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1/2)
第四百零六章 凉州刺史府 偌大的议事厅内,仅只有马岱和司马懿两人。
“仲达,你打算怎么做?”
垂下手中的绢书,马岱抬头看向司马懿,郑重地询问道。
司马懿双目微闭,表情凝重,却没有做出回应。
有关父亲司马防辞世的消息,司马懿并没有隐瞒马岱。
他非常清楚,这样重要的事情并不是想就能隐瞒过去的。
马岱虽然谈不上智计出众,但行事仔细沉稳,肯定能够发现一些异常的迹象。
隐瞒,最容易产生隔阂矛盾。
与其如此,还不如坦诚相告。
不过,纵然以司马懿的天纵智计,面对父亲亡故这样的传闻,还是无法做到置若罔闻。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这世上最让人痛心的事!”
见司马懿默然不语,马岱叹了口气说道,“要不先派人去河东探探路,看情况究竟如何?”
以己度人,马岱对司马懿倒是有几分身同感受的意思。
司马懿依然沉默。
马岱站起身,走到司马懿跟前,拍了拍他的肩,劝说道:“仲达,你先回府歇息,我安排人去河东……”
“马将军,不必了……”
司马懿一抬手,摇了摇头说道。
马岱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司马懿。
“嗬~~!”
长长地呼了口气,司马懿抬起头,脸上带着相当勉强的笑容,低声说道:“这里面很可能有圈套……”
“圈套?”
马岱略显诧异地询问道,“什么圈套?”
“不瞒马将军……”
司马懿将近些日有人打探自己的事情对马岱做了一番叙述,“偏偏在这个时候,居然传来家父辞世的消息。
未免有些巧合。
懿怀疑,曹操业已识破了懿并未死去,甚至推断出懿身在西凉。
故而想以家父辞世的消息,引诱懿暴露形迹。
”
马岱剑眉微挑,不解地说道:“曹操怎会识破仲达之事?”
“凉州虽已被马将军所掌,但毕竟时日尚短,不免有鱼龙混杂。
曹操细作若是有心,未必不能察觉到懿的存在。
假使其中有人曾见过懿。
或是听闻过懿的往事,有所发现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司马懿克制住自己心绪地浮动,为马岱分析道,“此外,凉州官员中,或许也藏有曹操内应之人。
”
“恩……”
马岱点点头,沉吟着说道,“如果曹操当真对仲达的身份有所怀疑。
以司马老大人来设一个陷阱,也不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仲达虽然不宜亲往,却可以派遣几名细作暗中查探。
将情况搞清楚更好些!”
“也不行!”
司马懿仍然摇头,“如果这真是一个圈套。
曹操必然会对河东严加盯查。
不需要懿亲自前往,只要我方加派了细作,其实就能证实曹操的猜测。
若非是懿,谁会对家父辞世一事如此关切?”
“……”
马岱微楞。
一时无语。
但仔细思索之后,他知道司马懿的顾虑完全是在理的。
一旦所派的细作被曹方察觉,司马懿身在西凉之事就等于是不打自招。
“仲达莫非就准备什么也不做?”
马岱佩服司马懿在如此情形下依然能保持冷静,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丝疑惑。
“……”
思索了片刻后,司马懿缓缓说道,“有一个办法,应该可以确认家父辞世一事究竟是真是假……”
“什么办法?”
“以细作联络荆州,了解荆州那里有无得到家父的辞世的消息。
如果此事是真。
荆州乃至扬州应该都会有所耳闻;若此事为假,则曹操必然是针对凉州散布地流言,荆州那里该当是一无所知。
”
“虽然可行,但也得费上些时日……”
马岱定睛注视着司马懿,略一沉吟,还是问了出来,“仲达,如若司马老大人当真亡故。
你待如何?”
司马懿双目微微闭起。
以掩饰眼中的痛苦之色:“……除遥祭外,别无他途。
”
顿了顿。
司马懿怅然说道:“若懿贸然返乡,家父或在或故,皆不会原谅我这不孝之子。
归去何益?
归去何益……”
对司马氏这样的世家大族而言,在这样的乱世里,一人数人的生死根本算不得什么,最紧要是维持家族的存继。
司马懿很清楚这一点,更明白自己在刘备麾下的每一功每一绩,都是在为司马家的未来添砖加瓦。
而其长兄司马朗及几个弟弟为曹操效力,也是出于同样地原因。
当今天下的归属,早成非刘即曹之局,而这里,又以刘备的希望更大。
在家族无法投向刘备的情况下,司马懿其实就承载着族中的希望。
如果现在司马懿当真返回河东,无论是生死未知地司马防,还是司马家的其他人,肯定是恼怒大于喜悦。
对司马懿的话,马岱似懂非懂,但他也没有深究,转移了一个话题说道:“主公似乎准备对西川用兵了,将军已经回到襄阳。
咱们需不需要出兵策应?”
“西川地势险要,道路崎岖艰难,并不适合骑兵作战,铁骑派不上用场。
论步卒,荆州大军的精锐更胜凉州。
”
司马懿强打起精神,分析道,“近段时间,凉州还是以休养生息为妙。
主公也应该是这个意思!”
“恩……”
马岱点了点头,并没有感到不快。
由于韩遂、阎行举族都被夷灭,血仇已报大半地马岱,性情中的急噪成分又消去了几分。
另一个仇敌曹操依然存在,但马岱已不着急,在他看来,能将曹操一天一天地逼入绝境,反而更有雪仇的快意。
………………………………………………………………… 张任一赶到襄阳。
只稍做休息,便提出请求————商议进击叛逆刘璝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