消庐江朝廷所施加的影响,宣称许昌朝廷才是正统,但情况并未能有太大扭转。

更关键的是,去年荆、扬大军所进行的北伐战事,已让不少蜀中士族官员看清刘备、曹操两方地实力对比正朝刘方倾斜。

如果当真要在刘、曹两方中选择一方投靠,多半士族自然是愿意投向实力占优,又素有仁德之名的刘备。



成都,刺史府议事厅内,刘璝大会西川文武官员,商议如何退敌卫土。

“刘备乃世之枭雄,此次名为什么‘讨逆’,其实不过是想枭取我蜀中之地。

我等皆生于蜀地,长于蜀地,岂能坐视这一方水土为刘备所得。



刘璝神情悲愤,慨然长呼道,“诸公皆蜀中忠挚之士,还望能与璝齐心并手,共抗外辱!”

刘 璝态度恳切,言辞激昂,然而厅内的文武官员反应却比较平淡。

除了张松、孟达等人外,近半数官员都保持着沉默,低头不语。

事实上,自刘璋身死至现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刘璝虽然掌控西川大权,却始终未能收服那些原本的中立派官员。

似黄权、庞义、秦宓等人,表面虽然接受了刘璝主掌大权的事实,但实际上却是实行消极对抗。

基本不为刘璝设一计,出一策,办一事。

“刘备来势虽然汹汹,但其实并不足惧!”

见刘璝遭遇冷场,益州别驾张松解围说道,“西川地势险要,栈道难行。

能深入我蜀中腹地的,仅只那几条道路而已。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