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1/2)

第二百七十一章 ..................

收到曹真有关天子薨毙的密报时,曹操正在着手处理许昌内乱之事。

本有意乘着这次的良机一举拿下荆州,彻底改变与刘备之间的实力对比状况,但突起的内乱,却让曹操不得不返回许昌来稳定局面。

可以说,这件事让曹操极为恼怒。

一回到许昌,曹操就将曹休由中领军(将军级别)降成了校尉。

而那被夺取兵符却侥幸未死的校尉王必,则直接被曹操贬成了庶民。

了解到实际情况后,曹操并没有责怪荀彧,反因其临危抱病扭转局势的表现大加赞赏,赏赐了大量的金帛田地。

而夏侯霸、曹泰这些曹氏宗族的年轻一辈,也因在许昌之乱中有出色表现,被曹操予以重赏。

对于内乱中有所涉及的朝中文武,因牵连面太广,曹操不便施以雷霆手段,只能在其中选择有从逆迹象的十几人进行严惩,从而达到杀鸡警猴的目的。

在前线激战正酣,天子出逃在外的情况下,稳定确实要大于一切。

在安定局势的同时,曹操也命贾诩展开严密的调查。

但曹真密报地到来,让曹操再也无心理会这些事。



“陛下驾崩了……”

手拿着曹真的密报绢书。

曹操整个人竟然楞立住了,口中不禁地轻声喃语道。

幸好此刻周围并没有第二人,否则必会立时引起渲染大波。

关于这次许昌内乱的最终结果,曹操曾设想过许多可能,当然其中也包括天子在出逃途中可能会伤损、甚至亡故。

但这也仅仅停留于设想阶段,曹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天子真的会薨毙,更想不到居然还是死在曹氏宗族的手中。

在极短的时间内,曹操脑中泛出许多念头。

而其中的焦点,则是如何处理应付此事会带来的恶劣后果。

思索良久后,向来好谋且果断地曹操也无法定下一个应对措施来。

不得已,曹操只能找信得过的人一齐来商量此事。



被第一个告之天子驾崩消息的人,不是曹操的头号臂助荀彧,也不其子曹丕,反倒是贾诩。

“天子驾崩?!!!”

乍一听到消息,连贾诩也微吃了一惊。

但曾亲历少帝(献帝之兄刘辨。

死于董卓之手)之死的贾诩,还是很快由震惊转为冷静,思索起对策来。

见到贾诩的反应,曹操立知自己找来商议的对象的正确地。

如果论智谋,荀彧并不逊于贾诩。

但如果是荀彧听到这一消息。

反应绝不会如此平静。

同样是顶级智者,两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荀彧虽然忠心于曹操,但对汉室社稷也相当看重。

而贾诩却是一个视天子如草芥的人物。

“丞相,天子驾崩之事无论如何是掩盖不住的。

且不说天子关乎国运,朝臣百姓不可能对天子被裹挟之外一事视若无睹,就算我方有心暂加隐瞒,刘备那里也会将此事捅漏出来。

而且,以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人的智谋,必会以天子驾崩之事大做文章,借以攻击丞相。

为刘备谋取大义名分。

甚至说,不排除刘备有可能借此机会,自立为帝……”

思索片刻后,贾诩缓缓说道,“为今当务之急,是丞相自己先将天子驾崩之事公诸于众,并将谋害天子地罪名坐实给伏完等一众叛贼以及刘备的身上……”

“如何坐实?”

曹操眉头深皱,微微点头说道。

“就称伏完等叛贼与刘备相勾连。

意欲挟持天子南逃入荆、扬。

但因遭遇丞相追截,叛贼逃脱无望之下。

丧心病狂弑杀天子……”

贾诩很快就整理出了一套说辞。

曹操以指节敲打身前桌案,先是点了点头,但随即又问道:“但是文和,那些外逃的叛贼中,有一部分人业已被刘备水军接应脱逃。

有这些人在,想要将罪名坐实给刘备恐怕难以成事……”

出人意料地,贾诩竟然轻笑了起来:“人总是有先入为主的想法。

只要丞相能以最快速度将叛贼勾结刘备谋害天子地消息通传各州郡,那刘备想不坐实这罪名都不可能。

只要能将我方的知情者全部禁口,那些来自刘备一方的消息,丞相完全可以用敌方流言骚扰的借口加以解释。

而寻常百姓和一般官员,根本没有这能力来探寻事实真相;有能力的人,通常都是丞相的亲信重臣。

为丞相大业,他们就算知道真相,也不会对外张扬。



看到曹操的眼睛在泛亮,贾诩心中更加笃定地说道:“现在所比拼的,就是丞相和刘备到底谁能以最快速度将各自地消息传播开来!”

曹操起身在厅内来回走动,面上呈现出沉思的表情。

贾诩再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曹操做出决定。

良久后,曹操突然止步,转身对贾诩说道:“文和,将天子遭伏完等一众叛贼谋害的消息通传天下之事,就交给你了,具体如何做,由你自己斟酌。

我要找文若、子扬他们好好谈一谈!”

“领命!”

贾诩也不含糊,当即领命准备离去筹划此事。

“丞相可在?”

就在这时,厅外居然传来了荀彧的声音。

“文若。

我在这里,进来吧!”

虽然惊讶于荀彧的到来,但曹操仍放缓语气,尽量表现得跟往常一般。

荀彧步履匆忙地走进厅内,向来沉稳持重的面庞上此刻居然有异样的焦急之色。

“文若,何事令你如此焦急?”

曹操略感吃惊地问道。

“丞相,陛下……是不是已经驾崩?”

荀彧微一犹豫,还是说了出来。

以曹操心机之深。

听到这一询问,也不禁色变,随即不自主地与贾诩对视了一眼。

看到如此表情,对曹操极为熟悉的荀彧,已知自己所得地消息十之八九是准确地,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样的感觉,左手竟然微微颤动了起来。

同样对荀彧熟悉异常地曹操,自然知道这左手微微颤动的举动。

正是荀彧心情最为激动时的下意识动作。

不过,荀彧已经有7、8年没有过如此表现了。

“文若,天子确已驾崩……”

知道瞒不过这个最得力的臂助,曹操无奈地微微点头,但随即又很惊讶地询问道。

“我是刚刚从子丹那里得到消息,正准备让文和去请文若过来。

文若又是如何得知的?”

曹操并不认为这一消息是荀彧自己猜出来地。

荀彧痛苦地摇了摇头后,长长地叹了口气,勉强收拾住心情。

低声回道:“丞相,彧也是刚刚从汝南得到的急报。

天子驾崩之事,恐怕已在汝南,甚至其他州郡传开了……”

一听这话,曹操立即楞住了,满面惊愕之色,片刻后,他才有些艰难地看向贾诩。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