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一章(2/2)

又接着把庐江临时朝廷建立之事说了出来。

听到诸葛亮、庞统、鲁肃等人都得暂行九卿之权时,虽然很隐秘,但司马懿的眼中还是迅速地闪过一丝复杂莫名的神色。

如果他不是曹操所派的暗间,这临时九卿的名位中,肯定也会有他一席。

以未及30岁之身。

得位居九卿(虽然是暂行)之职,虽说不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也绝对是世间罕有的殊荣了。

司马懿之前十数代先祖中,也没有人能够官居九卿。

懿兄司马朗身为河内名士魁首。

在曹操麾下为官十余载,仕途一帆风顺,但至今也才是兖州别驾,司马懿原本是最有希望成为创造司马家历史地第一人…… 我一直紧盯着司马懿,自然不会放过他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

要说司马懿心中没有遗憾,估计是不可能的。

原先职位比他低的鲁肃,如今都已官居后军师,暂行九卿之权…… 同时。

从大哥与曹操之间的实力对比来看,虽然最终谁能赢得胜利尚不可知,但经孝献皇帝驾崩之事后,胜利的天平应当向大哥这边重重地倾斜了过来。

如果不出意料,徐庶、诸葛亮他们头衔上的“暂行”

二字去除掉也只是时间问题。



让司马懿感到遗憾惋惜,这正是我此次造访的目地之一。

只有感到遗憾惋惜,他才会珍惜自己再次面临的机会,才会下定决心真正为大哥效力…… “仲达。

我再问你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而且我保证日后不会再有人问这样的话……”

我直视司马懿的眼睛。

极其郑重地询问道:“你日后有什么打算?”

这确实是司马懿最后的机会。

大哥爱惜司马懿地才能,不但没有杀他,还有心重新起用他,但熟知历史的我却对他颇怀顾忌。

因此,当大哥有意重新起用司马懿理事时(当然不是担任那种见得光职位),我便主动要求来试探一下。

如果司马懿能够坦诚以对,我就给他一次机会,建议大哥再次起用他;如果他想玩类似假痴不颠的把戏,那他这一辈子就永远地“潜心修学”

吧。

与我似乎能穿透他内心的锐利眼神只一接触,司马懿地身体就微颤了一下,面上浮现出挣扎的表情。

片刻后,见司马懿没有什么表示,我站起身,缓缓朝房门口走去。

我即将出房门的那一刻,司马懿略显羞惭的声音从背后响了起来:“将军留步。



我转过头,看向司马懿,他面上呈现出与前不同地决然表情。

“若皇叔和将军还能见容,懿愿尽毕生所学,效犬马之劳!”

“真心话?”

“不敢欺瞒将军!”

“在司马族转投之前,你永见不得光明,不后悔?”

“最多十年的光景,懿耐得住!”

“恩……”

我点点头,“可愿去荆州么?”

“固不敢辞……”

望着那远去的魁伟背影,司马懿长长地出了口气,似要将心中的郁结之气全部倾吐出去,随即轻快地跪坐在书案前,提笔急书起来。

…… 建安十一年十二月上旬,幽州辽东太守公孙度遣使至庐江吊唁孝献皇帝,痛斥曹操不忠不义的极恶罪行。

但公孙度地真正意图却是希望与大哥结成盟约,南北共击曹操。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