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八章(1/2)

第二百七十八章 建安十一年十月二十七日,满宠率军撤离南乡,干脆利落地退出了上庸。

步步紧逼的文聘,乘势进驻南乡,将这个上庸的门户重新夺了回来。

满宠是明智的,南乡城虽算得上是座要塞山城,城防极其坚固,但在扩建时我就有意地将其改成“防北不防南”

的构造————在防御北方曹军的进攻时,南乡城可以成为一个噩梦般的存在(事实上,被申仪、申耽献城之前,南乡城抗击曹军二十余日而岿然不动);而在防御由南面而来的进攻时,这座山城要塞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即便满宠想盘踞这座城池作为日后进犯上庸的跳板,也绝对无法如愿。

让我感觉可惜的是,导致荆州危机的另一名元凶申耽,未能被擒杀,已经先行逃入了南阳。

算他狗运了,不过希望他能长命,至少也要活到我逮住他的那天。



随着满宠的撤退,徐、兖、荆、益(指汉中战场)四州的战事全面消停了下来。

根据已知的情报,徐庶初步估计这次刘、曹之间的全面对抗,双方的兵力损失总和可能要超过12万————曹军的伤亡数预计达到七万人左右,我军的伤亡也要逾五万人。

虽然从损失情况来看,我军占了些优,而且还粉碎了曹操图谋荆州的诡计,但从整个战场的战略全局来看,输的却是我军。

因为,关键的战略要地————汉中。

最终还是落在了曹操手中。

凭借汉中地理位置,曹操南可以进击西川,东可以袭扰荆州,这实在让人有些头疼。

不过,曹操也算不得是真正赢家。

天子驾崩所带来地损失,于他而言绝对要超过得到大半个汉中(巴中、巴东还在张鲁手中)所带来的补偿。

我相信,如果能让曹操自己选择,他会宁可放弃汉中。

也要避免出现许昌内乱,天子驾崩之事。



就在满宠撤退从上庸退出之际,从寿春传来大哥六天内的第三封信书。

信中,大哥一面询问荆州战事的进展,另一面也吩咐我战事一旦结束,就立刻携徐庶、蒯越等几人返回寿春,力争参加天子的大祭。

给了襄阳、上庸百姓一天时间来庆祝曹军被击退、家园重现安宁的喜事,在十月二十八日。

我颁令荆北四郡进入国丧期,一月内禁喜庆之事。

召集荆州群臣安排相关军政事务之后,我携徐庶、蒯越、赵云、韩嵩、王粲、傅干等十余名文武重臣动身赶往寿春。

荆州政务方面,暂由马良、庞山民等人代掌;军务方面,则由黄忠负责统领全军。

而庞统也正在往襄阳回赶的途中。

只要他能回到襄阳,就可以统筹起全局来。

临行前,我特地嘱咐黄忠务必对曹军保持高度戒备。

照理讲,曹操目前应该没有心思来理会荆州。

但这位丞相大人是不能以常人视之的,谁敢说他不会兵行险着,再来一次突袭?

万一真被他突袭成功,我人又在寿春,那战局就难以预料了。

…………………………………………………………..

二十九日地深夜亥时,我和徐庶一行人等搭乘水军快船赶至寿春,也亏得这几日西风正盛,才能如此快地到达。

被步骘迎入城中时。

我略显惊讶地发现,虽然已是深夜,但城内依然是忙忙碌碌,街市上灯火通明,更有许多人将一些祭祀之用的物品陆陆续续地向城外运送。

“将军,明日辰时就要为陛下入葬,正午时主公要为陛下主持大祭,必须抓紧时间把最后的准备完成!”

看出了我的疑惑。

步骘低声解释道。

“大哥歇息了么?”

我点了点头。

随即问道。

“主公还未歇息,正跟君侯、诸葛军师他们在刺史府内商议明日陛下入殓和大祭的事情!”

步骘摇头回道。

“不过,下官已派人向主公禀报了将军赶抵寿春之事!”

………… 正如步骘所言,得知我返回寿春的大哥、二哥他们,早已等在了刺史府外。

“大哥,二哥,我回来了!”

跳下乌骓,随手将马缰丢给身后的亲兵,我急赶几步迎上前去。

“回来就好……”

大哥托住我的手,欣慰地笑道。

一旁地二哥也带着平日难得一见的微笑向我点了点头。

灯光下,大哥明显比两月前荆州一别时要消瘦许多了,感觉就跟当年刚从河北袁绍那里逃出来时情形差不多。

看的出,先是扬州的内乱,随后是荆州战场出现的危机,紧接着又出现了天子驾崩地惊天大事,在这一系列的事情中,大哥所费的心力很多。

“大哥,元直他们都在后面呢……”

我侧过身,一指身后。

“恩……”

大哥微一点头,随即放下我的手,向正在下马地徐庶等人走去,笑着招呼道,“元直,异度,子龙……”



进入议事厅寒暄片刻后,大哥便安排步骘领韩嵩等人到馆驿休息,而留下了我和徐庶、蒯越和赵云。

此外,厅内还有诸葛亮、鲁肃和从广陵刚至寿春不到半日的魏延。

详细地听我介绍了汉中和荆州之战的经过后,魏延不无遗憾地叹道:“可恨曹操老贼设置奸谋,否则将军早把汉中拿下来了。

君侯和末将付出近三万人伤亡的代价,居然就被张懿一个人给搅掉了,可惜他被刺客害了,否则我真想当面揍他两拳!”

很明显,魏延还不知道“扬州内乱”

事件的真相。

也不知道张懿的真实身份。

不过,说实话。

连我得知这一消息时,也小小地吃了一惊————“张懿”

居然还真是司马懿!

先前我让徐庶做过那么仔细的调查,随后徐庶又紧盯了司马懿近三年时间,楞是没有发现半处疑点,令我不得不打消对他地怀疑。

能够三年不与曹操联系,足见司马懿地隐忍能力。

不过,更让人惊叹的却是曹操。

他居然能三年不动用这个重要的暗间,并为司马懿做了那么完美的掩饰。

结果,这个暗子不动则已,一动便险些天翻地覆。

我看大哥将目光投向我,似乎是询问我有无将司马懿的事告诉蒯越和赵云,遂微摇了摇头。

尤其这件事关乎紧要,在整个荆州知道真相的,也只有我、徐庶和庞统。

大哥轻点了点头。

将目光转向蒯越、赵云、魏延等人,缓缓说道:“异度,子龙,文长……,有件事该告诉你们了!”

见大哥如此表情语气。

赵云等人也知事情可能非常重要,凝神静气倾听起来,但蒯越却似乎已隐约猜出了些什么。

当听到司马懿的暗间身份后,饶赵云、魏延都是沙场宿将。

还是大大地吃了一惊。

“这张……司马懿居然是曹贼地暗间??!!!”

魏延低声说道,“主公,那他被曹贼刺客刺杀地事岂不是……”

魏延地脑子也很灵活,很快就想到了司马懿对外公开的死讯。

“他没有死,目前人正在庐江……”

大哥摇了摇头,缓缓说道,“那死讯是我特意散布出去,欺瞒曹操之用地!”

“此人是曹操所派的奸细。

主公为何不杀了他?”

魏延微愕地询问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