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1/2)

第二百三十章 面对退路被断的窘迫情况,交州军内部意见极度不一。

以士壹为首的一部分将官认为“敌军”

战力强悍,统军“敌将”

陆逊、吕蒙又极为狡诈,以力相敌绝非良策。

士壹主张立即弃守番禺,夺回郁林郡,而后利用交州广袤的地域与“敌军”

纠缠。

士廞、士徽兄弟则坚决反对弃守,力主利用地利之便,与陆逊、吕蒙展开决战。

士徽甚至还取笑叔父士壹连续数次栽在吕蒙手中,已经变得如惊弓之鸟。

几番权衡之后,士燮还是采纳了两个儿子的意见,决定与陆、吕二人在番禺展开决战。

士燮以士廞为主将,以士徽为副将,率拼凑起来的四万大军,首先向人数较少的吕蒙所部发起猛攻,意图利用人数之优先击溃一方,以占得先机。

士家兄弟初生牛犊不畏虎,对胜利满怀信心。

但等双方真正接锋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错的厉害。

吕蒙麾下军力,即便包括山越军在内,也只有近一万七千人,甚至不到交州军的一半。

但战争比拼的不仅仅是人数的众寡。

吕蒙所部,都是连年与孙军、曹军交战而磨练出的精锐士兵,以及那些生性彪悍的山越军,战斗力之强绝非那些几乎没有经历过正式战事的交州士卒可以比美。

即便是武器的优良程度看,双方也相差甚远。

激战三日,占据人数优势的交州军,在吕蒙面前碰得头破血流,进退两难。

士家兄弟骑虎难下之时,陆逊开始了对番禺城的进攻。

士燮本准备凭借坚固的城池,阻挡陆逊些时日,以待二子奏凯。

再内外配合,一举击败陆逊。

但事情的进展,再一次让士燮失望,甚至绝望。

陆逊所部随军携带了数十台经黄月英改良过的便携可拆式新型霹雳车。

总共五十余台新型霹雳车,在三百余步开外一阵狂轰乱砸,将番禺城打得岌岌可危,将守城军砸得鸡飞狗跳。

守军对陆逊军几乎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无奈之下,士燮连夜命人出城。

命两子速速回城解围。

士廞、士徽接到求援后,大吃一惊,惟恐城池有失,连忙舍弃与吕蒙地激战,率领大军直奔番禺而去。

然而,在急速回援的途中,士家兄弟再次遭遇奉陆逊军全琮部的伏击,全军立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尾随追击的吕蒙随即趁势而上。

配合全琮痛击交州军。

最终,士徽只得4000余人狼狈逃回番禺城。

其余军卒非死即溃,被俘者无数,士廞于乱军中被吕蒙生擒。

陆逊与吕蒙会师于番禺城下后,随即将城池团团围住。

经过这场大败之后。

士燮对击退“敌军”

再不抱一丝一毫的奢望。

面对对方发出的最后通牒,士燮派使者求见陆逊,表示自己愿意归附征南大将军刘皇叔麾下,但同时他又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担任交州牧一职。

听使者将士燮的请求说完后。

陆逊淡淡一笑,将士燮的请降轻轻甩落到使者地跟前,简单明了地做了回复:“告诉士威彦(士燮),要么他自己开城投降,要么我让大军攻入城中。

除此之外,再无第三条路可走。



顿了顿,陆逊带着和煦的笑容,却说出一句让使者从头寒到脚的话:“不要跟我提任何要求!”

使者回城转述了陆逊的话后。

士燮彻底绝望,就欲出城投降。

但士徽却坚决不同意投降,狂妄叫嚣要动员番禺全城百姓,与陆逊死抗到底。

得到士徽的回复后,陆逊再不与士家交涉。

他一面积极准备攻城事宜,一面命大嗓门军士环城诵读征南大将军府起草的劝降公告。

同时,陆逊还让人将数百支附有文告的羽箭射入城内,鼓励城中将官军民出降。

且称若能擒拿士家父子者。

可受重赏。

一时间,番禺城中鸡飞狗走。

人心惶惶。

交州平定战至此,大势基本已定!

………………………………………………… 十一月下,刘先、刘华父子在曹军的护送下,转道宛城、颖川,抵达许昌,并立时被曹操赐见。

“…………可恨刘磐一众叛逆,罔顾天子之命,不恤荆襄百姓之请,竟与国贼刘备相勾结,让刘备篡取了荆州。



应曹操地要求,刘先将荆州被刘备所得的情形详细地叙述了一遍。

说到“愤慨”

处时,刘先按捺不住心中的激荡,双膝跪地,泪流满面地恳求道:“如今荆襄九郡之士人百姓,皆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翘首以盼丞相解救!

先且代荆州上下,恳求丞相早日兴王师南下,驱逐国贼刘备,还荆州一片朗朗乾坤!”

“这里有荆州官员、各大宗族族长百余人联名的《请王师复荆州书》,恳请丞相亲览!”

一旁的刘华也跪了下来,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双手托过头顶。

曹真取过帛书,上前恭敬地呈递给曹操。

曹操仔细地阅览了帛书地内容,以及最后附注的百多个姓名后,大为动容,起身走到刘先父子跟前,双手将二人扶起,慨然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荆州亦为大汉十三州一部(司隶校尉部,等同于一州,也被称为司州)之一。

操身为大汉丞相,受圣上之托代理朝政,如何能看百万荆州黎民受此苦难。

叔业、子云,你们尽可放心,但时机成熟,我当表奏天子,亲率百万王师南下,一举荡平逆贼,使荆襄百姓皆可沐天子之恩。



“多谢丞相!”

刘先、刘华父子热泪盈眶,再次深深施了一礼。

“我已为叔业暂置府邸。

你等一路远来辛劳,可先回府歇息。

改日,我为你等引荐入见天子!”

“谢丞相大恩!”

待刘先父子离去,曹操原先略显激动的表情迅速恢复了冷静,回到自己座位上后,转头向荀彧询问道:“文若,这封《请王师复荆州书》你怎么看?”

刘先父子举步出厅后,荀彧已自行从曹操的桌案上取过了那绢帛书。

迅速看完帛书上内容后。

荀彧又再次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突然间,他地嘴角浮出了一丝微微的笑意。

“文若似有所得,请试言之!”

荀彧将帛书转递给下首的荀攸,淡定地说道:“丞相,这封百人联名的请命书未必是真。



“文若如何能确定?”

曹操轻噫一声,好奇问道。

“丞相有所不知。

帛书上地那些署名,笔迹虽然相似。

却不一定是本人所署,很有可能是他人模仿。



荀彧笑着说道,“以那第三个韩嵩的署名为例。

仅从外观看来,虽然极为相似,但韩文畦笔风偏于凝重。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