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1/2)
第二百零八章 庐江,州牧府 议事厅内云集了在庐江的刘备方主要文武将官,气氛显得非常凝重。
“刚刚收到庐陵郡的500里加急。
”
刘备面上表情平静如常,将身前桌案上一纸绢书轻轻拿起,淡定地对厅中文武说道:“交州牧士燮以‘奉旨平逆’为名,兴兵寇犯庐陵。
”
刘备话音刚落,议事厅内便出现了轻微的躁动。
士燮方与刘备方的关系虽然算不得很好,但也远未达到兵戎相见的程度。
先前平定江东之时,刘备还特意派过使者造访交州,游说士燮不要出兵援助孙家。
而士燮左右权衡之后,也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而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刘、士两方也颇有一些往来。
然而,士燮却突然兴兵寇犯,而且选择的时机也让人很是头疼————眼下刘备军两大巨头关羽、张飞分别被缠身在彭城和广陵,究竟何时能够脱身回师还不得而知;同时,由于于禁的南侵,魏延和陆逊二人也正在率军设法围歼。
这几方所动用的兵力超过九万人,已占刘备方所有军力的八成左右。
偏偏就是在这兵力捉襟见肘的时刻,士燮来了!
“军师,详细情形就劳你说与诸公知晓!”
刘备冲徐庶微微点头,和声说道。
“是,主公!”
徐庶躬身应诺,随即出列转身面向众人说道,“据现有情报,交州军此次动用兵力约有两万,但是否有后继援军尚不得而知。
截止加急文书送出时,交州军已奇袭攻破定南,兵锋直指南野。
交州军寇犯时所打旗号——‘奉旨讨逆’。
这里的‘逆’指的便是主公。
士燮还特意草拟了‘讨逆’檄文,试图命细作密传于江东各郡。
”
待徐庶说到檄文时,刘备淡笑着从桌案上拿起另一份绢书,递向左首第二位的孙乾。
孙乾紧几步上前,接过那份檄文,退回自己的位列中,迅速阅览了起来。
“陈太守(庐陵太守陈震)已通传各郡,严堵檄文的散布。
此外。
士燮还命人四处煽风点火,意欲勾引孙氏遗老起兵叛逆。
”
徐庶接着说道,“除向主公传递加急文书,陈太守已先后向九江、豫章,甚至荆南求援。
同时,陈太守还向赣县一带集结兵力,准备凭借地势之利阻敌待援!”
“军师,庐陵现有多少兵马?”
孙乾将檄文递给下首的张懿。
略显焦急地向徐庶询问道。
“不足5000人,而且至少还有2000人是新征募不到半年地新兵!”
听闻此言,厅中一片寂然。
“这封加急是陈太守两天前送出,照时间算来,交州军恐怕已攻至南野附近。
”
鲁肃略一思索。
分析说道。
“恩!”
徐庶点了头,认同了鲁肃的话。
“现在能调动多少兵马增援庐陵?”
张懿再将檄文递给了鲁肃。
“除庐江、寿春外,丹阳、吴、会稽、九江、豫章五郡在不妨碍郡治的情况下,大约能够拼凑起两万兵马。
”
徐庶对刘备军的兵力情况了如指掌。
很快便估算了出来,“但丹阳、吴郡、甚至会稽距庐陵过远,恐怕远水难解近渴!”
“军师莫非忘了越郡?”
张懿忽然笑道,“往日山越全民皆兵,依懿看来,仅一越郡便可调动五万军力。
而且越郡同时毗邻庐陵与交州,既可以西向增援庐陵,也可南下直接威胁交州。
以围魏救赵之法迫使士燮撤军!”
“仲司说得虽然不错……”
徐庶看了看张懿,点头说道,“但先前增设越郡时,主公已向毛太守允诺——五年之内绝不会增加越郡半丝半厘的徭赋。
山越全民皆兵不假,但其投效主公时日不久,心尚未归。
此刻贸然命其出兵,必会引起越郡内乱。
庶相信,士燮既会对庐陵诸郡实施渗透。
便没有理由会放过越郡。
一旦乱起。
正好给士燮细作以可乘之机!”
端坐主位的刘备微微颔了颔首,随即留意到鲁肃沉思的表情。
出声问道:“子敬,你怎样看?”
鲁肃回过神来,说道:“主公,肃在想的是另一件事?”
“哦~?”
刘备并不恼怒,反而略显好奇地询问道,“什么事?”
“士燮为何会突然寇犯庐陵?
为何会选择这个时机?
他奉旨讨逆地‘旨’从何而来?
交州军出兵寇犯的同时,士燮使出的包括‘讨逆檄文’、‘煽动内乱’这一连串缜密的诡计,当真是他亲自所出么?”
鲁肃不紧不慢地抛出了一系列问题。
刘备微微蹙眉,似乎从中理出了点头绪:“子敬的意思是……”
“以肃之见,士燮的寇犯十之八九与曹操有关。
或者说,他正是受曹操所鼓惑!”
鲁肃正色肯定地说道,“惟有如此,才能合理解释以上所有问题!”
顿了顿,鲁肃锁眉说道:“在彭城故布疑阵,以牵制君侯和将军的大军;随后东面以于禁渡淮南侵,西面掀起广陵叛乱,南面则是交州军的寇犯,可使主公首尾难顾。
如此一来,曹操便可从中取事,达到重创主公地目的。
这恐怕就是曹操此次设计的完整计划!”
“呵呵呵……”
刘备朗声笑了起来,笑声中没有一丝胆怯,只有无比的淡定从容,“曹孟德当真看得起刘某,设出这等环环相扣的计划来!”
刘备那沉稳如山地气度,奇迹般地将厅中众文武原本略显慌乱的心绪安定了下来。
“主公,是否请君侯和将军回师?”
过了片刻,糜竺谨慎地询问道。
“云长、翼德军务紧要,不可轻扰!”
刘备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此等小事,不必恐慌!”
“主公已有退敌之策?”
孙乾好奇地问道。
“算是吧!”
刘备点了点头,正色说道,“公佑,你即刻以我之名书信一封,命船马以最快速度送往交州,向士燮阐明曹操诡谋,及是战是和对双方之利害关系!
仍以我之名书信一封,命快马送往襄阳,请刘荆州调动荆南兵马增援庐陵!”